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民鎮[貴州省盤州市下轄鎮]

樂民鎮[貴州省盤州市下轄鎮]

貴州省盤縣樂民鎮位於盤州市西南部,東經104°26′—104°33′與北緯25°29′—25°35′之間。南與雲南富村鎮相鄰,西距紅果新城30多公里,北距盤州市城關鎮50多公里。境內有南昆鐵路通過,全鎮地勢西北高,中部和南部低,轄區總面積約141平方公里。居住有漢族、彝族、回族、白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有溫泉、洞上洞、千年古銀杏、樂民所城古遺址等旅遊資源。支柱產業是煤炭工業,其次是畜牧和生態旅遊業、農業等。被稱為“盤南煤都”。 2015年6月4日,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盤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樂民鎮、石橋鎮,新設定的石橋鎮轄原樂民鎮、石橋鎮地域,鎮人民政府駐新街居委會。

自然資源

全鎮地勢西北高,中部和南部低,轄區總面積141多平方公里,有耕地1.99萬畝,其中水田1660餘畝,旱地1.82萬畝,樂民鎮境內煤炭資源豐富,以煤質好而優聞名於西南,現已探明儲量達12億噸,素有“盤南煤鎮”之稱。全鎮共有有證煤礦14對,年產原煤300萬噸,現有大型焦化廠一座。有鐵、鋅等礦產資源和豐富的水資源,有水電站兩座。境內主產稻穀、玉米、小麥、洋芋、紅薯、蕎麥等農作物,經濟作物有烤菸、茶葉、油菜、藥材等。森林覆蓋面積達35﹪以上,用材林主要有杉、松、柏等幾十種品種,經果林主要有銀杏、梨、桃、核桃、柿子、板栗、蘋果、柑橘、等品種。

歷史沿革

樂民鎮又名樂民所,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征南將軍傅友德率軍南征,克普安路(盤縣)後,留下了大量的官兵駐守。據盤縣永樂《普安州志》,軍人在盤縣境內“城守屯戍”始自明代。 鑄劍為犁,化軍為民,世代繁衍成為今天盤縣半數漢民的“來源”。現樂民鎮是明代“樂民千戶所”駐地,是“城守屯戍”的城之一。所城周邊多為屯,樂民所現今還有毛家屯、江西屯、欠屯、普彝屯等。明崇禎八年(1635年)朝廷派王穆為平蠻大將,進駐雲南曲靖廖角山,蠻匪平定後,1638年後王穆來到樂民里分為安營,置四營,即大本營-王家營、張家營、蔡家營、黃家營。清朝改樂民衛為樂民里,轄四甲(梓花甲、普彝甲、三岔甲、本甲),是盤州四里六營之一。由於地處交通要道,通往興義(經歸順營、狗場營至興義黃草壩)、雲南(從樂民所一條經亦資孔站出勝景關入雲南,一條經落紅破入營上那當進入雲南)的古驛道經過樂民所,加之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可謂水火方圓,致使當地的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人口大增,成為名副其實的盤南重鎮。民國以來,樂民鎮仍就是盤縣的重鎮。解放後樂民設樂民區,轄魯番、魯礎、普克、響水、威箐、樂民、金竹、關平、石橋九鄉鎮。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樂民區設三鎮,樂民鎮轄原威箐、樂民、金竹、關平四鄉。

2015年6月4日,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盤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樂民鎮、石橋鎮,新設定的石橋鎮轄原樂民鎮、石橋鎮地域,鎮人民政府駐新街居委會。

旅遊資源

樂民鎮秋景 樂民鎮秋景

樂民風景優美,旅遊資源有堪稱活化石的古銀杏林,橋上橋洞上洞風景堪稱一絕,迷人的幽谷溫泉,男女同浴不為希奇。這裡還有多處溶洞,海子、落紅坡大峽谷和關雎大草坪,梓木嘎、逸臘、三轉灣等森林景區,火紅的山茶漫山遍野,美麗的杜鵑爭奇鬥豔,使人流連忘返,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樂民所城遺址

