欄江網

欄江網

《欄江網》,是四柱八字命理學古籍經典,取“橫江置網,一網打盡”之意。原書未署作者姓名和著作年代,但從書中大多列舉明朝名人宰輔的命例分析,可以判斷此書作於明朝末年。此書成書後,當時僅作為一種“私人密錄式的抄本”,或者是只供弟子們傳看的“巾箱秘本”,在江湖上流傳。據說這個是早期的版本,余氏的《窮通寶鑑》就是以這個為藍本所寫。 該書有好多個名字,——《欄江綱》、《攔江網》、《欄江網》、《造化玄要》、《造化玄鑰》、《造化元鑰》、《窮通寶鑑》及《造化元鑰評註》等,它在歷史的流傳當中,變換了多次書名,簡直就不想讓人認出它來。從發展的脈絡來看,大概有這樣一個線索,最早叫《欄江綱》,著於明代不署作者姓氏。——從這本書的理論風格與理論水平來看應該和《滴天髓》有某種重大的聯繫。之後又叫《造化玄要》,——這個看起來很明顯,就是命理玄機要領的意思。後來還有《造化玄鑰》。到了清康熙年間又為了避諱康熙帝玄燁的名諱改名為《造化元鑰》。到了清光緒年間楚南的余春台手裡又將其改名為《窮通寶鑑》,開始有了刊印本。估計到這個時候才結束了之前只有手抄本的歷史狀況。民國年間徐樂吾作了增補並改名為《造化元鑰評註》。

