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遊園歌

樂遊園歌

《樂遊園歌》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長安創作的詩篇。全詩由筵飲游賞的生活瑣事,聯繫到貴戚專寵的國家大事,由個人身世之慨發展到時世之嘆,氣勢磅礴,包孕深遠,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作品信息

【名稱】樂遊園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體裁】
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

樂遊園歌
樂游古園崒森爽煙綿碧草萋萋長。②
公子華筵勢最高,秦川對酒平如掌。③
長生木瓢示真率,更調鞍馬狂歡賞。④
青春波浪芙蓉園,白日雷霆夾城仗。⑤
閶闔晴開諜蕩蕩,曲江翠幕排銀。⑥
拂水低徊舞袖翻,緣雲清切歌聲上。⑦
卻憶年年人醉時,只今未醉已先悲。
數莖白髮那拋得?百罰深杯亦不辭。⑧
聖朝亦知賤士醜,一物自荷皇天慈。⑨
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⑩

作品注釋

詩歌註解

①此詩當作於公元751年(天寶十載)。題下原有自註:“晦日賀蘭楊長史筵醉歌。”晦日指正月晦日,是唐代一個節日——中和節。樂遊園即樂遊原,漢宣帝時建,始稱樂游苑,在長安東南郊,地勢最高,四望寬敞,為唐代游賞勝地。
②崒:山高危貌。森爽:蕭疏貌,是說樂遊園上的樹木參天。正因樹木不密集才見得其高。綿:延綿,籠罩。這兩句寫樂遊園上的景色。
③公子:指筵席主人楊長史。勢:地勢。《三秦記》:長安正南秦嶺,嶺根水流為秦川,又名樊川。這裡當指長安周圍的平原,因居高俯視而覺其平坦如掌。沈佺期《長安道》:秦地平如掌。這兩句寫樂遊園周圍景。
④長生木瓢:長生木做的瓢,《西京雜記》載上林苑有長生木。示真率:主人用長生木瓢盛酒,表明他的真率。調:戲弄。兩句寫主客歡宴。
⑤青春:猶言青青,河水碧綠。芙蓉園:在樂遊園西南,中有芙蓉池。雷霆:指宮廷儀仗隊的赫赫聲勢。夾城仗:《兩京新記》:“開元二十年,(唐玄宗)築夾城入芙蓉園。”從這兩句開始轉入對玄宗出遊芙蓉園之盛大景況的描寫。
⑥閶闔:天門。這裡指宮殿門。諜蕩蕩:闊大之意。曲江:在樂遊園西南,翠幕:貴族游宴時搭建的帳幕。銀牓:宮殿門端所懸金碧輝煌的匾額。排:指壓倒性的氣勢。這兩句再寫皇帝和親貴們從宮中出發、抵達曲江的氣勢之盛。
⑦“拂水”兩句寫芙蓉園和曲江的皇家歌舞。“緣雲”句,形容歌聲嘹亮,攀援雲層而上達青天。
⑧“卻憶”四句由對皇家出遊的描畫轉入感嘆。百罰:多次罰酒。深杯:滿杯。
⑨ 聖朝:有道之邦。這裡指當時的朝廷。賤士:杜甫自稱。《論語》:“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一物:仇注釋為酒,沈德潛以為是杜甫自謂,陸原廠認為是泛指。當釋為一草一木、萬事萬物。荷,承載。這兩句實為反語,語含牢騷,因為權貴之奢華生活引起詩人對自己困窘處境的感憤不平。
⑩無歸處:包含複雜內涵。一是仕途不得志,滿腔抱負無所託,二是沒有志同道合者。蒼茫,暮色貌,融合全詩則含有前途渺茫的身世之感、對國家政治的憂虞之感以及念天地悠悠的歷史深沉感。