樂民鎮[貴州省盤州市下轄鎮] 樂民鎮[貴州省盤州市下轄鎮]

樂民所有所城遺址,在樂民鎮西面雲台山上。據明嘉靖《普安州志》載:“樂民千戶所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七月蒙調北征南,百戶戴容等創立‘托落堡’於夾牛嶺上,二十六年六月改設為樂民所,其山高峻,城周圍一里零一百八十六步,高一丈二尺,城門一處二重,城樓兩座,城鋪九座”。屬普安衛所轄六個千戶所城之一,現尚存城牆基礎部分。原托落堡還在夾牛嶺下東北側槐花園內(現為丁家墳堂),設有守軍大帳,現僅存轅門口石坎。所城後遷黑羊大箐(現樂民老街),於東面松樹林建東門,西面石門坎建西門,南門未建,北面街口建北門。各門為拱形,高4米,寬四米。所城周邊建有“四閣”“八廟”(實際有十幾個廟,分別有圓通寺、城隍廟、祖寺觀、三聖宮、老君廟、東嶽廟、三秀宮、回龍寺、朝陽廟、黑神廟、馬王廟、三家堂、北極觀、龍王廟、斗閣、觀音閣、玉隍閣、文閣),在我縣實屬罕見。這裡早在六百多年前就已經是南里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且所城四周有如此之多的古閣、古寺等建築,可以想像這座古鎮在歷史上一段較長時期的盛況及其重要地位。

樂民溫泉

樂民溫泉距樂民鎮西南1.2公里,出露於新橋河谷岸邊的石縫中,高出河面0.6米,漲水即被淹沒。泉水自地下湧出日常流量約為1200噸,水溫37℃左右,與人所體溫一致,水質透明,屬碳酸泉,口感較好,周圍環境幽雅清靜,很適合開展溫泉浴。

樂民古銀杏

盤縣古銀杏風景名勝資源相對集中地分布在盤縣歷史文化片區、丹霞山片區、妥樂 ─ 樂民片區、火鋪 ─ 勝境關片區。其中的妥樂 ─ 樂民1,150多株古銀杏集中連片,古樸雄風,世所罕見,具有很大的觀賞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基礎設施

境內交通運輸方便,縣道“趙普線”,公路“威紅”公路分別由南北和東西線穿境而過,鎮政府所在地小城鎮內商賈雲集,餐飲旅店業發達,城鎮廣場設施完善。近幾年以來,鎮中心小城鎮建設飛速發展,寬敞的街道,整齊的樓房,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各種服務行業無不顯示著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的成就。

樂民鎮 樂民鎮

樂民人居環境優越,交通便利,三產發達,是有志之士投資發展,安居樂業,大展宏圖的理想之地。

教育

樂民鎮[貴州省盤州市下轄鎮] 樂民鎮[貴州省盤州市下轄鎮]

“兩基”攻堅使樂民鎮教育獲得良好的發展機遇。最漂亮的樓房是學校,人氣最旺的單位是學校。樂民鎮現有國中兩所,國小28所。國中入學率118.07﹪,國小入學率99.2﹪,在校中、小學生11800人。教學圖書、儀器設備一應俱全,各中、國小均開通了遠程教育網路。教育的發展必將給樂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7175
24384
22791
家庭戶戶數 11501
家庭戶總人口(總) 47110
家庭戶男 24328
家庭戶女 22782
0-14歲(總) 18327
0-14歲男 9600
0-14歲女 8727
15-64歲(總) 26937
15-64歲男 13820
15-64歲女 13117
65歲及以上(總) 1911
65歲及以上男 964
65歲及以上女 94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6570

下轄村

黃家營村 普彝村 威箐村 下紅岩村 上紅岩村 岔河村 中海子村 上海子村 關把山村 尖山坪村 迤黑村 梓木嘎村 落紅坡村 關睢村 麻玉崗村 雅達村 魯底村 水洞坪村 董家墳村 石坎村 欠屯村 上大地村 下大地村 六科村 上壩村 下壩村 核桃山村 小黃草壩村 小星地村 龍口河村 山岔村 毛家屯村 江西屯村 關把山村 樂民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