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零件手工製作與實訓

機械零件手工製作與實訓

《機械零件手工製作與實訓》是2011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焦小明。本書可供高職高專機械設計與製造、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供技工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師生使用,也可作為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機械零件手工製作與實訓》是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專業配套教材,根據相關課程標準編寫而成,著重對手工製作(鉗工)的基本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培養。本教材以鴨嘴榔頭(錘子)、模具鑲配組合體及平口鉗等產品作為教學載體,內容涵蓋材料及其熱處理、機械制(識)圖和公差等基本知識,以及螺紋手工加工、平面研磨、鉗工基本操作、裝配鉗工和簡單機械加工等基本技能訓練。

編輯推薦

《機械零件手工製作與實訓》:機械製造專業領域。

圖書目錄

前言

學習情境一 鴨嘴榔頭手工製作

學習情景1 資訊:蒐集資料

一、明確製作任務

二、零件材料和結構

三、熱處理及技術要求

四、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學習情景2 計畫A:識圖

一、機械製圖常識

二、機械圖樣的表達方法

三、識讀簡單零件圖

四、簡單零件圖識讀練習

學習情景3 計畫B:鋼材及其熱處理

一、鋼鐵材料僚本知識

二、熱處理概述

三、普通結構鋼常用的熱處理工藝

四、熱處理設備簡介

五、熱處理質量檢查

六、技能訓練

學習情景4 計畫C:鉗工基本操作技能

一、鉗工基礎知識

二、劃線

三、鏨削

四、鋸削

五、銼削

六、鑽孔

學習情景5 決策:制訂方案

一、識讀零件圖

二、零件結構和技術要求分析

三、確定零件毛坯

四、制訂製作方案

學習情景6 實施:製作鴨嘴榔頭

一、方案實施的組織

二、實施前的準備

三、安全與環境保護

四、注意事項

五、成本估算

學習情景7 檢測與評估

一、零件精度檢測

二、零件精度分析與判斷

三、歸納、總結與整理

四、工作評價

思考題與習題

學習情境二 三件鑲配V形組?體的製作

學習情景1 資訊:蒐集資料

一、認識鑲配組合體

二、三件鑲配V形組合體的結構

三、三件鑲配V形組合體的技術分析

四、識讀零件圖

五、工作流程

學習情景2 計畫A:鑲拼結構入門

一、衝壓加工

二、衝壓模具

三、衝壓模具實訓

學習情景3 計畫B:手工孔加工

一、孔的基本參數及標註

二、擴孔

三、鍃孔

四、鉸孔

五、孔加工實訓

學習情景4 計畫C:配合精度及形位公差

一、配合精度基本知識

二、常用測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三、形狀、位置誤差的測量

四、表面粗糙度的測量

五、配合精度的測量

學習情景5 決策:制訂方案

一、鑲配體分析

二、材料的選擇與分析

三、制訂製作方案

四、工具清單

五、製作成本的估算

學習情景6 實施:V形組合體的製作

一、方案實施的準備工作

二、製作實施

三、環境清理及安全保護

四、成本核算

學習情景7 檢測驗收與評價

一、精度檢測

二、製作效果評價

三、學生、師傅及教師總結

思考題與習題

學習情境三 平口鉗手工裝配

學習情景1 資訊:蒐集資料

一、概述

二、平口鉗的結構

三、平口鉗的裝配結構及技術要求

四、識讀零件圖

五、平口鉗裝配工作流程

學習情景2 計畫A:手工螺紋加工

一、螺紋及螺紋聯接的基本知識

二、套螺紋、攻螺紋基本知識

三、套螺紋、攻螺紋基本技能

學習情景3 計畫B:平面刮削與研磨

一、基本知識

二、基本技能

三、操作技能實訓

學習情景4 計畫C:鉗工裝配基礎

一、基本知識

二、基本技能

學習情景5 決策:裝配方案的確定

一、裝配圖分析

二、裝配方法的選擇

三、裝配系統圖

四、裝配工具清單

五、成本估算

學習情景6 實施:平口鉗裝配

一、裝配準備

二、裝配工作內容

三、安全與環境保護

四、成本核算

學習情景7 檢測與評估

一、裝配精度檢測

二、工作精度及安全調試

三、工作評估

思考題與習題

思考題與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文摘插圖

著作權頁 著作權頁

……

4)標題欄。在圖樣的右下角按標準格式畫出標題欄,填寫零件的名稱、材料,圖樣的編號、繪圖比例,以及設計、審核、批准人員的簽名和日期等。

2.識讀零件圖

(1)概括了解從標題欄了解零件的名稱、材料及繪圖比例等內容。根據名稱判斷零件屬於哪一類零件,根據材料可大致了解零件的加工方法,根據繪圖比例可估計零件的大小。必要時,可對照機器、部件實物或裝配圖了解該零件的裝配關係等,從而對零件有初步的了解。

插圖 插圖

(2)分析視圖間的聯繫和零件的結構形狀分析零件各視圖的配置情況和各視圖間的投影關係,運用形體分析法和線面分析法讀懂零件各部分結構,想像出零件的形狀,看懂零件的結構和形狀是讀零件圖的重點。讀圖的一般順序是:先整體,後局部;先主體結構,後局部結構;先讀懂簡單部分,再分析複雜部分。讀圖時,應注意圖樣中是否包含規定畫法和簡化畫法。

(3)分析尺寸和技術要求分析尺寸時,首先要弄清長、寬、高三個方向的尺寸基準,從基準出發查找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必要時,聯繫機器或部件與該零件有關的零件一起進行分析,深入理解尺寸之間的關係,並分析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技術要求。

(4)綜合歸納零件圖表達了零件的結構形式、尺寸及精度要求等內容,它們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初學者在讀圖時,首先要做到:正確地分析表達方案,運用形體分析法分析零件的結構、形狀和尺寸,全面了解技術要求,正確理解設計意圖,從而達到讀懂零件圖的目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