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常武

中文名: 楊常武
國籍:中國
名族:漢
籍貫:四川榮縣
出生日期:1966年6月6日
職業:企業家 文化活動家 社會活動家

領導關懷

和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一起
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在一起。

和國務委員劉延東一起。

和國務委員戴秉國在一起。

和國家領導人陳至立在一起。
和國家領導人顧秀蓮在一起。

和鄧小平女兒、中國科協黨組書記鄧楠一起

與原全國婦聯原黨組書記、副主席黃晴宜一起

和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宋秀岩一起

和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一起

獲得榮譽

●中國品牌建設十大傑出企業家
●中國十大品牌策劃人
●2010年中國食品安全貢獻獎
●2006年人口福利基金貢獻獎
●2010年亞洲品牌創新人物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慈善企業家
●中國農民工援助基金愛心大使
●2009年中國三農人物
●第六屆中國改革人物
●第七屆中國改革人物
●2006年中國經濟建設人物
●2007年中國市場競爭力品牌建設人物
●2007年中國三農經濟十大新聞人物
●2007年亞洲品牌創新人物
●2008年中國農村經濟人
●四川省第六屆創業之星
●四川省優秀民營企業家
●四川省第七屆創業之星

走南闖北的榮縣人

引語

榮縣,人傑地靈,鍾靈毓秀,這裡是中國詩書之鄉。千年榮州,孕育了豐厚的文化底蘊;這片熱土,養育了勤勞智慧、敢於拼搏的榮縣兒女。在科研單位、國防哨所和高等院校,在機器轟鳴的車間廠礦,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到處都有榮縣兒女拼搏的身影。出生在榮縣的楊常武,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人生經歷中,有著傳奇的故事。

傳奇的童年

在四川盆地南部,榮縣通往樂山必經之地長山鎮,有一個正江伍家嘴村。村裡有位姓楊的大戶人家,在這裡居住了好幾代。楊家大院附近的風光更是奇特。院落面對烏龜山,背靠穿洞岩,右側老虎岩,左邊青龍山,屋前有個山灣塘,大旱之年也不乾。
1965年舊曆5月12日天色快要黎明之際,楊常武呱呱落地了。這個小生命給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歡樂。
父親由於家庭出身的影響以及經濟條件的限制,唯讀了國中畢業。但他知道知識的極端重要,非常重視孩子的啟蒙教育,從小就教給楊常武的各方面知識,向他提出太陽為什麼早上從東方升起,為什麼黃昏時在西邊落下?為什麼月亮圓了又缺?為什麼晚上滿天星星?為什麼一年分四季?為什麼……可以說父親是他第一位啟蒙老師。
父親給他買了許多連環畫書,還講故事給他聽,然後再讓他說給父親聽,後來楊常武對語文有濃厚的興趣,這跟他童年時期所受的薰陶有很大關係。
在他國中畢業那年。榮縣川劇團到留佳鎮演出。這天他正好在朱家河親戚家耍,聽說留佳鎮演川劇,就象大旱盼到了甘霖,更何況榮縣川劇團在川南一帶頗有名氣。那天看戲的人山人海,盛況空前,許多人走十里山路來看。演的是民眾特別喜愛的《白蛇傳》。榮縣川劇團的吳艷梅演白蛇,吳澤生演青兒,楊鐵生主演許仙。看戲的時候他全身心都溶到戲裡去了。戲劇中起伏的情節,在他心裡激起了波瀾,他似乎找到了一種共鳴,一種寄託,一種希望,一種追求。他認識演員里有個叫榮國平的,是正江本地人,楊常武決定到舞台後面去找他,也許這就是他人生關鍵的一步。他從台下走上了後台,雖然是短短的幾步,卻影響了他後來的人生走向,這也許他是始未料及的……
他從此走向波瀾壯闊的藝海生涯,寫下了青年人少有的輝煌。

