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鐵道游擊隊影視城

棗莊鐵道游擊隊影視城

影視城的建設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是以建設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全國著名影視劇拍攝基地為目標,經棗莊市委、市政府批准,是按照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並融合濃烈的魯南民俗文化風情由薛城區政府總投資1.5億元興建的,占地總面積500餘畝,共分三期進行建設,全部完工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具有民國時期風貌的影視拍攝基地。因此,具有獨特的文化、旅遊優勢。集紅色旅遊景觀、大型影視劇拍攝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為一體的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基本信息

景區一瞥

簡介

棗莊鐵道游擊隊影視城位於棗莊市薛城區臨山腳下,是旅遊和影視劇拍攝的最佳景區與場地。影視城是薛城區委、區政府為配合大型紅色經典電視連續劇《鐵道游擊隊》的拍攝,由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棗莊電視台創意、設計、規劃,經棗莊市委、市政府批准,以建設全國紅色旅遊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影視劇生產基地為目標,由薛城區人民政府,棗莊市廣播電視局共同投資建設的。鐵道游擊隊影視城: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棗莊市一個著名的城市品牌--鐵道游擊隊影視城赫然屹立於薛城區風景秀麗的臨山之上。
影視城投資1.5億元,工程分三期完成。第一期工程是為確保紅色經典《鐵道游擊隊》電視劇拍攝場景所需而建,於2005年元月竣工。依山而建的“南圩子”、“大兵營”、“棗莊東升武館”、“大茶房”、“鴿子樓”、“德順興藥店”、“西門”、“三星樓”、“正泰國際洋行”、“萬富樓”、“太史第”、“大東旅社”、“議和炭廠”、“同樂戲院”、“落子園”、“炮樓”、“大牌坊”等建築物,具有鮮明的清末民初的建築風格,再現了當年老棗莊的歷史風貌。 第二、三期工程的規劃設計工作已完成,於2005年下半年投入建設。主要有環山鐵路、蒸汽機車及微縮的棗莊、鄒塢、臨城、沙溝各站及參錯古鎮的官署、學堂、醫院、會館、錢莊、當鋪等,城鎮盤桓,老街斜巷,小橋流水,商鋪林立,處處展示著濃郁的文化底蘊,宛如一幅生動的魯南民俗風情畫卷。同時建起“鐵道游擊隊紀念館”,再現這支部隊的輝煌歷史及獨有的戰爭文化。
鐵道游擊隊影視城為中國最大的具有清末民初建築風格的影視城,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其獨特的風格、宏大的規模、完善的服務吸引國內外的遊客,成為全國紅色之旅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和全國影視拍攝基地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主要景點

1、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廣場

薛城區委、區政府為紀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以原臨山廣場為基礎特別重修擴建了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廣場。該廣場占地10000餘平米,全部大理石鋪就,廣場周圍青松翠柏環繞,在無聲無息間祭奠著烈士和英雄的英靈。在廣場的大門正中間鑲嵌著由遲浩田上將親筆題寫的“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廣場”10個金箔帖面大字,使整個廣場更顯莊嚴肅穆。現在,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廣場已經成為當地民眾在茶餘飯後休閒娛樂的首選場所,無論是在旭日東升的清晨,還是在華燈初放的傍晚,這裡總會聚集1000餘名當地百姓,或載歌載舞,或彈琴論賦,三五一群,老少同樂,呈現出一片和平盛世的景象。

2、甬道

全長340米,寬20米,共有148級台階。兩側採用間段式,八卦式,聽濤園三個風格各異的造型花壇。

3、鐵道游擊隊紀念碑

坐落在紀念園中心,高33米,占地2000平方米,於1995年8月建成。游擊隊戰士持槍衝殺的鑄銅人物塑像,矗立於紀念碑頂端,碑正面為鐵道游擊隊圖案,左側是自上而下貫穿整個碑體的五十根枕木,象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碑體正面為豎起的鐵軌造型,體現了游擊隊員活躍在百里鐵路線上,浴血奮戰的深刻含義。碑體中央鑲嵌著由原國家主席楊尚昆親筆題寫的“鐵道游擊隊紀念碑”8個金箔帖面大字,截至目前,是唯一由國家主席題詞的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底座正面篆刻碑文,碑底座兩側的花崗岩人物浮雕,再現了游擊隊員英勇殺敵的戰鬥場面,碑座的八級台階象徵八年抗戰。

