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的年代

極端的年代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三章

圖書簡介

人們可以(而且應該)僅憑掌握的二三手外部資料、人生經歷的資料記載或者後代的史學家的著作,描寫出一個眾所圳知的時代。但人們不可能僅憑上述資料描寫出他或她的一生。正因為如此,人們不可能像描寫其他時代的歷史那樣來描寫20世紀的歷史。我恰巧生活在《極端的年代》所描寫的這個歷史時期,而且從十三四歲起到現在,我一直十分關注公共事務。也就是說,我不是以一個學者的眼光而是以一個同時代人的眼光在觀察公共事務,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就是因為上述原因,在我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當我戴著史學家這一職業桂冠時儘可能避免談論1914年以來的歷史,而在以其他身份出現時就並不諱言之。就像他們的行話所說,“我的時代”是指19世紀。儘管我在研究20世紀歷史時並沒有像為數眾多的20世紀史學家那樣擁有豐富的文獻知識和檔案,甚至連一丁點兒的檔案資料都沒有,但是我認為仍有條件從歷史的角度來審視一下從1914年到蘇聯時代結束這一掐頭去尾的20世紀。
當然,要獨自一人、甚或以單種語言來了解現今世紀歷史的編纂工作是完全不可能的。只有權威的古代史學家或拜占庭帝國的史學家才知道對於那些漫長的歷史階段該寫些什麼。

出版信息

作者: [英] 霍布斯鮑姆

譯者: 馬凡 / 趙勇 / 李霞
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0-05
頁數: 655
定價: 58.00
裝幀: 平裝
ISBN: 9787214061072

作者簡介

艾瑞克·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是享譽國際,備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師。1917年出生於埃及亞歷山大城的猶太中產家庭。父親是移居英國的俄國猶太后裔,母親則來自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中歐。1919年舉家遷住維也納,1931年徙居柏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受創至深的德奧兩國度過童年。1933年因希特勒掌權而轉赴英國,完成中學教育,並進入劍橋大學學習歷史。1947成為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講師,1959年升任高級講師,1978年成為該校經濟及社會史榮譽教授。霍布斯鮑姆1936年加入共產黨,無論歷史如何變遷,他始終都認為自己是一個 “不悔改的共產主義者”。

圖書目錄

前言和致謝
20世紀概覽
第一部分 大災難的年代
第一章 總體戰的年代
第二章 世界革命
第三章 經濟的谷底
第四章 自由主義的衰落
第五章 抵抗公敵
第六章 1914年—1945年的藝術
第七章 帝國終結
第二部分 黃金時代
第八章 冷戰
第九章 黃金時代
第十章 1945年—1990年的社會革命
第十一章 文化的革命
第十二章 第三世界
第十三章 “現實中的社會主義”
第三部分 天崩地裂
第十四章 危機二十年
第十五章 第三世界與革命
第十六章 社會主義的失勢
第十七章 逝去的先鋒派——1950年後的藝術
第十八章 魔法師與學徒:自然科學
第十九章 走向新千年
參考文獻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