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與上古歷史文化研究

楚辭中所見太陽循環觀念第三節 楚辭中所見殷族先公考第一節 楚辭中所見殷族先生世系第二節

內容介紹

《楚辭與上古歷史文化研究(中國古代太陽循環文化揭秘)》內容簡介:《楚辭》研究早已是一門顯學,近些年尤其很“熱”。據湯炳正先生說:“從1977年以來,《楚辭》研究中出版專著已逾百部,在海內外種類報刊上發表論文已逾兩千篇。《楚辭》研究的歷史非常之遠,漢代學者已經給它作注,但就屈書抉微發覆,揭露出前所未知的歷史事實的,卻是王國維。他在這方面的研究,又促進了他提出影響深遠的“二重證據法”。有關這一點的情況,值得我們在這裡作一回顧。

作者介紹

江林昌,1961年生,浙江杭州臨安人。煙臺市人大副主任,煙臺大學副校長,煙臺南山學院名譽校長,文獻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後,中國學術研究所教授,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盟山東省委常委、煙臺市委主委。曾先後師從我國兩代國學大師姜亮夫先生和李學勤先生學習先秦兩漢歷史考古文獻。曾參加國務院主持的以研究五千年文明史為目標的國家重大課題“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古文明探源工程”。現兼任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中國楚辭學會理事,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副會長。主攻方向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中國古代思想史和中國古代文學史。有《中國上古文明考論》、《夏商周文明新探》、《考古發現與文史新探》、《楚辭與上古歷史文化研究》、《詩騷叢稿》等專著,發表學術論文二百餘篇,在國內外學術界有重要影響。現任煙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盟煙臺市委主委、煙臺大學副校長、煙臺南山學院名譽院長。

作品目錄

李學勤先生序
王宇信先生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提出:神話的價值與神話的被改造
第二節 論題確立:楚辭是我們認識上古歷文化的一個視窗
第三節 原因分析:從楚族的歷史和屈原的家世看楚辭中歷史文化資料的保存
第二章 由古文字中太陽循環觀念論及《楚辭》與《易經》、《易傳》、《老子》、《莊子》中太陽循環觀之異同
第一節 從古文字看我國古代太陽循環觀念的存在
第二節 楚辭中所見太陽循環觀念
第三節 《易經》、《易傳》中所見太陽循環觀念
第四節 《老子》、《莊子》中所見太陽循環觀念
第五節 《楚辭》、《易經》、《易傳》、《老子》、《莊子》太陽循環觀的異同及其原因分析
第三章 楚辭方位觀念與殷代崇四、周代尚五
第一節 東方:日出扶桑
第二節 東西:日出於東,日落於西
第三節 東西南北:太陽循環
第四節 四方與五方:不同的文化背景
第四章 巫風觀念探源與楚辭中所見巫風習俗討論
第一節 巫風觀念源於太陽崇拜考
第二節 楚辭中所見巫風習俗討論
第五章 楚辭中所見殷族先公考
第一節 楚辭中所見殷族先生世系
第二節 殷先公稱名所反映的文化內涵
第三節 楚辭殷先公事跡中所遺存的殷商族早期史影
第六章 天體崇拜與《九招》、《和辯》、《九歌》的源起以及先秦若干音樂美學理論的形成
第一節 《九招》、《九辯》、《九歌》與天體崇拜
第二節 先秦若干音樂美學理論發微
第七章 楚辭中所見夏夷氏族圖騰考
第一節 楚辭中所見夏部族諸圖騰考
第二節 楚辭中所見東夷殷商族諸圖騰考
第三節 考察楚辭中氏族圖騰制的意義
第八章 楚辭中所見遠古婚俗考
第一節 楚辭中所見原始群婚殘會
第二節 楚辭中所見普那魯亞婚
第三節 楚辭中所見對偶婚
第九章 楚辭中所見母權制向父權制轉變諸現象考
第一節 “伯禹腹鯀”與爭奪父系生育權
第二節 “憠身是繼”與子女世系權的轉化
第三節 “啟代益作後”與父系軍政權世襲制的開始
第十章 《天問》宇宙神話的考古印證和文化闡釋
第十一章 《天問》所見古史傳說及其意義
附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