典籍原文

甲木日元

• 甲木一月

木值春生,乃欣欣向榮之象。

期屆寅正,猶凜凜凝寒之氣。

乾有丙火,冠蓋可比王謝。

兼透癸水,鼎鍾出於貴戚。

歲於癸而時乾丙,厥是南宮名宿。

年月丙而時見癸,可稱東觀英才。

四柱庚辛會局,不免鼓盆之淒,喪朋之痛。

滿盤壬癸無制,定有封甑之塵,豈盡天年。

無庚透丁,才智如春耕營室。

有丁見癸,迂執同夏蟲語冰。

支成火局瀉氣多,雖耿直亦愚魯帶疾。

柱多癸水火神滅,李義府藏笑中之刀。

亥卯未全,得庚為貴,失庚為閒。

申子辰備,得庚為貴,無戊則貧。

• 甲朩二月

時透庚金運逢財,彈箏祝壽。

乾遇癸水用受困,吹簫乞量。

• 甲木三月

透庚並透壬,廟廊決策。

有壬並有癸,黌宇論文。

柱有戊己支局土,無水混淆,堪羨從財有托。

乾見二丙支藏庚,用神暗損,可嘆祖業無歸。

• 甲木四月

先用癸而後用丁,若遇庚金嫌太多,壬透可解 柱無壬又無丁庚,

只見丙戊或辛金,命不逢辰 一庚二丙,課耕督織。

癸丁齊庚,出仕知名。

藏癸露庚丁,納粟拜爵。

透壬並庚丁,營運起家。

• 甲木五月

透癸又透庚,官遷顯秩。

疊丙又逢丁,歷任封疆。

乾多庚,透出丙丁或壬癸,誠良工琢玉。

柱疊金,若無克制反生扶,乃痴鈍寒蠅。

壬水高透運逢印,貧夭相繼。

甲己雙合支有辰,富貴可期。

二己合一甲,男主蓬飄逐水。

兩女爭一夫,女主楊花舞風。

• 甲木六月

先有丁而後有庚,為凌風之秋鶚。

既逢丁而再逢癸,乃啼月之寒鳥。

• 甲木七月

入秋之甲,偏宜陰火。

帶火之木,兼愛陽金。

行運復背逐,亦清貧之輩。

• 甲木八月

丁庚高透,留官為貴。

癸水若見,克火無功。

透丙不見癸,食神得力。

透丙若見丁,門戶自毀。

有丙又有庚,可射利於江淮。

無丁兼無丙,乃托缽於沙門。

支會巳醜乾有庚,膏肓暗藏二堅子。

乾露丙火逢見癸,茅塞不開一愚人

• 甲木九月

丁壬癸同透,若見戊已,如魚躍龍門。

火水土全備,旺扶庚金,乃畫龍點睛。

比肩無庚制,為白丁之士。

行運復背逐,亦清貧之輩。

• 甲木十月

庚丁逢戊,貴為元首。

庚戊缺丁,富而期頤。

見壬不見戊,到處尋尋覓覓。

支有申亥乾戊己,小貴可取。

見戊又透甲,終日戚戚。

苟無戊土只有己,大福難載。

• 甲木十一月

庚丁得寅巳,見戊兮,高攀桂苑之枝。

癸水傷丁火,無土兮,常染連綿之疾。

重重壬水無丁合,蛙居井底。

支會水局飄木去,魂寄客舍。

• 甲木十二月

庚丁透天干,戎裝赫奕。

丁火藏地支,儒服斯文。

丁火重重比肩透。縉紳子弟。

獨木磷磷火多,田舍公郎。

乙木日元

• 乙木正月

得丙以生香,得癸以潤色。

癸多丙少,學雖優終貧。

丙多癸少,田舍翁俗富。

有丙不見癸,每多快意。

有癸若見己,反苦羈身。

• 乙木二月

透丙露癸不見官,門迎三千珠履。

無殺有印獨透庚,屏列十二金釵。

一丙一癸亥未全,龍門顯達。

若水若火戊土多,雪窗孤寒。

• 乙木三月

先癸而後丙,無己庚者,美才鵲起。

露丙兼透戊,成水局者,景運鴻升。

己庚混丙癸,家無宿量。 無己獨有庚,圃有桑麻。

月時並見庚辰,窮途落魄。 歲乾透出丁火,虎帳請纓。

• 乙木四月

癸水潺潺齊庚辛,眉飛雙彩。

丙戊重重支火局,兩目無瞳。

丙癸得甲以制戊,游庠食粟。

丙辛居未以化水,荒唐傾家。

