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園村

橙園村

橙園村地處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潼川鎮,是城鄉結合部,水資源充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積1662畝,橙園村是發展林、果、魚、蔬菜養殖業開發的示範地點。  

基本信息

橙園村簡介

2007年橙園村被縣、鎮批准為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村,村支部村委會集中規劃,召開黨員幹部民眾代表會。村委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縣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開放立縣、工業強縣、產業富民發展戰略”決心把握機遇,引進資金,改善各方條件,搞好居民新村規劃和建設,向更高層次的小康奮進。

橙園村發展

近五年規劃實現目標。
①、農村經濟有新發展,工農業總產值年突破600萬,抓好畜牧業與農業的比重,力爭農村社會服務等方面全面建設農村產業合作組織,50%以上的農民進入專業合作組織服務範圍。
②、農民生活有新改善,年農民人純收入突破5000元,年增加800元以上。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活明顯提高。
③、農村基礎設施有新突破,已修水泥路2.5公里,碎石路3公里,還新建改建村道公路6公里,鄉村公路正在籌建中,力爭達到社社通、戶戶通、院落通,去年建成了一口十畝以上的大堰塘,沼氣池已建60口,還需新建100口,已建紹相養殖場一處,占地一千平方米左右,有六方養殖在我村落戶。力爭電視、電話、廣播通訊達100%,5個生產合作社作為新村居民的規劃實施。
④、農村社會事業有新進步,要鞏固和壯大個體幼稚園的培育,我村國中畢業進入高中階段教育的比例達到60%以上。農民對教育事業意識增強,全面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合率達95%以上農民健康水平有明顯提高。
⑤村容村貌有新變化,天然保護生態工程建設成果進一步鞏固,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水土保護,小流域綜合治理,生態環境建設成效明顯,全村沿公路的幾個社的垃圾池正在計畫中,農民對環境意識在不斷增強。
⑥農村民主政治有新進展,今後村支部至少培養2-4名入黨積極分子,黨建工作村務公開,一事一議開展面達100%,農民的民主權利得到切實維護。
⑦村內建設有新成效。我村新農村建設產業特色更加突出,規模不斷壯大,示範帶頭作用更加明顯,1、2社的芹菜、5、6社的生薑、9、10社的韭菜,基礎設施配套完善,主導產業基本形成,力爭通過五年努力把我們的農村規劃好、建設好,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增加,全額超過全縣人均增收水平30%以上。
二、開展本地資源促進農民增收。
1、首先成立橙園村養殖協會,農工產銷集團種養殖協會等各種生產經營綜合開發,為種養大戶產供銷擴開綠色通道,目前養殖協會成立運轉較好,產銷效益良好。
2、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整治村社道路改善交通條件,為對外招商引資創造硬環境,為發展商品農業創造條件。
3、隨著三台城市建設,建設城鄉融為一體,我村地理區位優勢,將一些堰塘建設成養殖休閒釣魚娛樂為一體,擴大對外招商,歡迎有識之士到橙園村創業發展,讓城裡人感到有城市氣氛,又有大自然的舒適和愉快。
4、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蔬菜,培育大戶依託城市,面向市場,為城市居民生產適銷對路的優質蔬菜,抓好庭園經濟和養殖管理,培植工作更好地發揮現有的養殖基礎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充分利用我村的幾十畝堰塘和紹相養殖場,大力發展水產業和養殖業。擴大養殖農戶,提高養殖業效益,發揮農戶養殖積極性。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6戶通自來水。有3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1.0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27.03%和27%)。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0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車4輛,拖拉機6輛,機車7輛。全村建有沼氣池1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建有小水窖4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0畝,有效灌溉率為50.5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8 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有27戶居。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54.86%;畜牧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36.5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9頭,肉牛63頭,肉羊287頭,雞532隻);林業收入0.23萬元,占總收入的0.84%;第二、三產業收入2.27萬元,占總收入的8 %。農民人均純收14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4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8畝(其中:田70畝,地108畝),人均耕地1.15畝,主要種植糧食、經濟作物等作物;擁有林地28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6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3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92畝,其中養殖面積92畝;草地1900畝;荒山荒地1975畝,其他面積20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6戶,共鄉村人口150人,其中男性77人,女性73人。其中農業人口149人,勞動力93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居住地),其中彝族150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8人,占人口總數的18.0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0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7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鄉衛生院40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6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說全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安龍堡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4公里,距離中學44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人,其中小學生15人,中學生3人。
該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花鼓、大娛樂各1)。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交通不方便,基礎設施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鞏固種植業,大力發展養殖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