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鎖昌

楊鎖昌

楊鎖昌,遼寧撫順人,十年磨一劍,悉心培養兒子楊心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楊心龍因其出色語言天賦被網民稱為‘演講帝’,其父被網民稱為“草根教育家”其特色賞識教育自成一派,強調孩子接近自然、接近自己(心靈)、接近社會,也正是這種理念把楊心龍帶到一個廣闊的舞台上使之正在形成一個朦朧的價值觀。

楊鎖昌,楊心龍之父。被譽為“草根教育家”,其獨特的教育風格,造就了演講神童,楊心龍。

基本資料

簡介

楊鎖昌,遼寧撫順人,十年磨一劍,悉心培養兒子楊心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楊心龍因其出色語言天賦被網民稱為‘演講帝’其父被網民稱為“草根教育家”其特色賞識教育自成一派,強調孩子接近自然、接近自己(心靈)、接近社會,也正是這種理念把楊心龍帶到一個廣闊的舞台上使之正在形成一個朦朧的價值觀。
從孩子出生開始便開始以日記形式 、影像形式記錄孩子成長,日記至今已經記錄了300萬字,成長視頻資料(DVD)已有近1000張 ,同時自學了中文、心理學、教育學、兒童哲學,成為一位地道的草根教育家。特別的愛,特別的父愛,特別的親職教育正在被人關注。
生 日: 06-19
星 座:雙子座
故 鄉: 遼寧省 撫順市
現居住地:
他在部落格中涉及到教育的文章 一個9歲孩子那份天真,楊心龍能說會道,引人注目,網友們的評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突出其來的出名,楊心龍及他的爸爸楊鎖昌,對媒體的過份關注,有些無可奈何的感覺。有人評價這是炒作,有人評價這是傷仲永,有人評價過分開發剝奪了孩子的童真等。面對這樣的評價,楊鎖昌給出了一個正面的回應:楊心龍不是傷仲永,也沒有利用炒作來找錢,而是他近十年精心教育的結果。 從楊鎖昌介紹教育楊心龍的情況得知,他是蹲著教育出來的這個“演講神童”。每當孩子與他交流時,孩子站著,他就坐著,孩子坐著,他就蹲著或躺下來,這種平等與孩子交流的方式,造就了這個極賦天賦的人才。楊心龍自己也承認,他的成功,是他爹媽與他自己一起努力的結果。

主要作品

《當好爸爸有一套


目錄
第一章 一切都是為了愛
第二章 播下夢想的種子
第三章 童真劇場
第四章 家庭課堂
第五章 讀書王子
第六章 校里校外
第七章 角色的力量
第八章 甜蜜的騙局
第九章 天性的翅膀
第十章 家長啊家長

關於教育的觀點集錦

1、孩子悅己難悅人
(1) 一位家長迫切做到的事不是應該如何教自己的孩子而是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如何能自己“死掉”,以便產生出一個鮮活的自己——他應該是孩子氣的、無偏見的、擅啟發的。
(2)孩子是我們的老師,孩子的童真就是我們探索的方向,只要我們懂得這些並做到,我們還會愁什麼?孩子不會令我們發愁,我們往往會因為自己的無知而發愁。
(3)教育家往往會披上企業家的外衣,帶著商業家的眼光,揣著投機家的智慧來到你的身邊笑嘻嘻地對你說‘hi,我們一起為教育做點事吧!
(4)學校越看越像工廠,孩子越看越像布娃娃,老師越看越像包裝工。
(5)只要我們多多關注孩子內心的動態變化,精神需求,只要我們看到孩子的痛苦就會很容易找到我們前進的方向。
2、我的過去可能不能直接複製出來,但可以通過我的影子還原一下我的過去。
3、什麼樣的書是一本好書,沒有一定的標準。一本書能使一部分人或使一小部分人直接或間接獲益,這就是一本好書,因為它起到了好的作用。
4、自己認準的路一定要走下去!認準的人一定要追下去!無論外面的風雨有多大。
5、寫日記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讓人真正地學會如何去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
6、習慣是一種潛意識力量,好習慣讓人受益終生!
7、培養孩子的關鍵在於,他是否有了自己的獨特的思維方式?是否有了自己堅定不移的價值觀點?是否找到經得起考驗的人生的支點?這是很重要的。
8、說心裡話,我不把這本書看作書,而是把它看作我的影子。是的,這的確像我的影子。
9、最難改變的不是學生而是家長。
10、教育就是要見到一個人、要聽懂一句話、要處理好一件事。
11、培養孩子有思想的最簡潔辦法就是引導孩子分清誰是他的假想敵,並鼓勵孩子試機進攻。
12、教育需要一個偶然事件,他絕對是高貴的客人,是你請來的還是不期而遇,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你開 門之後人家進不進來,進來之後你又是如何招待?
13、把孩子當成夥伴,遊戲時難免舌頭碰牙齒,他生氣你也生氣,你生氣他可能就不生氣了。
14、引導孩子說什麼比怎么說重要多了。
15、孩子完全可以當我們的老師,就像我們可以當他們的老師一樣簡單。

社會反應

一本講述父親如何培養出“演講帝”兒子的書《當好爸爸有一套——我這樣培養楊心龍》,日前由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該書由楊鎖昌寫就,描寫了楊心龍從出生前到10歲之間,他是如何用全面發展的理念、教育方法培養兒子的。
該書出版後,有很多網友問楊鎖昌最多的問題是——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楊鎖昌說,要他自己來說它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仍是有難度的。“當今社會,家長几乎把所有的聰明才智都用在了如何改造孩子的身上,唯獨沒有看到自己恰恰是需要改造的對象。在培養心龍的過程中我首先看到的是我自己的問題,發現自己的問題大且多,我一直在改造自己,也恰恰是在改變自己的狀態里恰到好處地影響到孩子。”他說,所有的評價,還是留待讀者吧。
在楊鎖昌看來,親職教育是沉甸甸而又輕飄飄的,說它沉甸甸,是要有愛的付出,有內容,有持續,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說它輕飄飄是說它應該是簡單化的操作,它不應該是理論的學習,系統的模式,作為普通家長要的還是簡單易行便於操作可以效仿的,看得到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類似工具的東西——家長可能真正需要這種工具,也可能工具本身可以幫助他們完成任務找到方向看到希望。“楊心龍是千百萬小學生中的一員,極普通的一個,我也是一樣,像我這樣的家長車載斗量,沒有什麼稀奇的,只不過我們被獵者早些時候擊中而已,這也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不過,現在不能考慮這么多。人有時太寬鬆了反倒看不到自己,也不能把自己認清,更談不上做事了。”
在遼寧撫順的楊心龍的父親告訴記者:自己當時將兒子的演講視頻發布到網上,只是為了證明兒子優秀,但沒想到會得到這么人的關注。 “我沒想炒作,但多讀書不讓孩子說話,表達不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有什麼用?”

教育專家觀點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博士針對楊心龍現象告訴記者,現在傳媒發達,智力開發方式很多,孩子的智力早熟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對於事件中楊父應該受到批評,因為它的行為難免有炒作之嫌。 而對於楊心龍本人,儲朝暉表示社會輿論應當給予寬容,要把他看成是一個純真的小孩子,不要當成一個天才,更不要神話。陶行知先生就說過一名言:“彼且為嬰兒與之為嬰兒”,現在的社會輿論太功利化了,對於孩子的成長,最好不要給予評論,不要在外界干擾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