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區志

1990年,全區工業總產值為154.5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4.5%。 至1990年,全區新建住宅共842.72萬平方米,為解放初的4.8倍,成為上海市最大的住宅區。 早在20世紀20年代,楊樹浦一帶工廠、碼頭集中,有產業工人10萬,占全市產業工人總數的1/3。

六載磨硬,人訂綱目,五易其稿,三審全志,《楊浦區志》終於付律問世了。這是全區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是全區人民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大事,可喜、可賀。
楊浦一區,成陸於唐末宋初。太平教寺和龍神古廟均建於北宋。滔滔浦江,循流區境之南,往北折人吳淞口。境北虬江,系古吳湘江出海故道,後為上海、寶山南縣縣界。區境地近東海,瀕臨浦江,扼市區東北出入要津,借地理之便,得交通之捷,腹地深遠,平疇寬廣。境區沿江一帶,原為窮鄉僻壤,濱江漁村。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上海縣,境屬高昌鄉。明萬曆年間,始形成市區東北警防要地――引翔鎮以及殷行、沈家行等集市。上世紀末,上海開埠,帝國主義將沿江一線,劃為租界,築路建廠,榨取勞動人民膏血,吞噬中國人民財富。勞動人民處於貧困的絕境,楊樹浦成為包身工棲身之地。本世紀初,國人聚資,創辦工業,促進各業發展。區境成為市區最早、最大的工業區。
帝國主義在發展工業的同時,產業工人即伴隨而產生。哪裡有壓迫、剝削,哪裡即有反抗、鬥爭。勞資雙方,尖銳對立。中國共產黨成立,工人運動如星火燎原,遍及全境。區境成為工人運動發祥地之一。周恩來、劉少奇、揮代美、何孟雄、林育南等曾在區境領導工人運動,組織罷工,舉行起義,譜寫了英勇鬥爭的篇章。繼後,工人階級團結鬥爭,為民族大義,抗擊日寇侵略;為求生存、爭自由,與反動派拚死鬥爭。在苦難的年代,戰亂不止,災害頻仍。物價飛漲,人心浮動。人民鬥爭,此起彼伏。矛盾紛繁,日趨尖銳。社會發展處於停滯狀態。
解放後,區境面目為之一變,群情振奮,一派生機。楊浦區優秀兒女在各戰線彈精竭慮,銳意革新,為社會主義開拓創造,不斷奮進。工商業調整發展,市政建設破浪前進,居民生活日臻改善。百業興旺,各方協調,奠定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但由於受“左”的干擾,仍為曲折前進的歷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春風,吹醒這片熱土。政通人和,社會安定,經濟飛速發展,建設快步向前,呈現曠古未有的新貌。1990年,全區工業總產值為154.5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4.5%。同年,境內各類住宅為1234.55萬平方米,比1949年增長了5.5倍。這些成就,正是格奉政策、洽應民心的結果,凝聚著全區百萬人民的建設熱情和血汗結晶。
1992年後,楊浦區百萬人民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指針,為實現“一年變個樣,三年大變樣”的發展目標,同心同德,矚目改革,工商並駕,“三產”勃興,高屋拔地,道路交織,面貌日新月異。預期目標,大見成效。新的騰飛正展開雙翅,飛向未來。
《楊浦區志》,統攝古今,兼容並蓄,集結著廣大修志人員的心血。他們冒酷暑、頂風雪,廣徵博採,鉤沉索隱,匯集資料六千餘萬字。他們辛勤著述,精心編撰,數度寒暑、屢易其稿,作出了無私的奉獻。各修志單位,上下一心,相互支持,為同一目標而努力。這~精神,實堪欽佩。在此,並對上海市有關單位領導和專家、學者,給予指導幫助,表示由衷感謝。