• 乙木五月

至前陽極,先癸後丙。

至後陰生,丙癸並用。

年庚辛而時癸水,位列三台。

得官殺而失印綬,難拾一芹。

痼疾纏身,丙透乾而支合火。

僥倖獲救,癸當頭而或見壬。

• 乙木六月

柱多金水支本局,得癸則顯,缺癸則困。

雜亂戊己乾透土,有比則吉,無比則凶。

土多不見甲,難鍾靈秀。

丁透無丙癸,終是凡庸。

丙癸得甲以制戊,游庠食粟。

丙辛居未以化水,荒唐傾家。

• 乙木七月

申庚當令,己土為宜。

透癸蔵丙,乃文書之士。

透癸無丙,為刀筆之吏。

支無丙己多庚癸,老死戶牖。

時落庚辰化乙木,少人公卿。

• 乙木八月

時在白露前,專用癸水為宜。

節屆秋分後,當以丙火為尊。

癸丙齊透,關中秉銊。

水火俱無,林下投簪。

透癸無壬,一生衣食無缺。

局金蔵丁,中年名利有成。

乾齊丙丁並透戊,功名得之異路。

柱有癸水時透丙,文章入於詞林。

透丙無癸,稍能如意。

透癸無丙,決不稱心。

• 乙木九月

乾透癸辛殺印顯,無癸則辱,無辛則賤。

柱包戊己財星透,無劫則富,有劫別貧。

• 乙木十月

乾透丙戊無刑沖,名重四方。

支多陽火入南離,聲振寰宇。

有丙無戊,身入儒林為伍。

無丙無己,殃及妻子可悲。

• 乙木十一月

支藏陽火透雙丙,若無癸水,可得恩封末秩。

乾透壬癸支局水,倘無火土,必受饑寒終身。

獨丁難解寒凍,若重重陰火,反成奸滑且多子。

壬癸消盡火氣,倘支多水象,若非天折即孤寒。

• 乙木十二月

一丙高懸無刑克,九重命駕。

若失丙兮,則喪車引發。

眾已滿柱無比劫,千傾連陌。

倘運奪兮,貧無立錐之地。

丙火日元

• 丙火一月

丙火得寅為可貴,壬庚透乾為最奇。

透庚支藏丙,損職遷爵。 透壬支藏庚,異路求名。

壬多丙少有戊藏,凶頑變吉。 殺重身輕無土製,刁惡不悛。

年時皆是辛,登徒色藝。

戊多不見甲,酸餒氣沖。

• 丙火二月

透壬有根,名高望重。

透己無壬,衣暖食豐。

日坐丙子時辛卯,敗盡祖業。

丁破辛金存壬水,超出人群。

• 丙火三月

壬甲透天干,蟾宮穩步。

庚金破甲木,麟閣難登。

壬透甲藏,富有金帛。

甲透壬缺,蠅頭覓利。

藏壬無甲者,少年落魄。

無壬無甲者,百業無蹤。

• 丙火四月

壬庚透丁無刑沖,恩蔭襲爵。

天干無水成孤陽,金榜除名。

見庚並見癸,白玉為堂金作屋。

無癸又無壬,寒門流雀戶流螢。

丙疊疊兮無壬,早登泉路。

火炎炎而失水,幼入空門。

• 丙火五月

壬庚兩透,才如囊中脫頴。

戊己混壬,功至幕下請纓。

雜亂火土若逢癸,乃盲目之孤獨。

滿盤丙丁不見水,為削髮之尼僧。

乾露庚金逢癸水,財殊富厚。

齊透甲乙背西北,家素高明。

• 丙火六月

有壬並庚,乃隕風勁鳥。

見戊缺壬,乃失水子巨鱗。

透壬無庚戊,輝聯奎壁。

得戊制壬水,器宇條暢。

• 七月丙火

壬戊齊天干,為九苞之靈鳳。

一土化眾水,是千里之神駒。

殺眾不見戊,定朝秦而暮楚。

戊多少見壬,乃意馬而心猿。

• 丙火八月

四柱多丙,壬透可披青矜。

地支藏壬,隱殺終是白衣。

見辛合丙兮,幼饑寒而老貧苦。

遇丁制辛兮,男好詐而女淫賤。

• 丙火九月

丙衰三秋透甲壬,龍城飛將。

火近重陽透甲癸,虎帳驍騎。

庚戊困木水,三靈降譴。

壬癸兼庚辛,二堅施災。

• 丙火十月

甲戊並透兼有庚,掇魏科如拾芥。

