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後楚(秦末割據政權)]

陳勝、吳廣發動的大澤鄉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農民起義的序幕,也點燃了轟轟烈烈的六國復國運動。楚國便是在這場秦末農民起義里復辟。 陳勝還未稱王時,葛嬰率部隊前往九江,在那裡遇見了楚國的後裔襄疆,葛嬰為求得正統,便擁襄疆為楚王。但隨後便傳來陳勝稱王的訊息,葛嬰因一臣不能事二主,就把襄疆又殺了,並隨即返回陳縣拜見陳勝,並報告了這件事情。陳勝卻因此懷恨在心,過後找了一個藉口將葛嬰斬殺。 陳勝被殺後,秦嘉在彭城自立為大司馬,擁立楚國王室後裔景駒為楚王。四月,原楚國貴族項梁藉口景駒、秦嘉背叛陳王,大逆無道,派英布打敗秦嘉,並將景駒、秦嘉殺死。 項梁起事後,採納了范增的建議,在民間尋找到了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項梁擁立他為楚懷王,以順從百姓的願望。

國號

後楚的國號本是“楚”,是楚國國號的延續。因為與先秦楚國一先一後,所以稱為後楚。

歷史

陳勝起兵後,兵分多路進攻,部將葛嬰進軍楚國舊地,在九江郡遇到了楚國舊貴族後裔襄疆,由於葛嬰不知道陳勝已在陳縣自立為王,於是便立了襄疆為楚王,統領楚地。後來葛嬰聽說陳勝自立張楚王之後,便殺死襄疆,並向陳勝稟報,但還是被陳勝所殺。

公元前208年,陳勝被殺,部將秦嘉在彭城自立為大司馬,擁立楚國王室後裔景駒為楚假王。四月,原楚國貴族項梁藉口景駒、秦嘉背叛陳王,大逆無道,進軍攻打秦嘉,秦嘉戰死,他的軍隊即歸降了。景駒逃跑,死在了梁地。

在獲悉陳勝確已遇害的訊息後,項梁採納范增的建議,在民間尋找到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熊心這時正在為人家放羊;到六月,項梁擁立他為楚懷王,以順從百姓的願望。陳嬰任楚國的上柱國,賜封五縣,跟隨懷王建都盱眙,項梁則自號為武信君,楚國成功復國。

襄疆

襄疆很可能是楚公族之後,雖然荊楚十八姓里並未提及襄氏,但先秦時公室庶支子弟多以謚為氏,例如楚公族三大氏中的景、昭二氏,景氏乃楚平王(楚景平王)之後,昭氏乃(楚昭王)之後;所以襄疆很可能是源自楚頃襄王的分支子弟,故為羋姓襄氏。

景駒

景駒是“王族三姓”中的景氏子弟,原楚國貴族,被秦嘉擁立為假王。廣陵人召平矯詔任命,授給項樑上柱國的官職,希望項梁渡江西進攻打秦軍,項梁過江後卻以陳涉戰敗不知所在,景駒、秦嘉自立為楚王大逆不道為名而攻殺楚王景駒。

熊心

熊心本是楚國貴族,在楚國滅亡後,隱匿民間為人牧羊。項梁起事後,採納范增的建議,自稱武信君,立熊心為楚懷王,以從民望。項梁在定陶敗死,熊心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又令劉邦西向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關中者為王。項羽矯殺宋義,在巨鹿之戰中大敗章邯,熊心被迫以項羽為上將軍。劉邦先入關中,項羽使人還報熊心。熊心答覆:照原約辦,項羽因此怨恨熊心,於是佯尊熊心為義帝,徙於長沙郴縣,而暗中令英布等人將其弒殺。

疆域

襄氏楚國

葛嬰與襄疆以東城為軍政中心建立統治,並將影響力擴散到整個九江郡。然襄疆為王時日過短便被殺,且軍政大權皆操之於葛嬰,所以復國未得成功。

景氏楚國

陳勝於秦二世二年十二月敗亡,景駒於端月在彭城立為楚假王,到四月,項梁攻殺秦嘉、景駒。景駒稱王之時正值義軍頹靡秦將章邯北擊楚地,陳勝部下秦嘉據守彭城並擁立景駒為王以求自保,但楚假王勢力微弱,所占據的城邑只有彭城、留縣和方與縣,立國不到四個月也敗亡了。景氏楚國雖然未建立大的功業,但它上承張楚,下啟懷王,在楚地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熊氏楚國

熊心是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秦末最正統的楚王。楚國滅亡後以牧羊為生,後被項梁立為楚懷王,建都盱眙。後為避秦軍鋒芒北上遷都彭城。秦朝滅亡後,項羽尊熊心為“義帝”,並遷之於郴縣,後被弒。總的來說這個楚國是最強大的,是反秦義軍領袖,有諸多豪傑順從;在項氏一族的征討下占據大量土地;秦滅後,楚王被尊為義帝,是名義上的諸侯之君。

外交

襄氏楚國初立,葛嬰聽說陳勝建立張楚政權,便殺了襄疆。

景氏楚國想要在在定陶附近襲擊秦軍,於是派公孫慶出使齊國去會見齊王田儋,想聯合他一同進兵。齊王說:“聽說陳王戰敗了,至今生死不明,楚國怎么能不來向我請示就自立為王呢?”公孫慶說:“齊國不請示楚國而立王,楚國為什麼要向齊國請示才能立王呢?何況楚是首先起義反秦的,理當號令天下。”田儋憤怒地殺死了公孫慶。

熊氏楚國是當時的義軍領袖,“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是名義上的諸侯之長。

社會

因為當時是戰亂時期,所以復辟的六國都是“先稱王,緩建國”的策略,戰爭初期根本無法建立完善的國家機構,在六國故地的影響力也比較低。秦末復辟的六國都是軍政府模式,諸侯王的權力被架空或削弱,一切向軍隊看齊這是秦末復辟諸國的共同點,也是與先秦六國的不同點。

世系

次序諡號姓名在位時間在位年數備註
1楚王襄疆公元前209年1
2楚假王景駒公元前208年1
3楚懷王/楚義帝熊心公元前208年-公元前205年4公元前206年被尊為義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