《楊浦區志》,為記述區境歷史的首創,是珍貴的地方文獻。志書史料翔實,內容豐富。有各行各業的歷史發展軌跡和經驗教訓。“治郡國者,以志為鑑”,可供各級領導幹部借鑑和運用。有各條戰線先進人物及其業績以及體現區情特色和時代風貌的生動資料,可作為愛國主義的教材。“君子觀之以通其變,萬民觀之以守其業”。鑑古察今,彰往昭來。我們要充分利用《楊浦區志》,在全區人民中宣傳,讓全區人民了解、研究區志,並為現實服務。為開創社會主義建設新篇章,為楊浦區再展宏圖,迎接新世紀的到來而作不懈的努力。

凡例

一、本末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記述區境從自然到社會的歷史和現狀,力求體現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
二、本志以1990年底的區境為範圍,以成陸迄今的時間為序,綜合古今,詳今略古,全面記述區境歷史演變過程,著重記述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各方面的重大變化。記事時,上溯不限,下限一般至1990年底。重大事件延伸至1993年底擱筆時為止。
三、本志屬於上海市地方志系列的組成部分。凡屬市專業志記述範圍的市屬工廠,僅記沿革、概貌及其在同行業中的地位作用及對區境的影響;至於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則著重記述其沿革概貌和機構選介。
四、卷首列總述,簡述全區概貌、歷史發展軌跡和區情特點。中按門類分小編,記述區境自然概貌和社會演變狀況,為全志之主體。大事記列後,起索引和補缺的作用。編本為編後記,記述修志過程。重要圖表、照片的收錄,相對集中,其餘隨文插附。
五、按照橫排門類、縱敘史實的志書格式,除人物、大事記、專記為條目式外,其他內容按分類恰當、歸屬得體的原則,設編、章、節、目,層層相轄,依次記述。
六、按照生不立傳的原則,立傳人物以卒年為序,以傳略、英烈錄分別輯錄。在世人物,如需記述,則以事系人,分記有關章節。人物收錄,以境內有重要貢獻和廣泛影響的為主。
七、本志採用語體文,述必有據,敘而不議。人志資料來源於檔案館藏、舊志記載、書報、口碑等方面,並經考證核實,但不註明出處。行政區劃、機構,均以當時名稱記述。
八、行文規範,統一按照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的《新編地方志工作暫行規定》和《上專志、區志行文細則(試行)》執行。
九、本志歷史紀年,採用傳統紀年與公元紀年兩種方法。一律無書朝代年號(含中華民國),加注公元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一律用公元紀年。
十、本志所述解放後,系指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之後。

總述

(一)
楊浦區位於上海市區東北部。東隔黃浦江與)11沙縣相望,西接虹口區,南以浦東大道與黃浦區和川沙縣相鄰,北與寶山區接壤。1990年面積5962平方公里,普查人口1124454人,均居市10箇中心城區之首。
區境瀕江近海,成陸於唐末宋初。北宋時已建有太平教寺(今蘭州路361號)和龍神廟(今萬安路國小),吳浙江的舊水道流經今五角場地區入海。明永樂二年(1404年),黃浦江改由范家浜橫貫區境南部再北折人吳淞口,沿江及其支流兩岸出現自然村落。明末清初,漸形成引翔港、殷行、沈家灘、沈家行碼頭集鎮,手工業和航運業相應發展。清雍正、乾隆年間,沿黃浦江先後築衣周塘、淞浦西北岸和東南岸上塘,自然村落增加區境虬江以南原屬上海縣的僻壤農村。清雍正二年(1724年),虬江以北從嘉定縣析置寶山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後,同治二年(1863年)至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區境沿黃浦江的10 89平方公里先後闢為租界。於是修築道路,興建工廠和住宅,開始了城市化的過程。租界範圍以外的地區,民國18年(1929年)後在五角場,民國上海市政府建有一批“大上海計畫”的建築,侵華日軍曾在此築有兵營、道路和住宅,但仍以農業為主。民國34年12月,始建楊樹浦區,面積7 7平方公里。解放後,經多次擴區,1984年五角場地區劃入後成現狀。區人民政府設於江浦路549號,下轄16個街道辦事處及鎮、鄉人民政府各一個。
