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林[黑龍江省京劇院編劇]

楊寶林,男,國家一級編劇。1958年參加工作,1960到省戲校進修,1991年到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學習。多年來,一直從事戲劇編劇工作,兼做導演。主要的代表劇目有《夢斷關山》、《樹下青青草》、《木蘭傳奇》、《遲來也是春》、《荒唐寶玉》、《木蘭傳奇》、《渾河堰》、《伯虎吟》、《明月照人來》等二十餘部。

概述

黑龍江省京劇院編劇楊寶林 黑龍江省京劇院編劇楊寶林

楊寶林,男,國家一級編劇。1958年參加工作,1960到省戲校進修,1991年到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 學習。多年來,一直從事戲劇編劇工作,兼做導演。主要的代表劇目有《夢斷關山》、《樹下青青草》、《木蘭傳奇》、《遲來也是春》、《荒唐寶玉》、《木蘭傳奇》、《渾河堰》、《伯虎吟》、《明月照人來》等二十餘部。

主要獲獎情況和榮譽:

1991年《荒唐寶玉》獲首屆文華大獎。

1995年《木蘭傳奇》獲第五屆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

2001年《遲來也是春》獲中國評劇節優秀演出獎。

2001年《渾河堰》獲第二屆中國京劇節優秀演出獎。

2002年獲“紮根龍江做奉獻優秀藝術家”稱號。

2004年《祥林嫂》獲黑龍江省文聯劇本一等獎。

2005年《伯虎吟》獲曹禺戲劇劇本獎,提名。

2006年《明月照人來》獲第四屆中國評劇節優秀演出獎。

魔術師

楊寶林,海政歌舞團一級演員,著名魔術師。師承其父古彩戲法之國粹而發揚光大,1989年在保加利亞的索非亞第三屆世界魔術大賽上獲最高獎。

1942年出生在天津的一個魔術世家,回族。父親楊小亭母親劉鳳蓮均是著名魔術師。父親生前為中國雜技團藝委會主任,國際魔術師協會在中國惟一的名譽會員,全國第三、第五屆人大代表,1981年去世。自小受家庭環境薰陶,對魔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學了不少招數,尤其鍾愛古彩戲法。

1960年,加入了海政歌舞團。得益於幼時的嚴格訓練,技術功底比較紮實,使得在各種條件下的為兵服務的藝術實踐如魚得水,無論是在高海拔的雪域哨所,還是在碼頭軍艦和炊事班的伙房,都能以精彩的節目逗得戰友們笑逐顏開。在60年代初的邊境自衛反擊戰期間,在西藏的昌都,為迎送過往的部隊,曾和戰友們一天演出了13場。在廣東的海軍某醫院,曾為一個生命垂危、即將辭世的戰士演了個人專場。

1962年,在高原缺氧的環境中對演出道具進行了大膽創新而榮立三等功。

1964年在第三屆全軍文藝會演中,以古彩戲法《吉慶有餘》獲優秀演員和優秀節目雙獎。

1973年至今,又先後創作並演出了《燈火輝煌》、《魔術釣大魚四條》、《鏡中抓魚》等一批節目。

1987年第五屆全軍文藝會演中,表演的古彩戲法《連年有餘》又分獲優秀節目、表演及創新三項獎。

1992年的全軍第六屆文藝會演中,古彩戲法《火盆、大海雙回托》獲總政文化部的特設大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