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態邏輯導論

學習模態邏輯的意義1.4 模態邏輯的形式系統2.3 模態形式的語義分析3.4

內容介紹

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出版
本書在闡述抽象理論的同時,注意給出較詳細的解釋與說明,包括對一些“非常基本的”概念和問題的解釋與說明,適用於文科類讀者。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模態邏輯
1.2 傳統模態邏輯與現代模態邏輯
1.3 學習模態邏輯的意義
1.4 本書內容設定
1.5 附錄1 古典命題邏輯形式語言和古典命題演算P
1.6 附錄2 一階邏輯形式語言和一階演算Q
第二章模態命題演算
2.1 模態命題邏輯
2.2 模態邏輯的形式系統
2.3 形式語言
2.4 系統K
2.5 系統D和T
2.6 系統S4,S5和系統B
2.7 模態詞,模態詞的等價性
2.8 模態詞的嵌套與歸約模態合取範式
2.9 K,D,T,S4,S5和B的一致性
2.10 系統Tr及模態系統的坍塌
第三章可能世界語義學
3.1 邏輯語義學
3.2 可能世界語義學的基本思想
3.3 模態形式的語義分析
3.4 直觀語義與形式語義
3.5 框架、模型和有效性
3.6 模態公式與一階公式的對應
3.7 S-框架與-框架可靠性
3.8 反模型方法及其一些結果
第四章模態語義圖和完全性證明
4.1 完全性與完全性證明
4.2 語義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3 S-語義圖
4.4 語義圖的三種結構
4.5 語義圖的終止
4.6 有效性判定
4.7 語義圖的特徵公式
4.8 完全性定理
4.9 語義圖方法下完全性的一些結果
第五章模態邏輯的各類系統(Ⅰ)嚴格蘊涵系統及其擴張
5.1 嚴格蘊涵系統S1—S5
5.2 S1的定理和語法性質
5.3 S2—S5的定理及語法性質
5.4 模態系統P1—P5
5.5 可推出性與嚴格蘊涵系統
5.6 S1—S5的某些語法擴張
第六章模態邏輯的各類系統(Ⅱ)廣義模態系統
6.1 廣義模態與廣義模態邏輯
6.2 認識論模態命題及其形式和認識論邏輯
6.3 E-系統
6.4 可證性邏輯、直覺主義邏輯與模態邏輯
6.5 時態解釋下的模態邏輯
第七章非正規系統的語義解釋
7.1 非正規系統的直觀語義分析
7.2 形式語義框架、模型和有效性
7.3 E2,E3,S2和S3-框架
7.4 S6,S7和S8-框架
7.5 S0.5-框架
7.6 統一解釋(框架和有效性)
7.7 語義圖
第八章模態代數語義學
8.1 代數語義學
8.2 模態矩陣與正規模態矩陣
8.3 布爾代數
8.4 模態代數
8.5 可判定性
8.6 正規全可加冪集代數與框架的對應
8.7 表示定理
8.8 一般框架
8.9 兩點說明
第九章模態謂詞邏輯(Ⅰ)邏輯、演算和完全性
9.1 模態謂詞邏輯概述
9.2 形式語言及其語義分析
9.3 形式語義框架、模型與有效性
9.4 模態謂詞演算QS+Bf
9.5 完全性的Henkin證明
9.6 典範模型
9.7 QS+Bf的模型完全性和框架完全性
第十章模態謂詞邏輯(Ⅱ)模態謂詞邏輯的三類問題10.1 模態謂詞邏輯問題概述
10.2 模態詞和量詞
10.3 模態詞和等詞
10.4 模態語境中指稱的隱晦性
10.5 專名與摹狀詞
10.6 歷史因果論的專名論
10.7 從物模態與從言模態
10.8 模態邏輯的哲學問題
附錄Ⅰ 關於可能世界語義學的說明
附錄Ⅱ 蘊涵悖論與從真到真的推理和蘊涵
習題
參考文獻
主題詞索引
規則和公式索引
系統索引與命題邏輯系統關係圖
符號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