(二)
由於地理條件優越,區境的租界部分成為殖民者在上海最早建立的工業基地。
清同治九年(1870年)楊樹浦路築成後,英商於光緒九年(1883年)在黃浦江邊建成楊樹浦水廠。官督商辦的上海織布局、上海機器造紙局等全國最早的機器輕紡工業相繼在此開辦。至民國2年(1913年),區境黃浦江沿岸已建有棉紡、繅絲、造船、造紙、發電、自來水等廠20家。民國元年黃浦江經過疏浚,萬噸巨輪可直駛市中心,無需在吳淞口外駁運。民國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資本乘虛而入,民族資本應運興起。戰後,英美資本又捲土重來。至民國26年,全區已有工廠358家,其中民族工業301家,外商57家,而水、電、煤氣等重要行業均為外商壟斷。棉紡行業,日商的上海、大康、格豐、公大、同興和英商的新老洽和等紗廠占主導地位。除外商企業外,民族資本工業也已有一定的規模。其中有愛國實業家楊俊生創辦的大中華造船機器廠、著名棉紡實業家穆藕初創辦的德大和厚生紗廠、胡西園創辦的亞浦耳燈泡廠、旅澳華僑郭東和郭順集資3000萬元創建的永安第一棉紡織廠、陳元欽創辦的生產皇后牌絨線的中國毛絨廠、任士剛等五人創辦的生產鵝牌汗衫的五和織造廠、陳萬運等創辦的生產三角牌毛巾的三友實業社、謝樣南創辦的生產菊花牌內衣的中華第一針織棉紡廠、劉永康等創辦的生產回力牌輪胎的正泰橡膠廠等。至此,區境已成為上海最大的滬東工業區。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由於楊浦地域較廣,技術基礎強,協作條件好,擴建、新建和遷入的大中型廠眾多。1958年後,區屬工業依靠大工廠的支持,迅速興起。到1990年,區境已形成擁有機電、冶金、造船、化工、儀表、輕工、紡織、建材等行業門類較齊全的綜合性工業基地。761家工廠中,有職工46萬人,為1949年的5倍多;工業總產值154.50億元,占全市業總產值的14.9%,為1949年的22 73倍;重工業產值1949年僅占工業總產值的9 23%,1990年上升到50%以上。
工業經過100餘年的發展,基礎雄厚。其主要特徵是規模大、技術力量強、大中型企業多,在同行業中地位重要、影響大。全區千人以上工廠有123家。從63家工廠統計,占地面積超過100畝的有38家,建築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的有35家。在761家工廠中,屬大中型企業的有143家,占全市大中型企業的15.58%。許多廠在全國同行業中屬於骨幹工廠,其中有全國最大的中等功率高速柴油機專業製造廠――上海柴油機廠;全國生產精密磨床、精密量儀的最大製造廠――上海工具機廠;全國最大的能生產尖端產品和多品種的電焊機設備專業工廠――上海電焊機廠;有色金屬冶煉和加工的大型綜合性企業――上海冶煉廠;能生產2萬多個規格、船用電纜獲英國勞氏船級社認可的專業生產電線、電纜的綜合性大型工廠――上海電纜廠;名列全國九大造船廠的滬東造船廠和中華造船廠;全國最大的電光源生產基地――亞明燈泡廠;年產250萬千瓦電站輔機配套能力的全國最大的上海電站輔機廠;年產線材100萬噸的全國生產線材、鋼絲、鋼絲繩的重點企業――上鋼二廠;年產腳踏車1240萬輛的“鳳凰”、“永久”兩個腳踏車集團公司;全國最大的年產肥皂9萬噸的上海制皂廠;全國最大的罐頭食品出口廠――上海梅林罐頭食品廠;年創匯4879萬美元的區屬上海富麗時裝工業公司;亞洲地區最大的生產絎縫製品的專業工廠――上海正章紡織製品廠等。
解放以來,以老工業基地雄厚的技術力量,為全國的建設服務,先後有60多家工廠包建大小三線工廠35家,輸送各種技術人才10894人。楊樹浦發電廠現有職工2000多人,而幾十年來支援全國新建電廠的員工就達3000多人。1980年以後,各廠和區科協、區技協等開展技術諮詢服務,遍及全國各省市,僅科協和技協兩家就有2500個項目,促進了內地建設和鄉鎮工業的發展。1990年前後,開展橫向聯營,把上海的技術、產品擴散到全國,共辦聯營廠、分廠388家。工業上繳利稅在全市的財政收入中占有相當比重。1959年到1964年市屬工業上交前的六年,區財政收入82.39億元,占全市財政收入399.95億元的20.6%。