辛金高透支帶辰,取高第似探囊。

• 丙火十一月、十二月

一陽來復,壬戊同濟。

三冬送舊,水土有功。

多壬少土,只可隨聲附影。

得甲濟戊,到處遼志適情。

無戊見己,也是出類拔萃。

多壬無甲,定然特殊超群。

丁火日元

• 丁火一月

甲木透乾,乃燃燈添油。

金水列柱,為洗釜調羹。

天干並見丁壬,男命得之極貴。

四柱透出金水,,己土製之有功。

全甲無庚,眾母養成驕子。

全水無金,眾鬼侮辱病軀。

• 丁火二月

先財後取印,火金比華。

透庚又透甲,風月有情。

透庚藏甲,求名如在蝸角。

透甲藏庚,覓利可獲蠅頭。

官印財食遇殺旺,運入西北,如濃霜蓋雪。

庚辛壬甲要己藏,運至東南,乃光日穿雲。

• 丁火三月

陽壬獨透支局水,雲泉遺憾。

戊己並出柱無沖,軒冕希榮。

• 丁火四月

見甲透庚兮,乃席間之吉士。

見癸破格兮,為堂下之走仆。

庚戊同透不見申,盈門車馬。

陽土獨出無水木,滿腹經綸。

多木多水,兩足何曾閒逸。

多丙無水,一身奚得從容。

二丁一丙出天干,封侯萬里。

二巳一午見地支,食祿千鍾。

• 丁火五月

有庚有壬帶寅戌,命貴龍姿。

無刑無沖透癸水,萬里封侯。

丁日丙時無滴水,梵利宣教。

木生金助有壬癸,帷幄運籌。

• 丁火六月

透甲會木支藏水,文章驚人。

多水弱火柱無木,終生庸碌。

• 丁火七月

乾透甲丙支有庚,男多榮貴。

柱明木火支藏金,女多財帛。

• 丁火八月

乾見甲庚丙,名立千古。

柱無刑害破,威震三台。

• 丁火九月

甲庚並透,利比陶公。

丙火兼加,名齊蕭曹。

庚丙壬無甲,志存三千逍遙。

壬癸水有戊,勢成獨立擎天。

透丁透辛不透庚,名曰從財。

見壬見癸不見戊,號為離魂。

• 丁火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三冬丁火,憑取甲木。

凌寒之燭,全賴燈油。

丙火奪丁無光,藏壬可解。

甲庚濟火有助,見己無功。

厥命清貴,因支藏有金水。

處世庸碌,乃柱全無庚壬。

年月透癸時逢辛,乃金枝玉葉。

年月透癸支局木,必襲爵誥封。

有水無金,司書簿吏。

有財兼印,達官名臣。

戊土日元

• 戊土一月、二月

有丙無甲癸,乃春旱不毛。

無丙有甲癸,是枯寒無成。

多丙透甲不見癸,晚歲通達。

有火會局無滴水,一世孤寒。

甲庚兩透會木局,厥為英豪,兼且榮顯。

殺神獨出無比食,若非賊盜,亦多災橫。

• 戊土三月

甲癸高透,宦途輕捷。

甲癸暗藏,家業紹興。

多丙無癸,如春苗頓失泉水。

透水制火,乃秋麻驟逢甘霖。

甲乙透乾支會水,見庚則富。

見火則貴,無庚無火必貧乏。

壬癸露乾支火局,有逸而榮。

有勞而功,分逸分勞俱亨通。

• 戊土四月

甲丙伴戊,秩終五馬。

水火濟土,名著四海。

透癸藏壬,乃汾陽之貴,季倫之富。

局金透癸,有祖逖之志,定遠之功。

• 戊土五月

壬甲齊乾年透辛,處公侯加坐任席。

陽水獨透支會火,取功名如反指掌。

• 戊土六月

透癸透丙,青雲起地。

無癸透丙,陳粟滿倉。

癸帶甲無丙,優閒自保。

癸與辛齊透,奇僬得功。

多土透甲不見金,獨殺得權。

無丙無辛兼無甲,一盤皆空。

• 戊土七月

丙癸甲全,拜恩盈室。

丙癸甲無,托足無門。

丙甲兩透支有辰,拾得崑山之玉。

