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松針紅斑病

名稱

樟子松松針紅斑病

分布與危害

樟子松是我國三北地區主要優良造林樹種之一。樹幹通直,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嗜陽光,喜酸性土壤。大興安嶺林區和呼倫貝爾草原固定沙丘上有樟子松天然林。

症狀

該病一般多發生於葉的尖端。發病初期,病斑中心漸變成褐色,隨著病斑擴大,漸變成紅至紅褐色,呈短條狀。發病重的針葉,病斑布滿全葉,致使針葉枯黃,提早落葉。樹冠下部枝條上的針葉先發病,逐漸向樹冠上方發展。重病樹呈火燒狀。病樹生長衰弱,逐漸枯死。

病原

松針紅斑病主要危害樟子松,以半知菌亞門腔孢綱、黑盤孢目真菌為病原的一種具有較高傳染性的疾病。

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菌絲和不成熟的分生孢子盤在松針病葉內越冬,翌年6月上旬至7月上旬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雨水濺散傳播,自氣孔或傷口侵入葉內。分生孢子放散與溫、濕度關係密切,在雨後濕度大時,放散孢子量較多。

防治方法

在樹木長出新葉後、病菌孢子放散前以及在孢子放散盛期(7月),噴施75%百菌清600-1000倍液,每隔7天噴灑一次,共噴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