工業對區內的影響遍及各行業。楊浦區的商業素以小型、分散、低檔為特點,解放後雖有新建和調整,但並未根本改變局面。改革開放以來,境內工廠運用廠地、富餘人員和資金的優勢,沿街破牆開店,辦起“三產”,其規模、行業、檔次在境內商業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990年全區商業網點3838家,從業人員67876人,商品銷售額27.89億元,其中由主要工廠等興辦的社會商業2216家,占57.74%;從業人員34506人,占50.84%;銷售額9.48億元,占3394%。在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的發展中,大中型工廠的俱樂部、影劇場,從數量上已大大超過區屬,成為職工文化生活的主要活動陣地。工廠的保健站、醫務室已發展到377所,有醫技人員3319人,門診占全區57.32%,成為疾病預防和醫療工作的重要力量。市屬工業系統辦有工學校64所,占全市130所的近50%,是區內職業教育的主要力量。區的住宅建設,解放前,大多由工廠直接投資建造,全區共有新式里弄11條,住宅面積119515平方米,其中由工廠建造的有8條,住宅面積94218平方米,占78.83%。解放後,新建住宅中,由工廠直接投資建造的仍占相當比重。1976年至1990年,挖潛改造和新建的有問個單位、21.69萬米,其中工廠為54個單位、18.41萬平方米,分別占88.52%和84.9%。
楊浦是老工業基地,新興產業不多,技術設備相對落後。改革開放以來,從過去高度的計畫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中,已有一批大中型工廠,如上海柴油機廠、中國紡織機械廠、上海腳踏車廠、上海腳踏車三廠、正泰橡膠廠等通過改革,轉換了內部機制,實行股份制、集團化、中外合資,增強了活力。與工業發展相伴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污染,是楊浦區由來已久的一個突出矛盾,多年來,經過大力整治,環境保護有了明顯改善,已實現基本無黑煙區,13個街道成了安靜小區
(三)
境內水陸交通:黃浦江岸線長達對公里,萬噸巨輪可直駛市中心,1960年建成鐵路何楊支線和楊浦車站。由於水陸交通便捷,成為碼頭和倉儲集中之地。解放後經過多次改組,已形成民生、新華、共青三大公司為主的裝卸區,其中萬噸級泊位21個,加上沿江各專用碼頭,199Q年吞吐量達2330萬噸,糧食、煤炭、鋼材、化肥、黃沙、石子等物資占有很大比重。復興島、軍工路、五角場一帶由於靠近黃浦江,又近鐵路楊浦站,倉儲特別集中,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就有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江灣倉庫等6家,以鋼材、木材、石油等為大宗。境內倉儲占地4.33平方公里,占全市總數的30%。
黃浦江上的輪渡線有上定、東嫩、民丹、西寧、其秦、草臨等6條,共有渡輪17艘,客位最大的客1000人,月運旅客601萬人次,另有車渡輪8艘,月運機動車14. 5萬輛次。境內經過改建、拓寬,已有軍工路、四平路、翔殷路、邯鄲路、黃興路等主幹道15條,連線市內各區,貨運暢通。五角場和慶寧寺,有長途汽車站,設有通向江蘇等地的長途線18條。楊浦車站與京滬鐵路相銜接,年貨運吞吐量350萬噸,可通全國各地。復興島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發,除了造船和倉儲業外,已成為全國最大海洋捕撈基地。1993年10月23日,世界第一斜拉索橋楊浦大橋建成通車,在與內環線的高架路聯通後,到虹橋飛機場、外高橋保稅區均不足半小時。
(四)
近代楊浦區的住宅建設,始於本世紀初,大量興建於20年代,到1949年,住宅建築面積已有190.46萬平米。其中新式里弄和花園住宅15.55萬平方米,僅占總數的65%,大部為結構簡陋的舊式里弄,還有相當數量的棚戶簡屋和滾地龍,為勞動人民所棲居,居住環境惡劣,普遍缺水少電,有半數居民飲用江浜井水。
