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塞城

橫塞城

橫塞,顧名思義,即邊外要塞之意。 唐代的橫塞城,原址在該區巴盟烏拉特前旗境內,滄桑巨變,已淹圯在烏梁素海的海腹之中。 橫塞區始建於唐天寶八年,據《舊唐書》載:唐天寶八年“三月,朔方節度使張齊丘於中受降城北築橫塞城”是年的十二月又“改橫塞城為天德軍”。 2018年12月23日,考古人員對一處2007年發現的古城遺址進行新一輪考古發掘確定,這一城址為唐代橫塞軍軍城遺址。

歷史經歷

後來所以改名為天德軍,原因大概是戰事已息,民族友好往來,節度使以“天德”頌上,這種情形在封建社會是常有的。也正是在那一年,唐玄宗正式被尊為:天元太地寶聖文神武孝證道皇帝。

基本信息

但是,久已淹圯的橫塞城即天德軍城的確切位置。則是近年才確定的。一九七六年,該處的額爾登寶拉格賽胡洞,。我區考古工作者張郁等人,於清理墓葬時,從墓碑中考證,揭開了天德軍即橫塞城所在位置之謎。

此墓位於烏梁素海的東畔,在前、後烏拉山所形成的明岸(安)川西端,墓志銘文中所記載的主人叫王逆修,系唐時天德軍州都防禦馬步都虞侯,雖然是個偏裨將佐之官,但位置卻很重要。墓銘中記載了他死後“安葬於軍南五里”。即天德軍城南五里。那么墓北五里,當然就應該是天德軍了。不過,那裡已經淪為烏梁素海底了。更為有趣的是:在這塊墓碑的銘文中,主人還提到以位屈身奴婢地位的女子十五娘的概況。

橫塞城即天德軍城遺址的發現和確定,為我們了解研究唐代我區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關係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依據,歷來爭訟不一的黃河北支故道,也從天德軍位置的確定中,找到了依據。

發掘

2018年12月23日新華社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員對一處2007年發現的古城遺址進行新一輪考古發掘確定,這一城址為防禦突厥等北方民族而修建的唐代橫塞軍軍城遺址。

考古人員早在2007年在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境內發現一處古城遺址,命名為新忽熱古城遺址,但未確定年代。2018年,考古人員對古城遺址進行新一輪考古發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