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偏見

"沙羅特在新書《樂觀偏見》中說

百科名片

人類傾向於把未來估計得比實際情況更好。人們嚴重低估離婚、失業和患上癌症的幾率。人們期望子女聰明過人;期望自己成就斐然。這種認為未來將要比過去和現在更好的信念叫做“樂觀偏見”,它影響抑鬱症患者之外的幾乎所有人。

簡介

人類自認為是理性動物,但研究和調查顯示,人類其實更傾向于樂觀看待未來,例如期待事情會變得更好,高估自己的壽命,低估離婚、失業和患癌的可能性,認為自家孩子比同齡人更有才華……
神經系統科學家、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塔利·沙羅特把這種思維定式稱為“樂觀偏見”。她說,“樂觀偏見”可以保護和激勵人類進步,她同時提醒,人類大腦更善於處理與未來相關的積極信息,但如果在意識層面盲目樂觀,可能導致危機意識缺失。

“頑固”樂觀

沙羅特在新書《樂觀偏見》中說,相信未來比過去和現在更美好即為“樂觀偏見”。無論人們屬於哪個種族,生活在什麼地區,以及擁有何種社會經濟背景,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一些人猜測,頻繁接觸武裝衝突、高失業率、洪水、投資失敗等負面訊息,人類的“樂觀偏見”會有所削弱。
其實不然。比利時研究人員發現,年輕人相對無憂無慮,對生活滿懷憧憬,幸福感強烈;25歲開始,幸福感減弱,中年時期陷入谷底;但50歲以後峰迴路轉,幸福感逐漸增強。比利時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經濟學家貝爾·范蘭迪海姆說:“從45歲開始,人們變得更開朗,更樂觀,可能在70多歲後期或80多歲時達到頂峰。”
另外,調查發現,人們對集體事務的觀點可能會因接觸負面訊息而格外悲觀,如對國家發展和對領導人執政能力的展望或許會變得消極。但對個體的期望,例如對自身發展的預期,人們的觀點依然較為樂觀。
調查還發現,人們也會構想失去愛人、失業、飛機失事等消極情況的發生,但花在構想積極事情上的時間要比消極事情多。而構想負面情況時,人們往往也會不由自主地思考該如何避免失敗或麻煩。即便構想一些平淡瑣碎的事情,人們也傾向於想像出精彩或完美的情景。例如,當被要求構想一次乘飛機的經歷時,一名受訪者說:“我想像,飛機起飛,我在飛機上一連睡了8個小時,最後飛機平穩著陸……乘客們鼓掌感謝飛行員。”

產生原因

人類為何容易產生“樂觀偏見”?
沙羅特認為,第一,人們構想未來時通常依賴於自身的記憶,而記憶本身帶有偏見。人們往往記不住生命中所經歷的所有事情,也不會準確記下每件事的細節,情緒會對記憶產生影響。
沙羅特在訪問美國“9·11”恐怖攻擊倖存者時發現,恐怖攻擊過去11個月後,大多數倖存者對襲擊細節描述的準確程度僅為襲擊發生之初的63%。
其次,人們在構想未來時通常會將精力集中於某些細節,而不是事件的全部過程。例如,當某個人開始構想休假情景時,往往會想到如何在海灘上享受陽光,而忽略了抵達海灘的過程。
另外,沙羅特猜測,樂觀看待未來或許是人類進化的產物。她認為,就預測未來的準確性而言,稍稍有些悲觀的人對未來的看法往往更接近現實,但這對於個人而言並不是件好事,因為研究發現,樂觀主義者壽命更長、身體更健康。樂觀主義者會比其他人工作更長時間,且賺錢更多。

情緒影響

沙羅特以同行、認知神經學家莎拉·本特松所作實驗為例,解釋樂觀或悲觀看待未來是否會對客觀事實施加影響以及施加何種影響。
首先,本特松讓志願參加實驗的大學生默念一些單詞,其中一組人默念“聰明”、“智慧”、“機靈”等積極辭彙,而對照組記住“愚蠢”、“無知”等消極辭彙,然後讓兩組人完成相同任務,同時藉助儀器記錄大學生的大腦活動。
本特松發現,碰到操作失誤時,第一組人大腦中反映“自省”和“記憶”的區域活動相對頻繁。而由於一開始被“灌輸”消極心理暗示,對照組成員的大腦對失誤情況反應相對“麻痹”。

合理利用

沙羅特認為,“樂觀偏見”會保護並且激勵人類。沒有對未來的樂觀展望,人類的祖先恐怕永遠也不會遠離部落,人類或許現在還居住在山洞中,期待光明與溫暖。
為進步,人類需要構想美好的未來,需要構想能夠實現的既定目標,這樣的信念能促使人類實現夢想。
沙羅特建議,既然樂觀如此重要,人們下一步就應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樂觀情緒,儘量避免盲目樂觀。
她警告,“樂觀偏見”有時會讓人麻痹大意,忽視定期體檢的重要性、傾向於亂花錢、從事冒險投資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