解放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改善工人的居住條件。1951年起,在接江路以北與走馬塘之間,規劃新建住宅區。至1953年共建成長白、控江、鳳城、鞍山等4個新村,共530幢、27萬平方米,配有水、電、煤、衛設施。滬東各廠的勞動模範、先進生產者等1萬戶先後住進新居。
由於工業發展,居住人口增加,區境不斷擴大,以及承擔疏解市中心人口的任務,從1985年起,住宅建設規模擴大,年竣工面積都超過70萬平方米。至1990年,全區新建住宅共842.72萬平方米,為解放初的4.8倍,成為上海市最大的住宅區。1987年建成的長白住宅小區,包括延吉二村至七村,占地45公頃,建築面積51.45萬平方米,街坊布局採取高層與多層相結合,外型有條狀、點狀、曲尺形、鋸齒形,外牆色彩各異,絢麗多姿。生活設施配套齊全,建設庭園式商場,設有公園,還有街坊小花園11處,連同住宅前後綠化園地,共有綠化面積17萬平方米,人均1.6平方米,成為安靜優美的花園式住宅區。引翔港鎮在日軍侵華戰爭中被燒成廢墟,戰後成為棚戶簡屋區。1985年起,由中國房屋開發總公司改建,基地占地64公頃,拆遷1391戶,改建面積1895萬平方米,已建成14萬平方米以上。列入市“七五”規劃的中原住宅區,包括民星、市光、開魯、國和、工農5個居住小區,規劃用地3451公頃,建築面積339.4萬平方米,可住20餘萬人,劃分16個街坊,公建配套有中、國小14所,幼稚園、託兒所58所,醫院8所、1050張床位,公園2座,體育場2座,到1991年6月,已建成住宅151.86萬平方米。1990年,全區住宅共有1234.55萬平方米,在10個市區中居於首位區境尚有舊式里弄和棚戶簡屋200多萬平方米,改造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與住宅建設相適應,道路已增闢築到209條,全長205 8公里。新建公園9座,總面積147 32公頃;街道綠化42.81公頃。全區共有開放式街心花園26處,占地9.5公頃,加位綠化350.4公頃等,全區綠地總面積已達664.64公頃,人均綠地6.13平方米。綠化面積1125.4公頃,覆蓋率18.88%。1986年曾被評為全國綠化先進區。
(五)
解放前,區境中部和北部屬近郊農村,地域較廣,復旦、同濟、滬江等9所大專院校先後在此選址設技。南部原租界部分,由於廣大勞動人民生活貧困,缺衣少食,文化教育事業十分落後。解放前夕,僅有國小106所、學生20251人;中學12所、學生3205人。絕大多數中國小校規模小,校舍設備簡陋。
解放以來,區境新建、擴建、遷建學校之多,均居全市各區之首。境內現有全日制高等學校15所,其中新建的有上海機械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11所;擴建的有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2所;遷建的有上海財經大學和上海水產大學2所。全區新建(遷建)中學39所,國小70所,幼稚園81所。占地面積共91.8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2.72萬平方米。中國小和幼的教職員工,從解放初的1132人,增加到1990年的17785人,增加14.71倍;中國小、園在校學生、幼兒人數從解放初的23694人,增加到1990年的153441人,增加5.48倍。與工業大區和人口大區相適應,成人教育和技工學校都有很大發展。
境內的科研機構,包括高校、中央部屬、市屬和大廠屬四個方面,共有151所,研究人員1萬餘人。復旦大學的干擾素研究和生產、新型電光源、心臟起搏器和第二軍醫大學的肝臟外科等成果迭出。與工業發展緊密配合的科研力量也很強,其中有上海工具機廠的磨床研究所、上海電纜研究所、滬東造船廠的造船研究所和造機研究所、上海柴油機廠的柴油機研究所等。由於境內大中型企業技術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的試製、中間生產都有優良的協作條件。
