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枯鑒

榮枯鑒

《榮枯鑒》是2005年吉林攝影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作者是長樂老 。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榮枯鑒》是一本經典的謀略著作。由五代宰相長樂老寫成。五代宰相馮道一生仕唐晉漢周四朝﹐相六帝﹐因自號"長樂老"。《榮枯鑒》提供給人們的只是審視小人的一個獨特的視角,至於如何定義小人、如何防範小人、並最終戰勝小人、讀者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用曾國藩的話說:“一部《榮枯鑒》,道盡小人之秘技,人生之榮枯,它使小人汗顏,君子驚悚……”其實,從《榮枯鑒》中可以發現,小人不是“惹不起”就能“躲得起”的,小人並非不可戰勝的,小人的秘跡是有跡可循的,可以破解的,只有了解他,才可戰勝他;洞悉其奸,才能防範在先,這是一部《榮枯鑒》給我們的啟發。

但小人已經困擾了我們幾千年,何不讓我們也集中一下智慧和精力研究一下小人,給小人也製造一些麻煩,正如余秋雨說的:“研究小人是為了看清小人,給他們定位,以免他們繼續頻頻地騷擾我們的視線。爭吵使他們加重,研究使他們失重,逐步讓他們處於待位狀態,邊緣狀態,贅余狀態……”

圖書目錄

前言

圓通卷一

鄒陽的上書·元景安的保命之法·張華的死難·謝方明的不凡之舉·為人鄙陋的王戎·李玄盛 的反叛·田文的妙喻·特立獨行的灌夫·直言獲罪的楊最·葉向高的隱退

小人天生一套能屈能伸、能真能假的本領

找到利益的最短路線,打破規則,為我所作,便是小人的秘密

彎曲的樹木盤根錯節、古怪離奇,卻能變成天子的名貴器物。

見風使舵和富於變化的,這是小人們最拿手的本領之 一,也是他們常常能出奇制勝、轉危為安的處世之道。

當小人的實惠和誘惑遠比當君子的清貧和艱難更打動人心。

聞達卷二

湯斌的失寵·楊爵的困境·看破紅塵的康海·迷惑世人的王衍·晏殊的升官司秘訣·兇殘的劉瑾·得意的決道·阮大鋮的蛻變·至死方悟的劉文靜·被罷官的朱熹

在統治者的眼中,君子的名望是為我所用的,否則便是一錢不值,甚至是一種威脅。

小人總能順應時變,改變自己,從而謀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小人的智慧往往令人驚訝。

