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朱路

楊朱路,泛指歧路、分別的路

基本信息

詞目:楊朱路
拼音:yáng zhū lù
注音:ㄧㄤˊ ㄓㄨ ㄌㄨˋ
解釋:泛指歧路、分別的路。

典源

《列子集釋》卷八〈說符篇〉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
《荀子·王霸》:“ 楊朱哭衢塗,曰:“此夫過舉跬步而覺跌千里者夫!”哀哭之。此亦榮辱安危存亡之衢已,此其為可哀甚於衢塗。嗚呼哀哉!君人者千歲而不覺也。”
《淮南子·說林訓》:“楊子見逵(大道)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

釋義

謂在十字路口錯走半步,到覺悟後就已經差之千里了, 楊朱為此而哭泣。後常引作典故,用“楊朱路”泛指歧路、分別的路。 亦作“ 楊朱陌 ”。

同源典故

世間歧路 亡羊 亡羊多歧 亡羊路歧 嗟歧路 多歧 多歧羊 多淚楊朱 姓楊足淚 怨多歧 楊公嘆 楊子嘆 楊朱哀歧 楊朱拭淚 楊朱泣 楊朱淚 楊朱路 楊歧泣 歧路 歧路亡羊 泣歧 泣歧路 泣路歧 泣路者 臨歧 臨歧泣 臨歧涕淚 見路歧 路歧

示例

北周 庾信《別張洗馬樞》詩:“君登 蘇武 橋,我見 楊朱 路。”
唐 唐彥謙《離鸞》詩:“塵埃一別 楊朱 路,風月三年 宋玉 牆。”
元 湯式《普天樂·友人為人所誣赴杭》曲:“袖拂 庾公 塵,人上 楊朱 路。”
五代 梁嵩《代母作倚門望子賦》:“ 楊朱 陌上,蕭條而恨淚潸潸; 漢武 台邊,宛轉而殘霞漠漠。”
三國 魏 阮籍《詠懷》之二三:“ 楊朱泣岐路, 墨子 悲染絲。”
唐 李商隱《荊門西下》詩:“ 洞庭湖 闊蛟龍惡,卻羨 楊朱 泣路岐。”
五代 李翰 《蒙求》:“ 墨子悲絲, 楊朱泣岐。”
唐 杜甫《冬深》詩:“易下楊朱淚,難招楚客魂。風濤暮不穩,舍棹宿誰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