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渡

楠木渡

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楠木渡鎮位於縣域北埠,東與宅吉鄉相接、與米坪鄉隔清水河相望,西南與永溫鄉以谷撒河為界、與馮三鎮水土相連、與息烽縣毗鄰,西北臨烏江,與遵義縣新民鎮、尚稽鎮、茅粟鎮以烏江相隔。西境洋水河,北境烏江,東境沙子河。全鎮總面積193.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795畝,人均耕地0.947畝,林地面積15.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3%。鎮政府駐地距離縣城33公里,距離省會貴陽92公里,距歷史名城遵義65公里。全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最高氣溫37℃,最低氣溫—7.8℃,日平均氣溫15.5℃,無霜期280天以上,年降水量約1100毫米,最高海拔1210.9米,最低海拔513米,平均海拔900米,屬丘陵山區,地面起伏但坡度緩和。轄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76個村民組,4.3萬人。

簡介

楠木渡 楠木渡

全鎮地勢起伏較大,最高海拔1210.9米,最低海拔513米,平均海拔在900米左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最高氣溫37℃,最低氣溫-7.8℃,日平均氣溫15.5℃,無霜期280天以上,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鎮內四季分明,春風和暖,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是開陽縣乃至貴州省的優質烤菸基地、“雙低”油菜生產基地和瘦肉型豬生產基地。

鎮內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8.93%,是典型的天然氧吧。有鋁、磷、煤、鐵等礦產資源,其中鋁釩土藏量3000萬噸,年平均開採量為70000噸,燒結脫水礦54000噸。煤藏量4000萬噸,年平均開採1.2萬噸;此外鐵錳礦、鐵礦、磷礦藏量也較為豐富。鎮內旅遊資源豐富,烏江、洋水河、沙子河三條河流貫穿境內,奇峰連綿,水流時緩時急,形成天然喀嘶特景觀。

2005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2006年預測

2005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全鎮各族人民和廣大幹部職工的辛勤努力下,完成農業總產值12305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364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5283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367萬元,財政稅收完成1157萬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9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 2958元。2006年,楠木渡鎮黨委、政府將認真執行上級的有關決議、決定,努力探索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增產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徑,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和推進小康社會建設進程,進一步推進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預計2006年將實現財稅總收入 125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17萬元。確保農民人均純收入穩中有升,力爭達到3135元。進一步加強涉農服務,確保農村社會穩定,民心順暢,為全鎮的大發展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

招商引資

在親情招商、友情招商、公平、公開、公正、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下,該鎮2005年共引進項目16個,項目總投資2455萬元,實際到位資金2455萬元。

農業產業結構

農業產業結構初見成效,按照立足實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該鎮按“優煙、擴畜、穩油、精糧”的思路,實施了4000畝烤菸開發工程,在做強做精烤菸產業上大做文章。規劃並實施了黑桃灣、長溝、岔溝自然組專業養殖規範化,成功引進力天獺兔養殖公司助推養殖業的發展。

城鎮建設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在縣委、縣政府的強力推動下,該鎮積極落實“三輪驅動”戰略,小城鎮建設與管理日新月異,取得較好的成果。一是完成總投資300萬元的臨江大街建設;二是完成總投資110萬元的楠木廣場一期工程建設;三是完成總投資830餘萬元的楠木大道的建設;四是完成總投資450萬元的自來水廠建設;五是加快了舊城改造力度,完成投資 350餘萬元的舊城街道硬化工程;六是有效進行臨江新大街20000餘平方米的土地開發,新修居民住房60000餘平方米,拉動民間資金2000餘萬元進行城鎮建設;七是完成計生綜合服務樓、司法大樓等建設工程;八是新建了畜產品交易市場,農產品交易市場;九是完善了環衛基礎設施,新修垃圾池5個和1個垃圾填埋場;十是全鎮新安裝了路燈。通過管理,街道清潔了,垃圾做到日產日清,馬路市場逐步規範,市民素質有了提高,形成良好的文明秩序,紮實推進了文明鎮創建工作。

十件實事

1、“三改一氣”工程任務1200套,全年動工1200套,完成562套,12月底完成638套;

2、危房改造任務40戶,完成40戶;

3、小水池(窖)任務280口,調整增加任務85口,完成372口;

4、基本完成臨江渡槽至黃泥公路、中合至舊寨公路、臨江公館至蝦子水貧困村扶貧公路建設;

5、完成鎮計生宣技站建設,完成新鳳村辦公樓建設,基本完成中合村辦公樓建設;

6、完成中合、江山、元豐、王比、百灣、新寨等8個移動機站建設;

7、完成楠木大道二期路面及路燈安裝工程建設;

8、完成楠中國中部、兩路國小、勝利國小、谷陽國小綜合樓建設;

9、基本完成臨江、新鳳生態文明示範村建設;

10、配合做好了楠木渡大橋建設需鎮所做的各項工作,確保按計畫通車。

文教衛生

全鎮現有完全中學1所,在校國中學生1992人,高中學生411人,中學教師125人;完全國小16所、教學點2個,小學生4882人,國小教師229人;幼稚園1所,幼兒166人,幼兒教師15人;附設幼兒班17個,在班幼兒461人。目前,九年制義務教育體系完善,高中教育和幼稚園教育穩步推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完成縣政府下達的“村村通”工程23套,總計575戶,完成率100%。完成有線電視聯網150餘戶。全鎮58個衛生室,設計免門診6個,覆蓋人口率100%。對該鎮的村衛生室計畫免疫接種人員進行培訓4次,培訓率100%,合格率100%。

餐飲與服務

依託位於遵義紅色旅遊、谷撒河生態旅遊、構皮灘水上旅遊結合部的優勢,大力發展楠木渡大橋“橋頭堡”經濟,集旅遊、休閒、餐飲、運輸等為一體,改善消費環境,逐步擴大消費需求,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境內旅遊資源有山靈水沁,清涼幽靜,處處透著粗獷與生機的大塘口峽谷山水勝景,有以古渡雄關著稱的一水相連三大古渡風光(楠木渡、茶山關、大塘口),集靈山秀水於一身,有“黔蜀古分疆”之譽的烏江兩岸原始植被,又是紅軍突破烏江的主戰場之一,具有革命傳統教育意義。厚重的黃木陽戲文化,多彩的龍花燈文化,激情的紅色文化等完全有條件使文化旅遊成為楠木渡鎮旅遊業發展的核心和優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