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式太陽能熱發電

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全稱為槽式拋物面反射鏡太陽能熱發電系統,是將多個槽型拋物面聚光集熱器經過串並聯的排列,加熱工質,產生高溫蒸汽,驅動汽輪機發電機組發電。美國上世紀已經建成354MW,西班牙已經建成50MW。


國內發展情況
國內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現狀
20世紀70年代,在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方面,中科院和中國科技大學曾做過單元性試驗研究。
進入21世紀,聯合攻關隊伍,在太陽能熱發電領域的太陽光方位感測器、自動跟蹤系統、槽式拋物面反射鏡、槽式太陽能接收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正著手開展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00kW槽式太陽能熱發電試驗裝置。
2009年華園新能源工程公司與中科院電工所、清華大學等科研單位聯手研製開發的太陽能中高溫熱利用系統,設備結構簡單、而且安裝方便,整體使用壽命可達20年。由於反射鏡是固定在地上的,所以不僅能更有效地抵禦風雨的侵蝕破壞,而且還大大降低了反射鏡支架的造價。更為重要的是,該設備技術突破了以往一套控制裝置只能控制一面反射鏡的限制。我們採用菲涅爾凸透鏡技術可以對數百面反射鏡進行同時跟蹤,將數百或數千平方米的陽光聚焦到光能轉換部件上(聚光度約50倍,可以產生三、四百度的高溫),採用菲涅爾線焦透鏡系統,改變了以往整個工程造價大部分為跟蹤控制系統成本的局面,使其在整個工程造價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同時對集熱核心部件鏡面反射材料,以及太陽能中高溫直通管採取國產化市場化生產,降低了成本,並且在運輸安裝費用上降低大量費用。
這兩項突破徹底克服了長期制約太陽能在中高溫領域內大規模套用的技術障礙,為實現太陽能中高溫設備製造標準化和產業化規模化運作開闢了廣闊的道路。華園新能源工程公司生產的太陽能高溫發電管,還可以產生550度以上的高溫蒸汽,可以套用於太陽能槽式熱發電工程。該公司有國內最具規模的直通管和反射槽生產廠,並主持和參與了包括目前亞洲最大的我國首座太陽能槽式熱發電項目等多項工程的前期論證、設計。
2009年底總投資176億元建設的“太陽能熱發電研究及產業基地”日前在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奠基。據悉,這一基地建成後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太陽能熱發電研究及產業基地、太陽能熱發電國際技術推廣和產業化基地、太陽能熱發電國際技術教育培訓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