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條[豆科植物]

檸條[豆科植物]
檸條[豆科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檸條,Caragana korshinskii,屬豆科 Leguminosae 錦雞兒屬 Caragana,灌木,又叫毛條、白檸條,為豆科錦雞兒屬落葉大灌木飼用植物,根系極為發達,主根入土深,株高為40-70厘米,最高可達2米左右。適生長於海拔900—1300米的陽坡、半陽坡。耐旱、耐寒、耐高溫,是乾旱草原、荒漠草原地帶的旱生灌叢。目前,檸條是中國西北、華北、東北西部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的重要樹種之一,屬於優良固沙和綠化荒山植物,良好的飼草飼料。根、花、種子均可入藥,為滋陰養血、通經、鎮靜劑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在黃土丘陵地區、山坡、溝岔也能生長。檸條適應性強,成活率高,是中西部地區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優良樹種。它在經濟效益和防護效益上所發揮的巨大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檸條對環境條件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檸條在形態方面具有旱生結構,其抗旱性、抗熱性、抗寒性和耐鹽鹼性都很強。土壤ph6.5~ph10.5的環境下都能正常生長。由於檸條對惡劣環境條件的廣泛適應性,使它對生態環境的改善功能很強。一叢檸條可以固土23mз ,可截流雨水34%。減少地面徑流78%,減少地表沖刷66%。檸條林帶、林網能夠削弱風力,降低風速,直接減輕林網保護區內土壤的風蝕作用,變風蝕為沉積,土粒相對增多,再加上林內有大量枯落物堆積,使沙土容重變小,腐殖質,氮、鉀含量增加,尤以鉀的含量增加較快。

種子 種子

檸條為豆科錦雞兒屬落葉大灌木飼用植物,根系極為發達,主根入土深,株高為40-70厘米,最高可達2米左右。老枝黃灰色或灰綠色,幼枝被柔毛。羽狀複葉有3-8對小葉;托葉在長枝者硬化成長刺,長4-7毫米,宿存;葉軸長1-5厘米,密被白色長柔毛,脫落;小葉橢圓形或倒卵狀圓形,長3-10毫米,寬4-6毫米,先端圓或銳尖,很少截形,有短刺尖,基部寬楔形,兩面密被長柔毛。

花梗長10-16毫米,關節在中部以上,很少在中下部;花萼管狀鐘形,長7-12毫米,寬5-6毫米,密被短柔毛,萼齒三角狀;花冠黃色,長20-25毫米,旗瓣寬卵形或近圓形,瓣柄為瓣片的1/4-1/3,翼瓣長圓形,先端稍尖,瓣柄與瓣片近等長,耳不明顯;子房無毛。莢果披針形或長圓形狀披針形,扁,長205-305厘米,寬5-6毫米,先端短漸尖。 檸條葉簇生或互生,偶數羽狀複葉。葉軸、托葉脫落或宿存而硬化成針刺。花單生,蝶形花冠,黃色,少有帶紅色。莢果橢圓形或腎形,膨脹或扁乾,頂端尖。

種子橢圓形或球形。樹皮黃灰色、黃綠色或黃白色;種子紅色。花期5~6月。果期7月。

生長環境

黃土丘陵帶壯檸條

檸條是中國西北、華北、東北西部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的重要樹種之一。耐旱、耐寒、耐高溫,是乾旱草原、荒漠草原地帶的旱生灌叢。在黃土丘陵地區、山坡、溝岔也能生長。在肥力極差,沙層含水率2~3%的流動沙地和丘間低地以及固定、半固定沙地上均能正常生長。即使在降雨量100毫米的年份,也能正常生長。檸條為深根性樹種,主根明顯,側根根系向四周水平方向延伸,縱橫交錯,固沙能力很強。檸條不怕沙埋,沙子越埋,分枝越多,生長越旺,固沙能力越強。

主要價值

檸條的枝條含有油脂,燃燒不忌乾濕,是良好的薪炭材。根具根瘤,有肥土作用,嫩枝、葉含有氮素,是漚制綠肥的好原料。種子含油,可提煉工業用潤滑油,乾餾的油脂是治療疥癬的特效藥。花開繁茂,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枝、葉、花、果、種子均富有營養物質,都是良好的飼草飼料。特別是冬季雪封草地,就成為駱駝、羊的唯一啃食的“救命草”。因此,是建設草原,改良牧場不可少的優良木本飼料樹種。檸條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很強的抗逆性,是乾旱的乾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上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出的優良飼用植物。