杜詩詳註

《英華》題作《晦日賀蘭楊長史筵醉歌》。張蜒曰:天寶十載,公獻賦,詔試集賢院,為宰相所忌,得參列選序,詳詩中“聖朝已知賤士醜”,似當在此歲作。【鶴注】唐以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為三令節。德宗時,李泌請廢正月晦日,以二月朔為中和節。《漢書》:神爵三年,起樂游苑。註:《三輔黃圖》云:在杜陵西北。《長安志》:樂游苑,在京兆萬年縣南八里,亦曰樂遊原。洙曰:《西京記》:樂遊園,漢宣帝所立。唐長安中,太平公主於原上置亭游賞。其地四望寬敞,每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戲就此祓禊登高,幄幕雲布,車馬填塞,虹彩映日,馨香滿路,朝士詞人賦詩,翌日傳於京師。
樂游古園崒森爽①,煙綿碧草萋萋長②。公子華筵勢最高③,秦川對酒平如掌④。
(首從宴園敘起。木森、草碧,言近景。秦川如掌,言遠景。惟地勢高,故一望皆見。)
①崒,山危峻貌,《子虛賦》:“隆崇嵂崒。”森爽,森疏而爽豁也。②鮑照詩:“岫遠雲煙綿,谷屈泉靡迄。”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楚辭》:“芳草生兮萋萋。”③公子,指楊長史。《楚辭》:“思公子兮不敢言。”④《三秦記》:長安正南秦嶺,嶺根水流為秦川,一名樊川。周王褒詩:“遙遙秦川水。”曹孟德詩:“對酒當歌。”《長安志》:樂遊原,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寬敞,京城之內,俯視如掌。沈佺期詩:“秦地平如掌。”
長生木瓢示真率①,更調鞍馬狂歡賞②。青春波浪芙蓉園③,白日雷霆夾城仗④。閶闔晴開詄蕩蕩⑤,曲江翠幕排銀榜⑥。拂水低回舞袖翻⑦,緣雲清切歌聲上⑧。
(次記園中景事。酌瓢之後,調馬而行,得以盡覽諸勝。芙蓉苑、夾城道、曲江池,此明皇游幸之處。仗過門開,翠幕銀榜,舞袖歌聲,皆園前所聞見者。)
①《杜臆》:《西京雜記》載:上林苑有長生木,蓋以木為瓢也。晉稽含有《長生木賦》。《鄴中記》:金華殿後,種雙長生樹,八九月乃生花,花白,子黑,大如橡子,世人謂之長生樹。《世說》:王懷祖直以真率,少許便足對人多多許。②《抱朴子》:馬不調造父,不能超千里之跡。謝靈運歌行:“歡賞兮歲易淪。”③曹植詩:“白日曜青春。”張禮《游城南記》:芙蓉園,在曲江西南,與杏園皆秦宜春下苑地。園內有池,謂之芙蓉池,唐之南苑也。《兩京新記》:開元二十年,築夾城入芙蓉園,自大明宮夾亘羅城復道,經通化門觀,以達興慶宮,次經春明、延喜門,至曲江芙蓉園。④《易》:“鼓之以雷霆。”⑤《楚辭》:“倚閶闔而望予。”《漢·禮樂志》:“天門開,款蕩蕩。”《漢書注》:“詄,讀如迭。又舊註:“詄,緩也。”於義不切。如淳云:“詄蕩蕩,天體清堅之狀。”亦於詄字無涉。一本作泆,猶雲盪泆也。⑥潘岳《籍田賦》:“翠幕默以雲布。”《北史》:姚妄張翠幕繡簾,掛金篆銀榜。張正見詩:“銀榜映仙宮。”⑦潘尼詩:“倉卒低回。”張正見詩:“舞袖飄金谷,歌聲繞鳳台。”⑧《魯靈光殿賦》:“緣雲上征。”《飛燕外傳》:音詞舒閒清切。《西京雜記》:高帝令戚夫人作《出塞》《望歸》之曲,後宮齊唱,聲入雲霄。
卻憶年年人醉時,只今未醉已先悲。數莖白髮那拋得,百罰深杯辭不辭①。聖朝亦知賤士醜②,一物但荷皇天慈③。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④
(未乃借酒遣懷。上四嘆年衰,下四慨不遇也。朝已見棄,而天猶見憐,假以一飲之緣,其無聊亦甚矣。此章四句起,下兩段各八句。)
①《列子》:景公舉杯自罰。陳後主詩:“杯深猶恨稀。”②後漢馮衍《說鄧禹書》:“聖朝享堯舜之榮。”揚子曰:“秦之士也賤。”陸機云:“玄冕無醜士。”③一物,指酒,猶陶公雲杯中物。江淹詩:“一物之微,有足悲者。”《楚辭》:“皇天無私阿兮。”④庾信詩:“蒼茫落餘暉。”朱異詩:“值塞野之蒼茫。”趙注以蒼茫為荒寂貌。《杜臆》謂蒼茫詠詩,乃勃然得意處,引公詩“蒼茫興有神”為證。今按:上文語涉悲涼,末作發興語,方見後勁。

作品簡析

這首詩作於公元751年杜甫在長安之時,此詩顯示了杜甫獨特詩風的逐漸形成。旅食京華的十年,杜甫留下了一百一十多首詩,包括《前出塞》、《兵車行》、《詠懷五百字》《北征》這樣既具有廣闊深沉的生活內容又充滿傑出想像力的作品,所以《樂遊園歌》並不能代表這一時期杜甫創作的最高成就。但是這首詩在杜甫七古長篇中第一次展現出了“沉鬱頓挫”的特徵,在很多方面顯現出詩人詩藝逐漸成熟的痕跡。畫面的繁複和跳躍、情感的鬱結與變化,造成了縱深橫闊的效果。

作者簡介

杜甫像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