水木齊乾木無火,逍遙嚴陵之泮。

• 戊土八月

乾見丙癸者吉,柱無水火者凶。

丙藏癸透,一生安逸。

火暗水絕,百事蹉跎。

辛多無火,見癸則發。

土弱於酉,得火方興。

• 戊土九月

透甲兮足食,透癸亦稱心。

乾有壬癸支局水,見比劫而反富。

乾有金水支會火,無癸水而遭殃。

• 戊土十月

財官兩得。乃天干甲丙明透。

鰲頭獨占,因地支壬水暗藏。

獅座韜輝,只因柱少丙甲。

虎榜標名,蓋因木暗火明。

• 戊土十一月、十二月

丙甲雙透者,為奪魁之客。

木暗火明者,作入幕之賓。

--幕僚 有甲若無丙,貧而有廉。

透丙不見甲,富而成仁。

多丙透壬,白鳳吐氳氤佳氣。

多丙無壬,幽蘭遇敗逐秋風。

己土日元

• 己土一月

氣寒地凍,須陽火為解。

水冷冰結,得戊土可醫。

洪泛欺土,多貧賤夭折。

折陵止水,乃高貴清奇。

甲庚癸丙,得中和之道。

刑衝剋害,乃破格之神。

火多不見水,富比王侯。

甲多無庚丁,病同相加。

• 己土二月

甲癸忌合,水木宜春。

兼丙兮祿食上卿,見壬兮級降末等。

甲受庚制,體無雅骨。

壬被土傷,面滿俗氣。

• 己土三月

乾透丙癸甲,郭令公一身系天下。

柱無刑衝破,狄人傑獨力匡朝廷。

透癸無丙甲,終日書空咄咄。

無甲有丙靈,畢竟文質彬彬。

滿堂金玉,乾有丙甲而無癸。

塵封釜甑,柱少水火共木神。

• 己土四月、五月、六月

癸丙同透兼有辛,季子印佩六國。

丁火克辛並多丙,顏回窮居陋巷。

無丙曰孤陰不發,無癸曰亢旱不生。

• 己土七月、八月、九月

三秋田土,用丙以暖,用癸以潤。

四庫全支,透甲者富,無甲者貧。

有丙兼有癸,文壇飛將。

有丙若無癸,武科受官。

乾透壬癸柱無丙,食粟常滿。

支成金局乾透癸,福利無窮。

己土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見火則不孤,有戊則不貧。

有丙兼有甲,博望侯蘭薰桂馥。

--張騫,喻德澤長留,歷久不衰 多壬若透戊,常山王玉潤金聲。

庚金日元

• 庚金一月

庚金 丙甲兩透,文章蓋世。

丙藏甲透,弱冠功名。

土多甲藏,田連阡陌。

土多甲透,官階貴胄。

透丁有土不見水,官籍萬斛。

見金傷木若帶火,家業千金。

透壬有根支局火,才傾士衡。

支會午戌柱無水,疾嘆伯牛。

• 庚金二月

丙辛丁齊乾,支多水木,乃貴而無子。

陰火暗生支,乾透丁甲,為官而有權。

• 庚金三月

雙透甲丁,占鵲噪晨檐之喜。

一逢比肩,有鵑啼暮樹之悲。

支藏甲丁兼藏丙,棄儒生而冠鶴蓋。

乾透癸水支局火,題柱客駟馬高車。

透丁藏甲,班定遠投筆而起。

透丁無甲,劉去華下第而歸。

透甲無丁,求名如登蜀道。

甲丁俱無,謀利若涉瞿塘。

• 庚金四月

水火土全備,官至棘寺。

壬丙戊透乾,節駐柏台。

乾多丙火,透壬則榮,失壬則辱。

支藏庚辛,露丁則富,無丁則貧。

• 庚金五月

透壬藏癸兼庚辛,唾珠揚名。

透癸露辛無衝剋,投筆占功。

四柱無壬癸,困龍失水。

幹頭出戊己,枯樹生華。

• 庚金六月

有官有財,另成氣象。

透丁透甲,異樣風光。

丁甲不齊,命如哀猿啼峽。

丁甲不見,悲似孤鶴唳空。

• 庚金七月

乾透丁甲無壬癸,經綸滿腹。

支成水局無木火,愚笨不發。

• 庚金八月

丁甲丙齊無刑沖,文相武師。

