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歧珍

楊歧珍

楊歧珍(1836——1903)字西園,回族安徽壽州(今屬淮南)人。中法鎮海之役名將之一。清末衛戍海防,為保衛邊疆領土安寧作出過貢獻。

基本信息

簡介

楊歧珍 楊歧珍

清道光十六年(1836) ,楊歧珍出生在壽州謝家集區賴山村一戶農民家庭。幼年習武,17歲時跟隨父親楊守恩輔助管理壽州團練,巡防州境。次年,在朝廷招募壽勇時,與父楊守恩投營留防於江蘇六合縣。楊守恩在六合陣亡後,楊歧珍隻身投軍從戎,參與鎮壓太平軍和捻軍,發誓要為父報仇。在高塘集之役中,楊歧珍就表現出英勇的作戰風格。攻克浦口,收復江浦縣,獲得朝廷八品軍功的獎勵,並充任百總。鹹豐十年(1860)後,楊歧珍在戰鬥中屢屢獲勝,官職也不斷得到擢升。兩江總督李鴻章也上奏他的功勞,清廷將其功交軍機處記名,遇有總兵缺出,儘先擇任。同治六年(1867),楊歧珍因戰功受封“裴凌阿巴圖魯”號。

經歷

光緒元年(1875),楊歧珍率馬隊三營駐防保定、河間諸境。光緒九年(1883)初,中法戰爭鎮海之役開始備戰。楊歧珍教授朝廷命令以記名提督的身份發往浙江,受巡撫劉秉璋差委辦理台州軍務。中法開戰後,鎮海備戰日緊, 9月16日楊歧珍率撫標親兵五營駐守鎮海,10月25日楊歧珍到寧波提督衙門,與浙江提督歐陽利見會晤,一刻不停的趕往鎮海堪查形勢,籌辦鎮海軍務。

光緒十年(1884)2月5日開始,浙江巡撫劉秉璋、浙江提督歐陽利見等人決定:北舉招寶山由記名提督楊歧珍統領撫標親兵淮軍二千五百人駐守。 楊歧珍駐紮鎮海後,積極作好防禦準備,按歐陽利見的策劃,在鎮東城門外築長堤一道,用棉絮二千餘床,棕薦三千餘條將各台遮護,又以油簍裝土布於威遠炮台御台,又在台前堆三合土厚六丈以加厚工事。勸士兵認真操練,日夜防守,嚴陣以待。

光緒十一年(1885) 3月1日,上午九時半,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跋,率“巴夏爾”等多條艦船,猛攻招寶山口。此時楊歧珍時刻監守在招寶山威遠炮台,發現敵艦,命令周茂訓等人向敵艦開炮猛擊法國艦船“紐回利號”被炮擊中後,孤跋受輕傷,逃跑而去。法軍感到鎮海守軍早有防備,開始尋找新的目標,3月2日晚七、八時,派兩艘魚雷小艇,企圖乘夜幕天黑偷襲隔江木樁和壩上水雷,被守軍炮兵發現後,開炮還擊,法軍的陰謀最終不能得逞。

3月3日上午10時左右,法艦“答納克號”駛入蹲山北,楊歧珍督令吳傑開炮,擊中船上部分設施。由於距離比較遠,不能重創法艦,“答納克號”再次逃跑。此後法國艦隊多次偷襲鎮海口沿港炮台,都沒有得逞,敵人的炮艦多次受傷,兩條木漁雷艇被擊沉。中法停戰,中法鎮海之役取得勝利。楊歧珍在鎮海中法之役中戰功卓越,被朝廷肯定,光緒帝還特此御批:“楊歧珍著交軍機處存記,遇有提督,總兵缺出,開列在前……”。光緒十一年(1885)7月19日,清政府酌獎鎮海之戰出力人員,賞給楊歧珍頭品頂戴,記名總兵。

光緒十三年(1887)楊歧珍調任為海門鎮總兵。楊歧珍到海門(今椒江市)任總兵兼台防統領。他到任時,沿海盜匪猖獗,經常在海上搶掠漁民船隻、財物,無惡不作,沿海人民,夜不能寢,生活不能安寧。楊歧珍深入漁村,詳細了解海盜情況,與當地紳士、漁民共同謀劃剿匪對策。且勤練水兵,紀律嚴明,作戰勇敢,並親自指揮追擊海盜,連戰連勝,擒拿海盜1500多人,救出被掠奪的難民無數,海盜終於肅清。

五年後,楊歧珍升任福建水師提督。離任時,沿途數萬人夾道含淚相送。為紀念他在海門的功績,在城內立了“外援福建水師提督西園楊公去思之碑”,並把“新交街”改名為“去思”街道,以示紀念。

光緒十八年(1892)七月,楊歧珍到福建上任。加強了南洋水師建設,加固國防,抵禦外敵入侵,並接替前水師提督彭楚漢修建的胡里山炮台及廈門海岸炮台指揮中心,耗時五年,光緒二十年(1894)加尚書街,賜御書“福”、“壽”單字匾兩方。第二年,中日之間矛盾激化,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沿海邊疆問題增多。七月,為保衛台灣和中國領土完整,渡台駐守台北府,統率基滬諸軍,全力籌備海防事務。光緒二十一年(1895)4月,中日兩國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後,楊歧珍奉令回閩擔任原職。晚年戰功卓著,慈禧太后曾三次召見,賜御前行走,授一品頂戴,賜封為“哈密郡王”。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巡洋過程中,勞累過度染上惡疾,不幸病逝,享年六十七歲。

楊歧珍墓 楊歧珍墓

楊岐珍死後,追隨他參加水師的安徽籍族人,將其遺體以楠木塔布包殮,外用碎碗渣加糯米汁澆灌,從廈門港乘輪沿海北上,溯長江、經運河、過洪澤湖、入淮河,在壽縣北門渡口上岸停柩,運回其故里賴山集,所過州縣官員皆跪接跪送,十分隆重。其墓表上的輓聯為光緒皇帝的老師、軍機大臣、大學士孫家鼐所題。今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的楊岐珍墓,已成為文物保護單位,當地的政府部門為其定調為“民族英雄楊岐珍之墓”。壽縣名士方筱泉七律《贈楊公岐珍》:將軍七十體猶肥,手挽滄溟誓不歸。

血淚斑斑知宿憤,白須凜凜想餘威。

淮淝子弟聲原壯,金廈山川勢已非。

剩有徵南賓客在,江山回首涕沾衣。

楊岐珍對家鄉還有一項重要貢獻,就是返籍時,倡議本族各戶集資籌款,重修被太平軍焚毀的清真寺。始建於明萬曆八年的賴山集清真寺初為章房五間,大殿三間,偏房二間。清乾隆、光緒年間,多次不斷擴建,規模較大。此後,一度被太平軍焚毀。楊岐珍倡議本族各戶集資籌款,重修清真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修建竣工,存之至今。現存有乾隆二十五年及五十四年合撰銘之《清真寺學田碑記》碑,嘉慶十九年的“千古後世”門額石刻匾。另外儲存有光緒三十三年《清真寺學田碑記》,成為淮南伊斯蘭教徒的重要朝聖寺,在省內宗教界享有較高聲譽。

楊岐珍去世後,清廷追封其母為一品夫人,7個兒子均有追封,因長子已逝,其嫡孫承襲雲騎尉世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