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濟:西洋倫理學史

《楊昌濟西洋倫理學史》是2010年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昌濟、楊佩昌。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楊昌濟:西洋倫理學史楊昌濟:西洋倫理學史
作 者:楊昌濟楊佩昌

叢 書 名: 西洋倫理學史

出 版 社:中國畫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05-01

版 次:1

頁 數:247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哲學>倫理學

內容簡介

毛澤東對楊昌濟評價極高,稱他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對自己的倫理學有強烈信仰,努力鼓勵學生立志做有益於社會的正大光明的人。他一生以發展教育為己任,“強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長天”。他最鍾愛的兩個學生是蔡和森、毛澤東。

在1915年4月的日記中,他對毛澤東的出身、經歷,專門作過一段詳盡的記載:毛生澤東,言其所居之地為湘潭與湘鄉連界之地,僅隔一山,而兩地之語言各異。其地在高山之中,聚族而居,人多務農,易於致富,富則往湘鄉買田。風俗純樸,煙賭甚稀。渠之父先亦務農,現業轉販,其弟亦務農。其外家為湘鄉人,亦農家也。而資質俊秀若此,殊為難得。余因以農家多出異才,引曾滌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務農:二年,民國反正時又曾當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歷也。

胡適評價:楊先生他是一個勤奮的學者,他臨死之前不多時還有信託我向杜威博士要歐美最近出版的倫理學書籍,可見他至死不懈的精神……

西洋倫理學史,楊昌濟沒有完成就故去了。毛澤東曾工整地抄錄了七本。1917年前後,毛澤東讀了大量的倫理學書籍,在他看來,倫理學是規定人生目的及達到人生目的的方法之科學。

目錄

第一篇 希臘及羅馬之倫理學

第一章 詭辯學者前之倫理諸說

第二章 梭格拉第及梭格拉第派之倫理

第三章 柏拉圖

第四章 雅里斯多德

第五章 雅里斯多德以後之倫理學

第六章 羅馬之倫理

第二篇 基督教之倫理

第一章 奧古斯替努斯

第二章 斯可拉時代之倫理

第三章 宗教改革時代之倫理

第三篇 近世倫理學

第一章 倫理學自宗教獨立之初期

第二章 反對霍布斯之倫理學者

第三章 洛克及其反對者

第四章 沙士勃雷及其反對者

第五章 英國之功利說(其一)

第六章 常識直覺主義之倫理

第七章 蘇格蘭派之倫理

第八章 特嘉爾派之倫理

第九章 法國懷疑派之倫理及啟蒙時代之倫理

第十章 斯賓挪莎

第十一章 來布尼疵及倭爾夫

第十二章 康德

第十三章 菲希特

第十四章 謝林

第十五章 宗教之倫理

第十六章 黑智兒

第四篇 十九世紀以後之倫理說

第一章 苦暫及求弗爾瓦(折中主義)

第二章 孔特

第三章 直覺說

第四章 英國之功利說(其二)

第五章 海爾巴特

第六章 叔本華

第七章 哈特曼

第八章 斯賓塞爾

西洋倫理學述評

一 禁慾主義

二 快樂主義

三 個人的快樂主義

四 公眾的快樂主義

五 進化論的快樂主義

六 自我實現主義

西洋立身篇

一 失敗與成功

二 說運

三 職業

四 體育

五 專心

六 獨立

七 決斷

八 風采

精彩書摘

西洋倫理學史

第一篇 希臘及羅馬之倫理學

第一章 詭辯學者前之倫理諸說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在希臘哲學者中為最有政治之意味之一人。彼與其弟子共結一社。與當時之社會以偉大之影響。為政治上道德上一方之勢力。彼之哲學以數之原理為宇宙之理法。而以調和為最能示數之秩序。乃套用此調和之思想於實踐之方面。認人類精神之活動亦有調和存焉。謂多人之精神乃依此調和而互相關係的結合者。人之精神結合於一大調和之下。始能真正之活動。破此調和。則不能不認為罪惡。欲求真正之智識而為完全之聖人。不能不由神聖調和之社交。彼抱如是之思想。遂結一有力之社於宗教道德基礎之上。其建設之地在義大利之南部。與其地方以甚大之影響。於道德上行政上至誘起多少之改革。

畢達哥拉斯非能立有一定之組織之倫理說。乃以道德及宗教之目的而組織一社之人也。其社中實行之主義。在於道德上智識上及身體上之完成。於道德之方面。以重節制。養勇氣。尚忠實。重法律。常自省己而不敢為非為主。欲入此社者先不可不經五年間嚴格之試驗。此五年之間。不可不常守沈默。平常之人多於此嚴格試驗之中失望而終變其志。失望而變志之人。終不適於求真正之智識。遂拒絕其入社。能守沈默者。乃許入社。入社之後。又選其能養克己之精神不為嗜欲之所左右者。畢達哥拉斯又親對於此中考察其果有世俗之精神與否。果可從事於探究真理神聖事業與否。而後始為真弟子。為真弟子者皆不為生活而生活。但為真智識而生活。如斯遂至得聞超乎物質永久之真理。畢達哥拉斯為此目的之故。於諸弟子所修之學科先課數學。因數學不帶物質也。畢達哥拉斯之弟子敬其師如神明。其弟子多為貴族之子弟。於社會有大勢力。因而此社之勢力於政治之上有大影響。若畢達哥拉斯有政治之野心。則不難為一王朝之始祖也。

就於畢達哥拉斯之道義可注意之點。為彼尊重婦人之一事。傳聞婦人亦多入彼之社中焉。關於彼之倫理說特不可不注意者。則靈魂輪迴之思想是也。照彼之所思。則靈魂決不與肉體共死。其靈魂移於他之形體而續其作用。肉體者靈魂之獄舍也。人不可不常保純粹之道德。使靈魂不至為肉體所污。若其德不純。則其靈魂或至宿於劣等動物之身體。亦未可知。故不可不勉修德義。養高尚之思想。不可不絕世俗之欲。取嚴肅主義。使己之靈魂至宿於高尚之形體中。蓋人之精神其根本在於神。故不可不修德而清其精神。使如神然。畢達哥拉斯及此派之學者套用數之理法以說明宇宙。不僅說明宇宙間物質之現象而已。且以之說一切之事。即道德之行為。亦以數之理法解釋之。如雲正義之德之本質。為平方數即其一例。此乃報十以十對五以五均等報酬之意也。又畢達哥拉斯之教門人恆取獨斷豫言之態度。此亦可注意者也。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