利用價值

檸條的枝條含有油脂,燃燒不忌乾濕, 是良好的薪炭材

根具根瘤,有肥土作用,嫩枝、葉含有氮素, 是漚制綠肥的好原料

種子含油, 可提煉工業用潤滑油,乾餾的油脂是治療疥癬的特效藥

根、花、種子均可入藥, 為滋陰養血、通經、鎮靜等劑。樹皮含有纖維, 能代麻製品

花開繁茂, 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檸條是良好的飼用植物,它枝葉繁茂,枝梢和葉片可作飼草,種子經加工後可作精飼料。檸條枝葉的營養價值很高,含粗蛋白質22.9%、粗脂肪4.9%、粗纖維27.8%;種子中含粗蛋白質27.4%、粗脂肪12.8%、無氮浸出物31.6%。 檸條一年四季均可放牧利用,尤其在冬春枯草季節和遇特大幹旱或大雪即“黑白災”,檸條更是一種主要的飼草飼料,稱為“救命草”。生長五年以上的檸條草場,其可食的枝葉部分折合成乾草為200公斤/畝。放牧利用是利用檸條的主要方式。駱駝四季均喜食;羊在春季採食嫩枝葉,夏秋僅採食花,霜後喜食嫩枝;馬、牛採食少。 檸條是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的優良樹種。其根系發達,枝葉繁茂,因而能減輕雨水對地面的沖刷,減少地表徑流和淤積肥土,具有保持水土和涵養水源的作用。它不僅能固定原土,而且能積累刮來的肥土。流動沙地種植檸條後會形成半固定、固定灌叢沙堆。

檸條是治理水土流失和退化沙化草場的先鋒植物。用檸條與其它牧草結合,建立灌叢草場是生態綜合治理和畜牧業基礎建設的重要措施之一。檸條的用途和作用在這首民謠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即“檸條是個寶,既是林又是草,防風固沙保耕地,放牧燒柴做肥料,還是牲口救命草。”

植物學史

檸條,拉丁名:Caragana Korshinskii Kom. 英文名:Korshinsk Peashrub,又叫毛條、白檸條,適生長於海拔900—1300米的陽坡、半陽坡。主要分布於中國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等地。

檸條為豆科錦雞兒屬落葉大灌木飼用植物,根系極為發達,主根入土深,株高為40-70厘米,最高可達2米左右。樹皮黃灰色、黃綠色或黃白色; 種子紅色。 花期5~6月。果期7月。

生態特點

檸條對環境條件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檸條在形態方面具有旱生結構,其抗旱性、抗熱性、抗寒性和耐鹽鹼性都很強。土壤ph6.5~ph10.5的環境下都能正常生長。由於檸條對惡劣環境條件的廣泛適應性,使它對生態環境的改善功能很強。一叢檸條可以固土23mз,可截流雨水34%。減少地面徑流78%,減少地表沖刷66%。檸條林帶、林網能夠削弱風力,降低風速,直接減輕林網保護區內土壤的風蝕作用,變風蝕為沉積,土粒相對增多,再加上林內有大量枯落物堆積,使沙土容重變小,腐殖質,氮、鉀含量增加,尤以鉀的含量增加較快。

採種

檸條種子成熟不一致,因種類、地區、地形以至同一株上不同的方向等成熟有先後之分。因此,一般多分期採收。成熟的種子是莢果果皮變硬稍乾,種子無漿並能分成豆瓣,呈現出種子成熟時所固有的色澤。採收以手摘英果的方式進行。採收莢果後應及時乾燥、脫粒。種子應放置在通風乾燥下保藏。

壽命

檸條壽命長,一般可生長几十年,有的可達百年以上。播種當年的檸條,地上部分生長緩慢,第二年生長加快。檸條的生命力很強,在一32℃的低溫下也能安全越冬;又不怕熱,地溫達到55℃時也能正常生長。檸條的萌發力也很強,平茬後每個株叢又生出60一100個枝條,形成茂密的株叢。平茬當年可長到l米以上。

繁育技術

檸條 檸條

果莢堅硬呈黃棕色,枝上部果莢里有二、三粒種子呈米黃色即可採種。從果實成熟到裂果時間很短,單株2~4d。因此要隨熟隨采。採回的莢果經過曬乾錘打,除去莢殼和夾雜物,即得純淨種子。優良的種子黃綠色或米黃色,有光澤,純度可達94%左右,存放3a種皮變暗灰色,開始離皮,發芽率下降至30%左右,4a後則失去發芽能力。播種前種子一般不處理,只要墒情好,春、夏、秋均可播種,但以雨季最好。在粘重土壤上,雨後搶墒播種,不致因土壤板結而曲芽,影響出苗。沙質土壤雨前較雨後播種好,易全苗。若為了促其迅速發芽,減少鼠害,播前可用30℃水浸種12~24h,撈出後用10%的磷化鋅拌種。但要很好掌握墒情,防止燒芽。

栽培技術

檸條有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兩種。降水較好的地區多採用直播造林,過於乾旱的地區採用植苗造林。

有害生物防治

檸條最嚴重的蟲害是種實害蟲,如檸條豆象,檸條小蜂,檸條莢螟,檸條象鼻蟲等。可採用以下方法防治 (1)開花時噴灑50%百治屠1000倍液,毒殺成蟲。5月下旬噴灑80%磷銨1000倍液,或50%殺螟松500倍液,毒殺幼蟲,併兼治種子小蜂、莢螟等害蟲。(2)無蟲純淨的種子千粒重為35~37g,而有豆象的種子千粒重僅23~26g。因此,可用風扇、簸箕選種,再用1%的食鹽水浸選,撈出漂浮的種子,集中焚毀。但對下沉的種子要用清水洗淨,以免影響發芽。(3)播種前用60~70℃水泡種子5min,殺死幼蟲,打撈漂浮種子焚毀。(4)營造混交林,適時平茬復壯。(5)作好種子調運時的檢疫工作,杜絕害蟲傳播蔓延。