難忘的藝術時光

2008年央視七台春晚播出的農民工節目中,楊常武表演的“雙風貫耳”、“雪花蓋頂”、“鋼針穿喉”讓觀眾還記憶猶新。那台上一分鐘,便是楊常武難忘的藝術時光。
楊常武回憶說,年滿16年那年的某一天,河南省大型馬戲團到榮縣後山演出,這個馬戲團在全國馬戲團中是一流的,知名度很高,於是便興沖沖地去看演出。演出完之後,又找到團長邱家明攀談,主動介紹自己在新疆學過哪些功夫。這恐怕是他長到16歲,第一次自我推薦,這次推薦很成功,深得邱團長的垂青。邱團長握著楊常武的手說,小伙子,你有這么好的功夫,歡迎你到我們團來表演。
這個團演出的項目很多,有大型馬戲,有雜技、武術、氣功、硬氣功。楊常武最喜歡的是高空節目,那才刺激,才顯出男子漢的真功夫。他的到來給馬戲團增加了新的實力。學習了兩個月後,他果然出手不凡,在高空節目中表演空中飛人,鞦韆飛人,走鋼絲。這些節目難度大,有危險。俗話說:藝高人膽大,楊常武憑著過硬的本領,把高難度的拿手節目奉獻出來,所到之處,深受觀眾的喜愛,很多觀眾買門票,就是為了看他的驚險節目。
他的節目吸引來眾多的觀眾,有時一天要演上午、中午、晚上三場。團里收入大大增加,邱團長給他的工資是380元,在70年代末期,一般幹部頂多才拿100元左右的工資,這個數目在當時可算得上是高工資了。他隨團在犍為、樂山、丹稜、綿陽、洪雅等地演出。到了洪雅,團里特別在大型彩色廣告上突出“空中飛人,表演者楊常武”的廣告詞。當時許多人多年沒有見過這樣的精險節目。觀眾場場爆滿,盛況空前,成了這個團最輝煌的日子。楊常武在團里也就最受寵愛。眾人都把他看成台柱。團長特意把10來個國小員交給他教練,他在團里威望極高,可貴的是,他成名之後,表演依然十分認真,一絲不苟。
在綿陽演出,更是引起轟動效應。綿陽演出結束,團長為了團里的發展,讓楊常武和一名副團長到河南少林寺學習真功夫。楊常武在少林寺刻苦學習了半年,大有長進,終於成長為一名技藝超群的武功大師。武功大師是不能自封的,是要通過過硬的表演由觀眾認可的。
楊常武有哪些過硬的本領呢?在今天說起來也讓觀眾動魄驚心的。他的拿手傑作有“雙風貫耳”、“雪花蓋頂”、“鋼針穿喉”、“汽車過身”、“人走刀山”等等。何謂“雙風貫耳”,就是人倒睡在舞台的硬東西上,下面的耳朵邊墊一匹磚頭,上面的耳朵邊放四匹磚頭。然後由另一個力氣很大的人,舉起二錘,向上面的磚頭狠狠砸去。一錘下去,上四塊下一塊磚全都粉碎,而他卻安然無恙。
楊常武走在藝術的道路上,1982年成立了我縣第一家雜技團-榮縣雜技團;1994年春節,由巴爾策劃並主辦的《首屆榮山春節大型文藝晚會》在縣文化館銀河舞廳舉行,專題片“鬧新春”在四川電視台播放後,引起強烈反響;2008年策劃央視農民工春晚,在CCTV7播出,該晚會唱出了農民工的心聲,在社會取得了極大的反響;2012年1月擔任全國農民工春晚策劃,在中央電視台第7頻道播出,晚會邀請光頭李進、張帝、潘長江等文藝界明星助陣演出。

