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真鑒

楊真鑒

楊真鑒說,一部電影的行銷工作,應該從資金規劃時就開始,立足基礎,才能贏在中國。 在本次論壇上,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欄目總策劃楊真鑒認為,要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化的解讀、現代化的表達、通俗化的傳播。 一個國家的文化影響力,有時更多的體現在流行文化領域。

百科名片

楊真鑒楊真鑒
楊真鑒個人簡介
姓 名:楊真鑒
國 籍:中國
出生地:寧夏
出生日期:1966年
現任職務:麒麟影業副總裁,藝術總監、行銷總監

個人簡介

楊真鑒。麒麟影業副總裁,行銷總監。中國著名戰略行銷策劃人。曾獨立主持完成過《廣州時代集團戰略發展規劃》、《廣東億安集團企業戰略規劃》、《揚州金陽光集團戰略行銷規劃》等,並於2006-2007年擔任CCTV2《贏在中國》欄目總策劃人。2008年,擔任電影《畫皮》的藝術總監、行銷總監,為電影《畫皮》2.3億的票房奇蹟作出了卓越貢獻。《畫皮》的行銷模式被中國多家學術研究機構、大學和著名影視投資公司列為重點研究案例,並被多家影視公司的影片所模仿。

主要成就

2006-2007年 CCTV-2《贏在中國》 總策劃
2008年 電影《畫皮》 藝術總監、行銷總監
2011年 電影《畫皮Ⅱ》  藝術總監、行銷總監

相關新聞

畫皮行銷總監楊真鑒:電影行銷是種藝術

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欄目總策劃之一、電影《畫皮》行銷總監楊真鑒今天在西安出席了陝西電影產業發展研討會,向陝西的影視界分享他對電影行銷的認識。
2008年年度大戲,上映6天票房過億,19天衝過兩億元大關,電影《畫皮》成為中國內地有票房統計以來,第六部突破2億元票房的國產大片,這也是有史以來國慶檔上映的最高票房的影片。這部電影不但收穫了完美票房,同時導演和主演的身價也紛紛見漲。這樣傲人的成績,離不開行銷團隊的策劃與推廣。
楊真鑒說,一部電影的行銷工作,應該從資金規劃時就開始,立足基礎,才能贏在中國。電影的選材和劇本很重要,要找準當今社會的脈搏和走向,想像空間有多大,成功的可能就有多大。以電影《畫皮》為例,這個題材非常獨特,它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古典名著,又涉及到人鬼情緣,所以如何把握這個度,如何適應中國的審查制度,包括觀眾的需求,欣賞口味,包括宣傳的節奏,他事先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準備。最終宣傳與推廣都做得非常好,所以才有後來的成績。
《畫皮》的宣傳推廣可以說做到了,按照一個標準的現代行銷的理念,做到了從籌備、緣起、選材、劇本,包括傳戰略的制定、宣傳細節的規劃,以及前期、中期、後期發力的節奏,都是電影上映半年前就安排好的。《畫皮》上映後的每一項活動都是按照半年前指定好的戰略計畫實施的。就連《畫皮》女主角趙薇也說,這部電影的行銷手段,足以出一本書。(記者:王歡;新聞來源:西部網)

畫皮2》開機採訪藝術總監楊真鑒(節選)

藝術總監楊真鑒表示,之所以三位“大牌”答應出演《畫皮2》,“因為他們喜歡不斷挑戰自我,目前劇組所有演員都被劇本打動,都處於超激發狀態。”對於該片是否會延續前作的人物角色?楊真鑒稱,“新版《畫皮2》是一部全新創造的電影,劇中每個角色都有極致的人生態度,人妖問題並不重要,各類角色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公布。因電視劇《宮》的熱播,馮紹峰和楊冪迅速走紅。此番二人“高調”加盟《畫皮2》,再度演繹一段“生死情劫”。“他們是被《畫皮2》的故事所打動,這也是二人第一次同時參演一部電影,二人演繹的角色會讓所有冬粉更加瘋狂。”楊真鑒介紹。(作者:李佳佳;來源:搜狐)

楊真鑒:傳統文化必須要找到現代的表達方式

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是不是文化產品呢?
在本次論壇上,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欄目總策劃楊真鑒認為,要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化的解讀、現代化的表達、通俗化的傳播。
楊真鑒說,傳統文化必須進行現代化的解讀,為今天的人所理解所喜愛,不能把傳統文化的素材直接看做是文化產品,而且獨特的東西是否具有商業價值,往往是表現形式獨特,但表現的核心價值是普世和現代的。
在楊真鑒看來,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之間要架起一座橋樑。
楊真鑒說,在流行文化領域,我國現在還缺乏一種能夠為世界普遍接受的文化產品,進而使我們的文化核心價值觀失去了一個有效的傳播載體,我國的主流文化產品更多地體現了一個時期的社會政治的需要,並沒有彰顯出來應當具備的傳播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長久作用。
一個國家的文化影響力,有時更多的體現在流行文化領域。中國的儒學、佛學、道家文化都是舉世公認的文化瑰寶,是人類精神的巨大財富,但是在流行文化領域,我們缺少一種標準化或者系列化的文化消費產品。
現在應當按照一種流行的文化元素配置來制定我們電影的製作常規,來搭建中國電影產業化的平台,所以我們除了依靠商業化的行銷策略來進行市場的發行之外,還要考慮電影觀眾在文化消費層面的一些基本選擇。
比如說,韓國並沒有把他們的傳統藝術長鼓舞推向世界,他們更多的是把表現文化精神的電影電視劇推向海外。
日本沒有把日本文化的國粹藝術比如歌舞伎推向美國去,他們而是把最時尚的動漫產品打入美國市場,日本現在的動漫銷售總額在美國已經超過50億美元,是日本鋼鐵在美國銷售額的4倍。
所以中國人了解很多的日本文化都是通過動漫這樣來自流行領域的形式,日本的這些作品從來不會追求孤傲的哲理和深邃的精神,他們只是把那種容易讓人們識別和認同的文化意向表達出來。
這些成功經驗都告訴我們,要構建電影產業化的平台,發展文化產業,提高國家的軟實力,就要對流行文化和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對接。(編輯:凌雁;來源:寧夏日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