孤丁獨透多藏丙,名就利成。

• 庚金九月

頻邀引薦,甲壬須無合無克。

歌賦鹿鳴,甲壬或有明有暗。

有甲無壬,才逼太白敵手。

有壬無甲,識同愚叟移山。

戊多埋金無甲壬,傾盪祖業。

支若局水透丙火,首選文壇。

• 庚金十月

丁甲透乾,瓊林賜宴。

丙火藏支,金殿傳臚。

藏丁透甲,惠蘭美質。

無丁透丙,瓦礫庸才。

• 庚金十一月

乾透丁甲支藏丙,平步丹墀,若無丙火居未秩。

柱無丙丁支會水,豐隆衣食,因傷官星少兒孫。

有丁無甲,可富可貴。

有甲無丁,且賤且貧。

透甲藏丁,車馬馳逐。

藏丁透丙,飛騎金勒。

• 庚金十二月

丙丁甲齊,世家望重。

丁甲無丙,才士名揚。

透丙無甲丁,紈絝得爵。

無甲透丙丁,白手成家。

辛金日元

• 辛金一月

乾透己壬支藏庚,秦庭獻策。

柱無己庚乾透土,吳市吹簫。

火局透庚壬,玉山映照。

藏甲透己土,珠浦聯輝。

• 辛金二月

壬甲透乾無衝破,高侍衛一箭雙鵰。

壬水藏支不透土,陶朱公三致千餘。

• 辛金三月

壬甲兩透,門庭車水馬龍。

壬甲俱無,窗戶蛛絲燕泥。

透壬藏甲,腴田接攘。

透甲藏壬,茂才聯名。

四柱丙丁無壬癸,枯禪寂寂。

一滴癸水以濟火,蠅頭營利。

• 辛金四月

乾透壬癸無刑沖,主人挾貴。

支藏壬癸及戊己,千里趨榮。

透火無水,寂寂空幃嘆無兒。

得甲相救,恂恂鄉里學神仙。

• 辛金五月

乾透己壬支藏癸,泥金捷報。

柱無壬水只透己,玉徇參斑。

• 辛金六月

壬癸露天無刑沖,聞聲中外。

壬己透乾帶庚金,名震公卿。

透戊無甲,乃寒酸之子。

透庚見甲,是庸賤之人。

• 辛金七月

柱多金水得戊甲,瓊林宴會。

乾透戊土無甲木,釜甑塵封。

• 辛金八月

透壬無火見庚甲,官拜冕旒。

見丁兮,蠅頭索利。

透壬疊戊重比肩,身沐風雨。

見甲兮,白手成家。

透壬疊辛,才貫洛陽。

會巳醜局,名重都中。

• 辛金九月

壬戊暗藏乾透甲,龍門挾策。

甲壬並齊出天干,帝闕談經。

• 辛金十月

壬丙同透,香芹能掇。

壬透丙藏,陳倉常盈。

壬戊同透,豐衣足食。

有壬無戊,四海飄零。

• 辛金十一月

戊癸絕跡透壬丙,春闈題名。

若見戊癸,便成春夢之嘆。

戊甲丙顯多壬水,秋榜題名。

若無丙戊,反感三秋之悲。

• 辛金十二月

丙壬兩透,吉士聯登黃甲。

丙壬俱無,秀才難上青雲。

透丙無壬,倉內堪積隨谷。

透壬無丙,釜中可數游魚。

陽火煨珠玉,一水便能致富。

多丙無克制,透癸定可起家。

壬水日元

• 壬水一月

天干庚戊丙,乃五陵之裘馬。

四柱多戊土,拜萬閱之衣冠。

僅有金土,高士原多卓識。

不見庚戊,常人鮮有通才。

• 壬水二月

戊辛兩透,錦標可奪。

戊透辛藏,壯志能酬。

透庚藏戊辛,腰纏萬貫。

透庚會木局,倚馬千言。

透木多火無壬水,鏡花難折。

有壬並乾逢比劫,月桂可栽。

• 壬水三月

透甲見癸,名疆逐逐。

透甲見庚,文思悠悠。

支藏一甲乾無木,財雄數世。

柱有甲庚支不破,名高群僚。

四柱無甲,行為盜拓。

乾支無庚,頭腦多烘。

• 壬水四月

壬與辛並露,斯文瀟灑。

癸辛甲同透,裘輕馬肥。

壬乙夾乾寅午巳,首朝北闕。

水火雜柱財星旺,坦腹東床。

• 壬水五月

幹頭庚癸同透,身財俱相稱。

柱中兩壬夾庚,人命必主貴。

• 壬水六月