文化、衛生和體育事業發展十分迅速。解放後新建的電影院、文化宮(館)、圖書館13家,加上街道文化中心和大工廠的俱樂部,形成了民眾文化活動的網路,基本適應了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改變了解放前文化事業數量少、設施簡陋,工人很少能享受文化的局面。解放初,醫療衛生單位僅有13所,床位907張,職工981人。醫技力量弱,勞動條件惡劣,職業病嚴重,產婦和嬰兒死亡率高。解放後,新建醫院、防治所共29所,另建工廠衛生機構377個,床位增加到5676張,職工10474人。由於防治結合,醫技力量大大加強,環境衛生大大改變,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期望壽命已達到男73.4歲、女76 56歲。解放後新建大型體育設施8項,占地13.48萬平方米,包括大型足球場3片,以及可進行國際比賽的體育館和射擊場。境內的工廠學校亦擁有體育場659片,成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物質基礎。在歷屆市運動會和專項競賽中,楊浦區在足球、游泳、田徑以及輸送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六)
早在20世紀20年代,楊樹浦一帶工廠、碼頭集中,有產業工人10萬,占全市產業工人總數的1/3。在僱傭勞動制度下,工人受到的剝削奇重。英商正廣和汽水廠民國21年(1932年)檸檬汽水成本每打0.25元,出廠售價為0.80元,民國14~25年獲淨利潤白銀196.8萬兩,剩餘價值率高達505.32%。鋼鐵工人是“上班身上圍塊布,腳上拖木展,吃飯蹲地上,紅藥水治工傷,生病聽玉皇”。在福寧路有一埭日商上海紗廠一廠的工房,當時像鴿棚那樣滿2000個包身工,個個面黃肌瘦、腳部水腫,普遍患肺炎、哮喘、腳氣病和腿瘡。在舊社會,工人沒有人身自由,往往被廠方任意打罵處罰或開除出廠。日商公大紗廠一工人因學唱“大眾歌聲”被抓處死,日商同興紗廠一女工發痧,廠生咬定為傳染病,被澆上汽油,活活燒死。
殘酷的剝削和壓迫,不斷激起楊樹浦工人的反抗。民國8年北京學生爆發五四反帝愛國運動,6月5日,楊樹浦口商上海紗廠5000多工人關車出廠,走上街頭示威,聲援北京學生,成為中國工人走上近代政治舞台的開始。民國10年,中國共產黨建立後,先後派人來區境開展工人運動。民國14年建立的工人進德會成員達3000人,隨後在各廠建立分會。楊樹浦的產業工人,為了維護切身利益,同中外反動勢力,進行了長期英勇的鬥爭。民國16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周恩來親臨指導,境內以工人為主體,舉行4萬人參加的動員大會。以王根英為代表的產業工人參加了起義鬥爭,並被選為上海市市民代表會議執行委員會委員。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工人運動進入低潮,在劉少奇、揮代英等領導下的中共滬東區委,堅持鬥爭。民國25年11月初,楊樹浦的日商紗廠工人為反對迫害和改善生活,進行大罷工,堅持了20多天,得到了滬西日商紗廠工人的同盟罷工和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的支援,粉碎了廠方的武裝鎮壓與分裂陰謀。日商被迫接受了工人的大部分要求,罷工取得勝利。抗日戰爭中,楊樹浦的工人,在中共的領導下,在技術、設備和人力上,積極支持新四軍的軍工生產,並採取多種形式,破壞日軍的軍需任務。民國34年8月抗戰勝利,日商紗廠停工,工人要求發放生活維持費,國民黨接收人員置工人要求於不顧。以大康紗廠為首的工會採取挾日本大班為人質的機智行動,取得廣大紡織工人的積極支持,迫使國民黨當局發放3個月工資的生活維持費。為了反對國民黨的獨裁統治,維護工人的切身利益,以中紡十二廠為代表的廣大工人,組織了民主工會,開展了爭取以生活指數發放工資,和反對內戰、反對迫害的鬥爭。1949年解放前夕,滬東各廠建立了工人協會和人民保全隊,進行護廠和迎接解放的鬥爭。5月25日起,在解放軍的強大威力下,英聯船廠、中紡十六廠、申新五廠、申新六廠等廠的人民保全隊,在中共地下黨支部的領導下,通過政策宣傳,迫使駐廠的國民黨部隊8000多人投降。