相關書籍

《檸條灌叢草地水分動態及群落特徵研究 》

書名: 檸條灌叢草地水分動態及群落特徵研究

作者: 徐榮

出版時間: 2007-5-1

ISBN: 9787811171662

市場價: ¥20.00元

出版社: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中藥材

檸條·版本一

【拼音名】Nínɡ Tiáo

【別名】馬集柴、老虎刺

【來源】豆科檸條Caragana intermedia Fu et Keng,以根、花、種子入藥。

【生境分布】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

【性味】

根:微辛,溫。

全草和花:甘,溫。

【功能主治】

全草和花:滋補養血。

種子:止癢,殺蟲。

主治高血壓,頭暈:檸條花4錢,黃蓬花3錢,水煎服,每日2次;或鮮檸條根0.8~1兩,水煎服。

心慌,氣短,四肢無力,疲乏:檸條根3~5錢,蘑菇2錢,水煎服。

月經不調:全草15~25克,水煎服。

神經性皮炎,牛皮癬,黃水瘡:檸條籽熬油外搽,或將檸條籽燒炭存性,研末撒於瘡面。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檸條·版本二

【出處】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拼音名】Nínɡ Tiáo

【來源】為豆科植物中間錦雞兒的全草。

【原形態】

中間錦雞兒:矮小灌木,高30~100厘米,多分枝。樹皮黃灰色、黃綠色或黃白色;幼枝被絲質柔毛,枝條伸長;長枝上的托葉宿存,硬化成針刺,長3~10毫米。雙數羽狀複葉,小葉6~18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先端圓或急尖,具細針尖頭,基部闊楔形,兩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通常單生,或簇生於短枝上,花梗長15~25毫米,中上部有關節;花萼鍾狀;花冠蝶形,黃色,長2~2.5厘米。莢果披針形,端尖,長2~2.5厘米,厚革質。種子紅色。花期5~6月。

生於沙丘、山坡及乾燥坡地。分布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等地。

本植物的根(檸條根)、種子(檸條籽),花(檸條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以下同屬植物的全草,亦作檸條入藥。

①小葉錦雞兒,詳檸雞兒果條。

②樹錦雞兒,高大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少有高達7米。小葉8~14羽狀排列。花1朵或偶有2朵生於一花梗上,萼圓筒狀,萼齒極短。莢果線形,扁,無毛。花期5~6月。果期7月。生於平原、沙丘。分布東北、華北、西北等地。

【性味】《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甘,溫。

【功能主治】《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滋陰養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克(鮮者40~50克)。

【附方】

①治月經不調:檸條全草,水煎服。(《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②治宮頸癌,乳腺癌:檸條二至四兩,水煎服,每日一劑;同時用檸條液沖洗陰道,或用檸條注射液局部封閉,每日一次,使症狀有所緩解。(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檸條·版本三

【出處】出自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拼音名】Nínɡ Tiáo

【英文名】all-grass of Intermediate Peashrub.

【別名】馬集柴、老虎刺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中間錦雞兒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 H.C.Fu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切碎,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小葉錦雞兒 矮小灌木,高30-100cm。多分枝,樹皮灰黃色,幼枝被絲質柔毛。長枝上的托葉宿存硬化成針刺,長4-7mm;偶數羽狀複葉;葉軸長2.5-5cm,密被白色短柔毛;小葉3-8對,小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3-8mm,寬2-7mm,先端圓或尖,具刺尖,基部楔形,兩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單生;花梗長15-25mm,密被絹狀柔毛,常在中部以上具關節;萼筒管狀鐘形,長約1cm,寬5-7mm,密被短柔毛,萼齒寬三角形,長約2mm;花冠蝶形,黃色,長2-2.5cm,寬約1.5cm,先端尖,基部具短爪,旗瓣寬卵形,長約2.5cm,翼瓣長橢圓形,長3.3-3.5cm,爪長為瓣片的1/2,耳短,長約2mm,龍骨瓣橢圓形,長2-3.3cm,爪稍短於瓣片,耳極短,圓形;雄蕊10,二體;子房無毛或下部疏被短絨毛。莢果扁,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4cm,寬4-6mm,花柱宿存暗褐色或黑褐色,無毛,厚革質。種子紅色。花期5月,果期6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沙丘、山坡及乾燥坡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等地。

【藥理作用】抗炎作用 本品煎劑每日灌服50g/kg,對大鼠甲醛性腳腫有明顯抑制作用,能減少滲出期水腫程度,但對炎症後期之組織變性壞死無明顯影響。對於大鼠棉球性肉芽腫也無抑制作用。由於本品不能使幼小鼠胸腺重量減輕,也不能降低大鼠腎上腺中維生素C的含量,提示其本身無糖皮質激素樣作用,也不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

【性味】甘;溫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補血,活血。主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克,鮮品20-30克。

【各家論述】《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滋陰養血。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