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炮兵第63旅

榴彈炮兵第63旅即布列斯特-托茨科耶-波美拉尼亞榴彈炮兵旅(榮獲兩枚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勳章和三枚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的紅旗布列斯特—托茨科耶—波美拉尼亞榴彈炮兵旅),1943年10月在托茨科耶榴彈炮兵第135團基礎上,組建於莫斯科州,番號為榴彈炮兵第63旅。編有榴彈炮兵第135、第236和第278團。該旅在白俄羅斯、波蘭和柏林接近地,用炮兵火力支援蘇軍各兵團和部隊的戰鬥行動,粉碎了德軍。

榴彈炮兵第63旅
1943年11月11日,在戈梅利城下首次參加戰鬥。在統帥部預備隊突破炮兵第22師編成內,先後參加收復莫濟里,卡林科維奇、博布魯伊斯克、巴拉諾維奇和布列斯特等城的戰鬥。在收復布列斯特時(參見盧布林—布列斯特戰役),因戰功卓著,榮獲布列斯特旅榮譽稱號(1944.8.10)。強渡西布格河後,進入波蘭領土,直接參加攻打普拉加城堡要塞(華沙市郊)和在華沙以南突破德軍防禦的戰鬥。在解放波蘭戰鬥中,許多官兵樹立了勇敢頑強和英雄行為的榜樣。9月10日,共產黨員薩夫羅諾夫上士在門茲萊塞村地域擊毀敵1門自行火炮和1挺機槍,爾後率領步兵分隊的1個戰鬥組,同他們一起抗擊了德軍的反衝擊。翌日,薩夫羅諾夫用繳獲的反坦克炮又擊毀德軍1門自行火炮,他雖雙臂負了重傷,但仍堅持不下火線,直至步兵在已占地區固守起來為止。為表彰薩夫羅諾夫的戰鬥功勳,授予他蘇聯英雄稱號。其他軍人也都頑強地和德軍作戰。在收復索哈切夫城時,由於出色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各項戰鬥任務,1945年2月19日榮獲紅旗勳章。所屬各團在支援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第47集團軍各兵團的進攻中,參加了粉碎施奈德米爾(皮瓦)城德軍被圍集團的戰鬥,爾後又參加了斯德丁方向的進攻。由於在施塔爾加德以東地區突破德軍防禦陣地和在波美拉尼亞攻占德軍數座城市的戰鬥中戰功卓著,榴彈炮兵第135團和第278團榮獲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4月26日,榴彈炮兵第236團榮獲波美拉尼亞團榮譽稱號。1945年4月,協同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第33集團軍步兵第16軍各部隊,在柏林東南進行了肅清德軍法蘭克福—古本集團的激烈戰鬥。該旅和所屬榴彈炮兵第135團因在這些戰鬥中出色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各項戰鬥任務,6月11日榮獲二級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勳章,榴彈炮兵第236團榮獲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
戰爭期間,轉戰4300公里,發射炮彈14.4萬發,使德軍有生力量、武器和技術兵器遭到巨大損失。全旅有3381名官兵因戰功卓著受到政府獎賞。該旅的全稱是根據所轄各團榮獲的戰鬥獎賞和榮譽稱號而獲得的。
歷任旅長:1943年10—12月為茲沃納連科上校,1943年12月—1944年2月為尤爾格列維奇上校,1944年2—5月為庫拉索夫中校,1944年5—11月為帕帕上校,1944年11月—1945年3月為瓦赫羅梅耶夫上校,1945年3月至戰爭結束為奧哈特林上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