艱辛的創業路

18歲,花樣年華。而這時的楊常武,卻走上了艱辛的創業路。他通過大量的市場調查,乾起了飼料行業,武功、雜技那些心愛的藝術,只好暫時放在一旁了。
1991年承包了瀕臨倒閉的榮縣旭州畜牧公司畜禽預混飼料廠,改名為“星星飼料廠”,在楊常武的的帶領下,星星飼料廠飼料事業蒸蒸日上,果然成了燎原之勢,成了我縣一顆剛剛升起的明亮的企業新星!非常重視品牌宣傳的楊常武在四川電視台為廠里拳頭產品米糠催肥精推出驚人的廣告語:一把糧食一把糠,糠糠催出包穀豬。這則廣告,立即引起轟動效應,不僅讓廣大農民的秸稈變廢為寶,為農民節省了大量糧食,也為飼料降低了成本,更是飼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1995年1月,世界著名的四大化工集團之一的德國拜耳公司與巴爾正式簽訂技術合作協定。1997年2月,以“巴肉精”、“糧巴益”、“克蟲巴”、“克痢巴”為代表的系列品牌導入完整的CI系統,形成巴爾新概念:豬吃套餐;並獲國家專利。1998年5月,參加“’98首屆國際飼料工業產品展覽交易會”,榮獲最高殊榮,樹立了巴爾以質量求發展的典範。1998年6月,日本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總經理齋騰友起先生來廠考察,與巴爾簽訂長期優價供應川化賴氨酸協定。同7月,巴爾與荷蘭羅帕法姆生物技術公司在成都錦江賓館正式簽訂技術合作協定。1998年10月,在四川省技術監督局、省打假辦等單位舉辦的‘98四川省民眾喜愛商品’評選活動中,巴爾系列產品被評為:“98四川省民眾喜愛商品”,並榮登“四川省質量振興金榜”。2005年巴爾獲得農業部GMP認證通過,成功舉辦了中國西部畜牧業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高層論談會。
走在鄉間小路上,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這是楊常武創業的真實寫照。他把一生最寶貴的年華,用於了致力於農民增收。他創辦了巴爾農牧集團(如今是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主要經營飼料、獸藥。

多才的策劃人

楊常武,作為四川巴爾農牧集團創始人,如今是重慶國富機構首席策劃、中國十大品牌策劃人、中國策劃學會副會長、香港策劃學會副會長,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品牌策劃與傳播的案例和經驗。
2009年參與策劃國際時裝周活動;2010年3月中國邛崍白酒產業化發展戰略暨原酒投資項目行銷策劃,項目確立了邛崍在強手如林的白酒競爭環境下,選擇“原酒”為突破點,實現了與宜賓、瀘州的“三足鼎立”與“三分天下”。
2011年4月在北京策劃打造中國醒酒飲料罐頭“醒九果”,“醒九果”以打造中國100%天然健康飲品為宗旨,為五千年的中國餐桌文化“無酒不成席”不得不飲酒的人士帶來了福音。2011年金波鳥巢演唱會策劃、2012年金波人民大會堂“向祖國敬禮”演唱會策劃。
2011年12月參與四川成都民辦博物館聚集中心項目策劃,該項目占地2000多畝,總投資50億元,建成以博物館聚集中心為核心,以文博產業為支撐,以旅遊為特色,以川西傳統院落聚群為建築主體,涵蓋歷史、藝術、考古等類別,集文博展示展覽、研究鑑賞、學術交流、交易拍賣、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和文化旅遊、休閒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文博產業園區和特色旅遊目的地。
2012年1月在重慶成立國富機構,機構以“國達興、富思源”為發展宗旨,立足中國國情,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機構擁有國內外政策經濟研究、金融、投資、品牌規劃、策劃、市場行銷、城市旅遊、景觀園林、鄉村旅遊、休閒農業投資規劃、公共關係、媒體運營等專業技術運營團隊。
2012年完成重慶巴南區美德集團有機農業產業鏈示範基地策劃,該項目占地5平方公里,總投資4億元,項目著眼循環經濟,示範推廣有機種養結合模式,生產有機農產品,專行銷售,通過“放心村”有機農產品品牌的打造,終端產品附加值的提高,實現飼料、獸藥產業、種植業、養殖業、旅遊業等相關產業價值鏈的升級與整合。使得農民、企業、市場、消費者實現多贏。2012年3月完成四川巴中有機農業產業調研,完成了巴中通江、南江縣有機農業產業規劃;2012年12月四川眉山市第四屆東坡文化節策劃,眉山市青神縣占地1000畝的東坡益智文化產業園策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