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護科技創新與發展

植物保護科技創新與發展

植物病原物對殺菌劑的抗藥性研究進展 害蟲生物型研究進展 國內三唑酮復配製劑的研究進展

圖書信息

作 者: 成卓敏 編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ISBN:9787802337046出版時間:2008-10-01版 次:1頁 數:1041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生物科學

內容簡介

《植物保護科技創新與發展》收錄了“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全國植保科技創新與發展大會”上的論文數十篇,包括《群落生態學研究在IPM中的作用及其面臨的困境》《水稻條紋病毒與介體灰飛虱互作的相關研究》《國際植保公約與外來人侵物種控制》《桔小實蠅研究進展》等,該書的出版將進一步繁榮我國植物保護科學技術事業、推動我國植物保護科學技術發展、促進我國植保科技人才成長,對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錄

大會報告
我國綠色化學農藥的基礎研究進展——先導結構和作用靶標
群落生態學研究在IPM中的作用及其面臨的困境
Bt作物:害蟲治理的機遇與挑戰
自主創新、技術軌道、技術路線圖分析與創新思維
水稻條紋病毒與介體灰飛虱互作的相關研究
紫莖澤蘭生態適應的入侵機制及其生物防治研究進展
研究綜述
The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and Genomic Organization of the gPV Isolate in China of"Barley,Yellow Dwarf Virus"
面臨新世紀的挑戰,進一步豐富雜草科技創新與發展研究內容
小麥紅吸漿蟲種群動態及綜合治理技術體系成果研究回顧與展望
我國轉基因抗蟲棉抗黃萎病育種新進展
轉基因作物的生態安全性
轉Bt基因作物對土壤生態區系的影響
國際植保公約與外來人侵物種控制
建立植物檢疫鑑定國家標準物質體系的構想
論植物檢疫科學的基本概念及檢疫技術的發展動態
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查詢系統網路化的實現與套用
桔小實蠅研究進展
水稻病毒病及其傳毒介體黑尾葉蟬的比較研究
玉米抗粗縮病研究進展
玉米上主要害蟲為害與玉米穗腐病的發生關係及其籽粒中黴菌毒素產毒為害的研究進展
棉花抗黃萎病遺傳規律研究進展及存在問題與對策
普通菜豆種傳病毒及其檢測
植物病原物對殺菌劑的抗藥性研究進展
模式昆蟲赤擬谷盜的研究概況
昆蟲雷達軟體平台發展及其研究
蝗災監測預警地面數據採集系統的研製
全球變暖對農業害蟲的影響及其與褐飛虱猖獗的相關性分析
遙感在植物保護領域中的套用
昆蟲及蟎類HSPs 70的研究進展
盲蝽科害蟲性信息素研究進展
植物揮發性次生物質在害蟲生態調控中的機理及套用-
害蟲生物型研究進展
可控緩釋納米農藥製劑及其研究進展
國內三唑酮復配製劑的研究進展
苦楝活性物質在植物病蟲防治中的套用及發展前景
同位素示蹤技術在農藥學研究中的套用
複合可控緩釋植物抗病誘導劑
四川省雜草的發生為害及治理
空心蓮子草在中國的擴散分布及防治研究
我國農牧業鼠害發生狀況及成因分析
抗凝血殺鼠劑抗性機理及其檢測方法
中國蘇雲金桿菌殺蟲劑商品化生產、質量標準化及套用研究技術成果回顧與展望
赤眼蜂研究綜述
蘇雲金芽胞桿菌殺蟲晶體蛋白穿膜機理的研究方法
……
研究簡報及摘要
研究論文
·收起全部<<

前言

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鬥爭取得重大勝利,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取得圓滿成功的形勢下,“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全國植保科技創新與發展大會”將於2008年10月下旬在重慶舉行。年會主題是:增強植保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生物災害防控技術水平。本屆學術年會是植物保護學科領域的又一次盛會,將有來自全國各地工作在科研、教學、技術推廣、生產第一線的專家學者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參加,共同交流近幾年取得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和研究進展。大會的召開將進一步繁榮我國植物保護科學技術事業、推動我國植物保護科學技術發展、促進我國植保科技人才成長,對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年是中國科協成立50周年,本次年會將作為紀念中國科協成立50周年的一項重要活動。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並大力推進科技事業,實施了一系列推進科技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極大地激發了我國廣大植保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我國植物保護學科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得到提高,國家對植物保護學科越來越重視,已形成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為基礎,以突破關鍵防禦技術為核心的植保科技創新體系,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和突破性研究進展,提高了我國防禦生物災害的能力,為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做出了切實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