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寺[湖南]

棲霞寺[湖南]

棲霞寺位於湖南省益陽市會龍山麓,始建於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公元4世紀末期),系由印度僧人不如密多尊都所建,原名寶泉寺。據傳明建文帝因宮廷動亂,被逼出走,在此削髮為僧;後人重修時,以其曾為帝樓,故改名為棲霞寺。

基本信息

益陽棲霞寺

棲霞寺(湖南省益陽市棲霞寺)棲霞寺(湖南省益陽市棲霞寺)
寺內有史略碑刻楹聯記其事:“晉朝古剎滄海桑田存勝境,明代浮雲青山綠水隱名僧”。
清末,太平天國敗亡,英王陳玉成之子陳三元出家於此,法名遇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圓寂,葬於會龍山麓,墓碑上刻“生於江南上元縣桂花巷金沙井陳氏子”,並附墓聯:“勘透浮生歸佛國,最難烈士結芳鄰”。
清鹹豐十年(1860)八月,曾國藩調集湘軍主力水陸八萬餘人,在安慶向太平軍發動猛烈攻勢。老謀深算的曾國藩深知安慶為天京屏障,安慶一日不下,則天京一日無險。他在給其弟曾國璜的家書中寫道:“此次安慶之得失,關係吾家之氣運,即關係天下之安危。”所以不惜血本命令曾國荃率湘軍主力拚死攻打安慶。太平天國將領陳玉成雖然英勇,但因湘軍兵多勢眾,太平軍同湘軍多次作戰後,戰士疲憊,彈盡糧絕。安慶終於1861年9月5日被曾國荃攻陷。從此,太平軍軍事形勢逆轉,處境日益不利。
安慶失守後,陳玉成精銳盡喪,敗走壽州,為叛徒苗沛霖出賣。被執送清將勝保大營。1862年6月,被殺害於河南延津,時年二十六歲。
1864年7月,曾國藩督師攻陷天京。清軍入城大肆燒殺搶掠。陳玉成妻子王氏(系江南巨紳王信照之女)亂中攜帶兒子陳三元和《太平天國英王冊封》一件逃出英王府。不幸為鮑超部益陽人徐月捐(左為金字旁)所擄。時三元年方四歲。徐月捐系我縣蘭溪人,他強娶王氏,並攜王氏與三元歸故里。自此,三元為徐家收養,月捐將其認作義子,改名徐山元。三元成人後,幫商於桃江。逾數年後回益陽獨自行商,往返於益陽、漢口之間。後積資漸富,在桃江杉樹圇置田百餘畝。
光緒季年,有微知三元身世者,自此,三元心悸神驚,惶惶不可終日。以至“恍惚於世態”,萌出家之念。於四十二歲時,奉會龍山棲霞寺寶牛和尚為師。從此長伴青燈,削髮為僧,法號遇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