辛甲並透,公孫對策。

甲透辛藏,祖逖著鞭。

無辛無甲,可比遼東白豕。

透辛透壬,賽如冀北名騮。

• 壬水七月

戊丁透乾,聲華比敲金戛玉。

戊丁藏支,英俊超陣馬風檣。

戊多見甲,一芹可采。

戊多無甲,三場無緣。

• 壬水八月

支見申亥,資囊綽綽。

時透甲木,經腹便便。

• 壬水九月

乾透甲戊,顯居台閣。

柱無丙戊,困守饔室。

透丙多壬,士林懷寶。

多丙無壬,陋室懸磐。

• 壬水十月

戊庚透乾,雙鵰疊中。

戊庚無蹤,孤鶴獨寒。

乾透戊庚不見甲,三台列位。

乾透戊甲不見庚,徒留四壁。

• 壬水十一月

戊丙同透,權重資而貨殖。

丙透戊缺,權奇算以貿遷。

• 壬水十二月

木火解凍,雄圖奮發。

丙甲齊乾,壯志激昂。

癸水日元

• 癸水一月

丙辛並透無刑沖,錦衣榮達。

丙丁會火不見壬,老寂傷悲。

丙透辛透,科開殿選。

丙透辛藏,才舉賢書。

柱無丙火支會水,嘔心瀝血。

支成水局乾透丙,吐氣揚眉,

• 癸水二月

庚辛齊透不見丁,高攀蟾宮丹桂。

庚辛暗藏無刑沖,直探驪窟明珠。

或明暗於乾支,則磨磚亦可作鏡。

若不見乎四柱,乃畫餅焉能充飢。

• 癸水三月

辛丙壬齊在清明,才望如雲蒸霞蔚。

癸辛丙透近穀雨,文章似虎繡龍雕。

四庫全備乾泛甲,壯志遠達。

三刑見沖支無木,老淚縱橫。

• 癸水四月

辛庚見壬,金榜題名。

辛庚見丁,麥飯充飢。

支藏辛金不見丁,有懷皆是白玉。

乾透壬庚無刑克,無唾不成明珠。

火土雜柱無刃救,畢竟醫求扁鵲。

庚金生主終力微,難免疾抱河魚。

• 癸水五月

庚辛透乾並透壬,文同韓潮蘇海。

庚辛透乾支水局,才如宋艷班香。

多金少水,石季倫之豪富。

透金透水,郭汾陽之尊榮。

• 癸水六月

庚辛疊丙丁,見壬兮,如奇花吐艷。

庚辛無比劫,見丁兮,乃鼠食充飢。

• 癸水七月

乾透丁甲,志存鴻鵠。

丁逢午火,名重驊騮。

柱多庚辛無丁制,鶉衣蔽體。

乾有丁火無甲助,蝸角爭名。

• 癸水八月

丙辛同透,焦桐遇蔡邕而暴發 丙透辛藏,銹鐵逢薛燭以騰光。

• 癸水九月

乾透辛甲支藏癸,乃屠龍之學士。

乾透甲癸柱無破,為礫鼠之吏曹。

柱有甲癸無辛,可學端木理財。

柱無甲癸及辛,難免翁子負薪。

• 癸水十月

乾透庚辛無刑傷,文呈班馬。

支會木局透丁火,名落孫山。

多壬無戊,瘦軀如鶴 多戊無金,孤影如鴻。

• 癸水十一月

透丙又透辛,鳳毫映日。

見丙無辛壬,龍氣成雲。

有辛無丙,入水掬月。

無辛無丙,對鏡尋花。

• 癸水十二月

透壬出丙支離戊,貴極公侯。

失壬兮,職止吏佐。

透丙藏癸支水局,富夸鄉里。

無丙兮,貧居陋巷。

喜用導讀

版本異同

如下摘錄自梁湘潤《用神經·史觀》,懷疑個別文字有誤。

一、現代版(坊本)“攔江網”,與明代“攔江網”,二者並不相同。

由於“康熙事件”-“造化玄鑰”處理避諱的方式不同。

只將“造化玄鑰”改一字為“造化元鑰”。

將“造化玄鑰”與“攔江網”詩,合訂為一本,卻只命名為“攔江網”。

後人再轉抄之時,脫漏了原文之“攔江網”詩賦-直接認為“造化玄鑰”即是“攔江網”

1.

由於“康熙事件”-“造化玄鑰”處理避諱的方式不同。

2.

只將“造化玄鑰”改一字為“造化元鑰”。

3.

將“造化玄鑰”與“攔江網”詩,合訂為一本,卻只命名為“攔江網”。

4.

