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嶺鼓樓

橫嶺鼓樓

橫嶺鼓樓是湖南通道縣橫嶺村的侗寨建築群,其巧妙的構築形式,充分體現了侗族村寨的建築特點。

基本情況

橫嶺鼓樓,建於清代,位於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橫嶺村,橫嶺鼓樓是鼓樓與寨門建築工藝巧妙“聯姻”的一個典型例證。

橫嶺是依山環水的侗寨,1457—1464年間(明天順間)始建寨,因位於橫向的山嶺延伸處而得名。寨內主要建築有:鼓樓四座、寨門兩座、廊橋一座、廟宇兩座、戲樓一座、家祠兩幢、薩壇兩個等。寨內鼓樓均為清代中、晚期的建築。

建築格局

橫嶺鼓樓群由小寨鼓樓、大寨中鼓樓、河坎鼓樓和河邊鼓樓組成,其中以河邊鼓樓最為壯觀,主要由南嶽宮、聖母廟、款場坪、鼓樓及一號、二號寨門組成。南嶽宮建於1662—1722年間(清康熙年間),聖母廟建於1747年(乾隆十二年),款場坪建於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鼓樓則始建於1855年(清鹹豐五年),為三重檐歇山頂式。1號寨門始建於1855年(清同治三年),為三重檐歇山頂式。1號寨門始建於1864年(清同治三年),2號寨門始建於1883年(清光緒九年),建築總面積360平方米。主樓為雙重檐,歇山頂純木結構。一層四面方形與門樓Ⅰ號、Ⅱ號二檐相交,設排水天溝一條,而門樓Ⅰ號、Ⅱ號採用如意斗拱出跳,主樓二層伸出用瓜柱收斂,門樓用廊連線,使兩門樓融會貫通,渾然一體,具有鮮明的民族建築風格。

文物保護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1931年、1953年、1983年、1992年相繼由當地民眾捐款籌料進行了維修。

1993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5月湘政發【2002】11號公布為湖南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101-60。

保護範圍:東自鼓樓基,至吳氏宅18米處;南自樓牆基,至坪坦河灘4.2米;西至樓基,至河邊草棚4.6米;北自樓牆基,至空坪12.8米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