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影鏡

檢影鏡

檢影鏡所屬現代詞,指的是一種客觀驗光方法。

簡介

檢影鏡是用於檢影驗光, 檢影驗光全稱為視網膜檢影法(retinoscopy,skiascopy)是一種客觀驗光方法。是有William於1859年發明。他用檢眼鏡檢查散光眼時發現一個特殊運動的反光。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套用於臨床。1884年Smith建議用檢影(shadow test)這個名詞。視網膜檢影
這個詞是由parent於1881年所提出。
當我們距離被檢者一米檢影時,如:
⑴影動為逆動,初步判斷是-1.00DS以上近視,加負球鏡中和以確定具體屈光度。
⑵影動不動,確定是-1.00DS近視。
⑶影動為順動,初步判斷是 —1.00DS以下近視,或正視,或遠視,加正球鏡中和以確定具體屈光度。
檢影是一種他覺法測量眼屈光狀態的方法。需要長期訓練,才能掌握真諦。在現代驗光技術中,檢影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式。

帶狀檢影鏡

檢影鏡是利用檢影鏡的照明系統將眼球內部照亮,光線從視網膜反射回來,這些反射光線經過眼球的屈光成分後發生了變化,通過檢查反射光線的變化可以判斷眼球的屈光狀態。如果瞳孔反光移動方向與檢影鏡轉動方向相同者稱為順動,就是眼底像所見到的正像;如果二者移動方向相反者為逆動,就是眼底像見到的為倒像;如果瞳孔反光看不出明顯移動情況者稱為不動。需要檢查的人群:近視或遠視及散光的病人。

檢查過程

檢查者在一公尺距離,面對病人而坐,病人戴上試鏡框,要將框圈的中心放在被檢影眼瞳孔中心處。另一眼前用黑色片遮住,讓病人眼注視檢影鏡上這面平光鏡的上緣。然後將光源射入病人的瞳孔區,從檢影鏡中央小孔的背後窺視病人瞳孔的反光,並向上下或左右輕微且緩慢地轉動檢影鏡,此時可見紅黃色或淡黃色的映光在瞳孔區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