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闇公陵園

楊闇公陵園

“楊闇公烈士陵園”。位於重慶市潼南縣城郊石碾村尖山子。為重慶市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在 1995 年被省、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楊闇公烈士陵園”。位於重慶市潼南縣城郊石碾村尖山子。為重慶市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人物簡介

楊闇公烈士, 1898 年生於四川潼南縣雙江鎮。時民族危難深重.烈士抱濟世之懷,十五離鄉.求救國救民之道。曾因策動江陰水師反袁,遭捕於南京,嗣以呼應“五四”運動,而系獄日本。 1920 年回國返川。投身革命,服膺馬列。 1924 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旋轉黨,任中國共產黨重慶地方執委會首屆書記兼軍委書記。與吳玉章、蕭楚女、童庸生、朱德、劉伯承諸同志竭盡心力,為在四川建黨建團、促進國共合作,開展反帝反軍閥的鬥爭,謀劃瀘順起義,策應北伐.推動國民革命卓立偉功。 1927 年,反動勢力製造重慶“三。三一”大慘案。烈士落於敵手,太義凜然。堅拒利誘,怒斥敵頑.軍閥震懼,割其舌,斷其指.剜其目,遂壯烈犧牲於佛國關前。時年二十九歲。

陵園包括直路、車場、洞道、塑像坪、墓地等五部份。目內花木叢生,蒼柏肅立,濃蔭中簇擁著偉岸的楊闇公塑像,寄託著人們對烈士的崇敬與懷念。塑像坪後為闇公烈士的墓塋,至前陳列著朱德、鄧小平、江澤民、李鵬、楊尚昆、聶榮臻、張愛萍、廖漢生、吳玉章、任伯戈等老一輩革命家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陵園左側還有烈士夫人趙宗楷的墓塋和為解放潼南犧牲的解放軍烈士墓群。

楊闇公烈士陵園不僅是重慶市西線旅遊的風景名勝,而且在 1995 年被省、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現境

去年6月,我市啟動楊闇公烈士陵園改擴建工程,經過300多個日夜的緊張施工,現全面竣工。改擴建後的楊闇公烈士陵園,占地面積50.5畝,是原來的4倍,成為我市又一個紅色教育基地。

陵園簡介

楊闇公陵園楊闇公陵園

楊闇公舊居是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2A級景區。位於潼南縣城西北10公里的雙江古鎮,是原國家主席楊尚昆及其胞兄革命先烈楊闇公的出生地。舊居是典型的穿斗懸山頂小青瓦建築,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大小39間房屋,呈二進三重四合院布局,古樸典雅,是西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築之一。它始建於清同治六年(1868),1992年恢復舊居原貌,並在舊居內布置“楊闇公同志生平業績展覽”,館內分“文字圖片資料”和“復原實物”兩部分,共21個展室,展線長達180米。

展室分四個部分:

(1)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

(2)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

(3)將大革命運動推向高潮,

(4)永恆的紀念。楊闇公舊居是重慶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

“楊闇公烈士陵園”。位於重慶市潼南縣城郊石碾村尖山子。為重慶市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陵園包括直路、車場、洞道、塑像坪、墓地等五部份。目內花木叢生,蒼柏肅立,濃蔭中簇擁著偉岸的楊闇公塑像,寄託著人們對烈士的崇敬與懷念。塑像坪後為闇公烈士的墓塋,至前陳列著朱德、鄧小平、江澤民、李鵬、楊尚昆、聶榮臻、張愛萍、廖漢生、吳玉章、任伯戈等老一輩革命家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陵園左側還有烈士夫人趙宗楷的墓塋和為解放潼南犧牲的解放軍烈士墓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