任人唯親,小人得志的現實,使官司場中人難為君子。

官司位的高低絕不是品行的標示,不善於心計和不耍手段的人,很難爬上高位。

君子禍從口出,小人大奸若忠。

解厄卷三

不盡全力的高力士·以退為進的溫體仁·楊憚垢殺身之禍·媚上專橫的高肇·徐爰的保身材術·施文慶的避禍之道·京房的落難,石顯的機詐權變·李固的壯烈

君子憂國憂民,不計私利,滿腔忠義,卻往往是他們致禍的原由,因為小人見不得美好。

人生的許多錯誤往往是因對小人的輕視而犯下的。

小人總是把討好上司當作自己的第一要務。

任何申辯和決不認錯只能被上司看成是對他們的又一次冒犯和挑戰。

如果不了解小人的特性與智慧,他終將給你致命一擊。

交結卷四

小人具有極其隱忍的天性,慢慢滲透的功夫。

小人善於做感情遊戲。背叛或效忠,投靠或出賣,只是利益權衡的結果。

外露智慧、處處顯能,引敵先發、身陷被動;通常是君子弱點所在。

小人是那種沒一個真正的朋友,卻有許多誤認他是朋友的人。

人們結交小人,並非為了撈好處,而是怕他們禍害自己。

節義卷五

明鑑卷六

謗言卷七

示偽卷八

降心卷九

揣知卷十

附錄 鬼谷子巧制小人八招

章節大意

圓通卷一

善惡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棄也。道之靡通,易者無虞也。

惜名者傷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無咎,逐之無罪,過乃人也。

君子非貴,小人非賤,貴賤莫以名世。君子無得,小人無失,得失無由心也。名

者皆虛,利者惑人,人所難拒哉。

榮或為君子,枯必為小人。君子無及,小人乃眾,眾不可敵矣。名可易事難易也

。心可易命難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聞達卷二

仕不計善惡,遷無論奸小。悅上者榮,悅下者蹇。君子悅下,上不惑名。小人悅

上,下不懲惡。下以直為美,上以媚為忠。直而無媚,上疑也,媚而無直,下棄

也。上疑禍本,下棄毀譽,榮者皆有小人之謂,蓋固本而舍末也。

富貴有常,其道乃實。福禍非命,其道乃察。實不為虛名所羈,察不為奸行為恥

。無羈無恥,榮之義也。

求名者非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得非榮也。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

同,其效自異哉。

解惡卷三

無憂則患烈也。憂國者失身,憂己者安命。禍之人拒,然亦人納;禍之人怨,然

亦人遇。君子非惡,患事無休;小人不賢,餘慶弗絕。

上下離心,非小人難為。下不結怨,非君子勿論。禍於上,無辯自罪者全。禍於

下,爭而罪人者免。

君子不黨,其禍無援。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道義失之無懲,禍無解處必困,

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諒矣。

交結卷四

智不拒賢,明不遠惡,善惡鹹用也。順則為友,逆則為敵,敵友常易也。

貴以識人者貴,賤以養奸者賤。貴不自貴,賤不自賤,貴賤易焉。貴不賤人,賤

不貴人,貴賤久矣。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謀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無潛藏,其害非止。

明不接愚,愚者勿長其明。智不結怨,仇者無懼其智。

君子仁交,惟憂仁不盡善。小人陰結,惟患陰不致的。君子弗勝小人,殆於此也。

節義卷五

外君子而內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內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義

重者輕害。

人慕君子,行則小人,君子難為也。人怨小人,實則忘義,小人無羈也。難為獲

寡,無羈利豐,是以人皆小人也。

位高節低,人賤義薄。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壞其身。君子避於亂也,小人

達於朝堂。

節不抵金,人困難為君子。義不抵命,勢危難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計利害,此

非節義之道,然生之道焉。

明鑑卷六

福不察非福,禍不預必禍。福禍先知,事盡濟耳。言不能盡,至親亦戒也。佯懼

實忍,外恭內忌,奸人亦惑也。知戒近福,惑人遠禍,俟變則存矣。

私人惟用,其利致遠。天恩難測,惟財可恃。以奸治奸,奸滅自安。伏惡勿善,

其患不生。

計非全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謀,愚者當戒哉。

謗言卷七

人微不諍,才庸不薦。攻其人忌,人難容也。陷人窘地人自污,謗之易也。善其

仇者人莫識,謗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謗之實也。設其惡言人弗辨,謗之成

也。

謗而不辨,其事自明,人惡稍減也。謗而強辨,其事反濁,人怨益增也。

失於上者,下必毀之;失於下者,上必疑之。假天責人掩私,假民言事見信,人

者盡惑焉。

示偽卷八

無偽則無真。真不忌偽,偽不代真,忌其莫辨。

偽不足自禍,真無忌人惡。順其上者,偽非過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求忌直

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無失。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棄舊。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懷恩。君子困不惑人,小人達則

背主,偽之故,非困達也。

俗禮不拘者非偽,事惡守諾者非信,物異而情易矣。

降心卷九

以智治人,智窮人背也。伏人攝心,其志無改矣。

上寵者弗明責,上怨者休暗結。術不顯則功成,謀暗用則致勝。君子制於親,親

為質自從也。小人畏於烈,奸恆施自敗也。

理不直言,諫非善辨,無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顯,順變乃就焉。

仁堪誅君子,義不滅小人,仁義戒濫也。恩莫棄賢者,威亦施奸惡,恩威戒偏也。

揣知卷十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懼,知心堪御。

知不示人,示人者禍也。密而測之,人忌處解矣。君子惑於微,不惑於大。小人

慮於近,不慮於遠。

設疑而惑,真偽可鑑焉。附貴而緣,殃禍可避焉。結左右以觀情,無不知也。置

險難以絕念,無不破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