後人再轉抄之時,脫漏了原文之“攔江網”詩賦-直接認為“造化玄鑰”即是“攔江網”

二、“攔江網”雖然是一篇四十首的語句,其內容也是依“四時五行論”原文所作。

其優點是“喜忌”分別論述。

其缺點是沒有任何說明。

1.

其優點是“喜忌”分別論述。

2.

其缺點是沒有任何說明。

三、攔江網“抄本”,與“造化玄鑰”抄本,二者並不完全相同。

攔江網抄本-比較更接近“四時五行論”之原意。

十乾所喜歌

甲木梃生無根葉,庚金造作棟樑材。更愛丁火來吐秀,木火通明貴自來。

(註:甲-用“庚、丁”)

乙乃花木愛丙榮,向陽花木早逢春。癸水珠露滋根本,枝葉禾稼盡相生。

(註:乙-用“丙、癸”)

丙乃天邊一太陽,甲乙之木喜能生。日逢湖海乾坤亮,專欣壬水輔陽光。

(註:丙-用“壬、甲、午”)

丁火燈燭無它愛,專取甲木接引光。次取庚金來劈甲,得令逢焰亦長生。

(註:丁-用“甲、庚”)

戊乃泰山至不靈,用甲疏劈有精神。

(註:戊-專用“甲”)

己土田園愛丙暖,逢癸可作美田稱。

(註:己-用“丙、癸”)

庚金頑鈍可制溶,或用丙丁暖其身。更愛壬水來傷泄,土厚埋金甲有情。

(註:庚-用“丁、甲”)

辛金珠玉喜壬淘,土厚還需用甲高。冬樂丙丁來解凍,己土遇泥酌用參。

(註:辛-用“壬” 冬用丙丁 土多用甲)

壬樂戊土為堤岸,又喜庚金髮水源。甲丙兩般皆酌用,當分旺衰理亦明。

(註:壬旺用土,又用“庚辛”發源)

癸用庚辛別無取,辛金清秀又為隆。若逢水冷金寒候,丙火解凍有奇功。

(註:癸-用“庚辛”,冬-用丙)

十乾所忌訣

甲木從來不怕金,支成金局有憂心。不怕土埋共火化,獨愁壬水泛其間。

(註:甲忌-金局,壬水透泛)

乙木微弱忌丁焚,不怕辛金只怕庚。貪合庚夫凶藏吉,運逢辛金殘葉落。

(註:乙忌-“丁、庚、醜”)

丙火太陽出自天,卻愁雨露水來淹。逢辛生合成水運,運逢申酉落西方。

(註:丙忌-水局透癸、丙辛合水局 大運入“申酉”)

丁火風燭怕風雨,相逢癸水一場空。濕乙不生無焰火,逢壬化木卻有功。

(註:丁忌-水局透癸、水局透乙 冬生乙成格用)

戊土高山潔且清,忌己濕泥沾其身。又忌乙木多克破,逢癸化火反成福。

(註:戊忌-水局透乙、“壬、乙”亦忌)

己土田園本愛水,無癸卻做旱田推。只怕壬水來興波,生芽淹死作泥沙。

(註:己土忌-無“癸”、水局透壬)

庚金從來不怕丙,丙火在天豈熔金。只怕壬水來寒滯,土厚埋金也傷刑。

(註:庚忌-水局透壬、四季月多透土)

辛金珠玉清必貴,只恐己土蔽其光。三冬雨露非金愛,凍金困丙實堪傷。

(註:辛忌-四季月多透己 冬月水局透水)

壬水不愁泰山土,水旺用為堤岸防。江湖死水須澄潔,卻愁己土濁滄浪。

(註:壬水不忌“戊”,忌:四季月,己土透乾)

癸水怕丙熬乾性,又愁己土塞垠根。土厚無木來疏劈,卻有庚金亦不然。

(註:癸忌-火透丙,四季月己多,庚金太多)

以上十天干、喜忌各別用神表

是出於明末葉年間,“攔江網”抄本載有此賦。

“造化玄鑰”抄本並無抄錄

民初徐樂吾氏注“攔江網”,也不是采此抄本,疏失此賦文,造成極大的“用神玄學”困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