5月27日下午,駐楊樹浦發電廠的國民黨官兵600多人,在廠人民保全隊的策應下,也宣布投降。楊樹浦的勞動人民在歡慶的氣氛中,迎來了上海的解放。在長期的鬥爭中,湧現和培養了一批如王根英、張浩、張維楨、王孝和、余敬成等知名的工人運動領袖,為上海的放和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解放後,工人在政治上翻了身,從奴隸變成了國家和工廠的主人。隨著經濟的發展,廣大工人的物質文化生活不斷改善,同時激發了空前的政治積極性和生產積極性。積極帶頭參加鞏固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鬥爭,有1026人參加軍事幹校和抗美援朝,有4428人參加工會建立的協稅小組,協助稅務部門完成稅收任務。在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派出合營工作組192個,1020人,完成了1057戶工業企業和1528戶商店合營任務。50年代的黨政機關國家幹部,大多是來自工廠的優秀工人。在恢復和發展生產的鬥爭中,湧現了一大批勞動模範和先進人物:有在1950年“H・六”轟炸中連續工作三日三夜,搶修楊樹浦發電廠,保證市區供電的張世寶;有創造發明硬質合金階台式車刀,全國知名的高速切削能手盛利;有刻苦鑽研技術,試製成可配成100多種顏色的塑膠著色配方,被稱為“土專家”的上海化工廠樊阿利;有用38種加工方法,經過227次試驗,創造成功直徑0.08毫米鑽頭、填補了我國微形刀具空白的上海工具廠工人朱富林;有先後創造了12種高速切削鑽頭,2種機械攻絲軋頭,3種先進鉸刀,提高工效幾倍至幾十倍,推廣到全國各省市的上海鍋爐廠工人李福祥;有利用舊設備,創製成功我國第一根無縫紫銅管,打破帝國主義封鎖的慎昌銅管廠工人潘阿耀;有在改革開放後,深化改革,轉換機制,吸引外資,開發新產品,使中國紡織機械廠重新走上振興之路的廠長黃關從;有治廠有方,引起國際矚目,被列入6種國際名人錄的上海柴油機廠廠長邵競武等。工廠的民兵組織和工人糾察隊,以及里弄中的退休工人隊伍,在搶險救災、生產建設、國防建設、協助維護社會治安、搞好崇明圍墾等突擊活動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支持力量和穩定因素。1990年,全區工廠職工46萬人,加上退休工人和職工家屬,在區內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一支主力軍。
(七)
1990年以來,浦東的開放和開發,市府的進一步放權和新的城市規劃,為楊浦的振興和發展,提供了歷史的機遇。1993年10月楊浦大橋的建成,對改善楊浦區的投資環境,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根據揚長避短的原則和市府的總體規劃,區正在擬訂2010年以前的中長期規劃,要求把楊浦逐步建成開放型、多功能、工業結構合理、第三產業比較發達、居住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的上海這一國際大都市中的出色一塊。1991年以來,開展土地批租,引進外資,舊區改造加快了步伐。1991~1993年共拆除舊房12400戶,其中1993年為7400戶,25.8萬平方米,3年拆除數為前10年總數的83.3%。危房、棚戶、簡屋集中的小橋、集福里、東養白園等12塊基地已經啟動。商業貿易經濟發展項目的楊浦商城、集貿大樓、遠東貿易大廈等7塊基地正在興建。文化娛樂、園林旅遊項目已規劃8塊基地,其中楊浦電影院、控江文化館的改造已經動工。一批土地批租項目:和平花苑、縱橫大廈、陽明新城等基地已納入“八五”規劃。1990年以來,已建成三峰精品商廈、滬東購物中心、鞍山商廈、小世界商城、鳳凰大酒店等一批大商店。控江路區級商業中心已經崛起,全市許多名特優商店來這裡開設分店,已形成相當規模,與五角場、滬東工人文化宮和楊浦大橋兩側3個商業重點,組成了最新商業格局。“小商業”已經改觀,“下只角”已變為歷史陳跡。楊浦區正以嶄新的面貌走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