4、碑廊

莊嚴肅穆,層次分明。薄一波、徐向前、楊得志、遲浩田等重要領導人和鄭惕、劉金山、王眾青等老游擊隊領導揮豪潑墨,題寫了盛讚游擊隊殺敵壯舉,愛國豪放的碑文。

5、雙雄墓

念碑東150米處,兩墓相隔百米,也稱“雙雄墓”是為紀念鐵道游擊隊大隊長劉金山,副大隊長王志勝而建。整個墓葬區綠樹成蔭,鮮花環繞,威武莊嚴,令人肅然起敬。
王志勝(王強的原型)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陳莊人。出生在一個鐵路工人家庭里,兄弟五人,排行第四,十五歲開始跑火車,做小本生意。自小和洪振海是好朋友,自小練了一身“飛車”本領。1938年3月,日軍侵占棗莊後,王志勝,洪振海由人介紹到滕縣墓山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義勇隊。10月在棗莊建立了情報站,洪振海為站長,王志勝為副站長。為及時搜到敵人情報,王志勝利用各種關係到日軍在棗莊設立的洋行。1939年8月的一天,王志勝和洪振海第一次血洗洋行,將大掌柜,二掌柜擊斃,三掌柜擊傷,奪取長短槍各一支,震憾了敵人。10月他和洪振海經過周密計畫,又在臨棗鐵路結球萵苣上,“飛車”襲擊日軍,劫取敵人眾多槍枝彈藥並及時運到蘇魯支隊。並在棗莊車站北陳莊以開炭場作掩護,積極發民抗日力量。1940年1月魯南鐵道隊在陳莊成立。第一次打洋行後,日軍對洋行加強了防備。8月下旬的一天夜裡,洪振海,王志勝帶領32名隊員,分成五個組摸到洋行附近,因圍牆高且有電網,不能越牆,他們便用鐵桿在牆上打洞,直到第二天凌晨4點,才將院牆挖通。王志勝帶領4個人組進院內,洪振海帶短槍組在外面掩護,三四分鐘結束了戰鬥。這時日軍發現洋行出事,探照燈不停地朝洋行掃射。日軍集隊包圍過來,情況十分危險期。洪振海此時己出不來,一名隊員急中生智,將隨身帶的大斧一氣砸開了門鎖,隊員們迅速脫離。魯南鐵道隊夜襲洋行聲威大振,至今廣為流傳。1942年8月他被魯南軍區評為一級戰鬥英雄。

6、八大台

即八個方位不一,造型各異,頗有民族特色的亭台。分別為薛國亭,華眾亭,古井亭,鴻雁亭,南極亭,召鳳亭,南石亭,千山亭。從八個不同的亭子走過,可以看到八個角度的薛城區景色。有如欣賞一場立體環幕電影。白天,川流不息的車輛和人群展示署區的繁榮和興旺,黃昏華燈初上,萬家燈火交相輝映,帶給人們多少深情的遐思。

影視城內景
影視城的建設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鐵道游擊隊影視城是以建設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全國著名影視劇拍攝基地為目標,配合紅色經典——40集電視連續劇《鐵道游擊隊》的拍攝,經棗莊市委、市政府批准,是按照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並融合濃烈的魯南民俗文化風情由薛城區政府總投資1.5億元興建的,占地總面積500餘畝,共分三期進行建設,全部完工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具有民國時期風貌的影視拍攝基地。因此,具有獨特的文化、旅遊優勢。集紅色旅遊景觀、大型影視劇拍攝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為一體的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影視城第一期工程總投資2000萬元,占地120畝,建築面積11800平方米。於2004年9月29日動工,歷時百天落成,圓滿完成了40集電視連續劇《鐵道游擊隊》的拍攝任務。而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民國時期的影視拍攝基地,也是全國首批命名的紅色旅遊基地。已成為教育性強、實景逼真、內容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景區讓大家體會到抗日戰爭時期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想起當年鐵道游擊隊自編自唱的一首歌謠:
要想打鬼子,快上鐵路西;
白天鑽進高粱地,晚上出來打游擊。
吃的是煎餅,穿的是蓑衣;
生活雖苦心裡甜,老鄉見咱笑嘻嘻。

7、南城門

是古鎮棗莊“南小圩子”門,位於古鎮棗莊的南端。圩外有東西向古道,東至臨沂,西可達津浦鐵路必經車站——臨城(今薛城),是古城貫穿東西的主幹道,長達200多公里。南圩門遺址現位於棗莊市中區商城中心,“白骨塔”以南,今君山路以北,鐵路以東,棠梨街以西,時為外來戶雜居之地,因有集市交易而得名。
進入南城門,可俯瞰影視城全貌,“棗莊老洋街”貫穿東西,街巷兩側店鋪林立,塊石路面自然有序。依山建有“圓炮樓”、 “魯南民俗博物館”、 “義和炭廠”、 “古戲台”、“方炮樓”、 “太史第”、 “萬福樓”、 “正泰國際商行”、 “三星樓”、 “德順興藥店”、 “鴿子樓”、 “大茶房”、“日軍大兵營”等體現清末民初建築風格的20多個景點錯落有致、散布其中,再現了當年老棗莊的人文歷史風貌。“老洋街”貫穿影視城東西,老街兩側店鋪林立,塊石路面自然有序。縱橫通往古鎮四方。小橋流水貫穿全鎮,外圍設有古城牆,鎮內設有戲院、民居、客店、酒樓、館所、四合院、大宅門、炮樓、軍營、國際洋行、鴿子樓、炭廠、武館、當鋪等。古鎮布局合理、自成體系,形成了風格獨特,初具規模的建築群,體現了當年老棗莊的歷史風貌。另外為了再現當年古鎮風貌、體現人與自然景觀的和諧,在影視城內設有專職演員隊伍,身著民國時期服裝,扮演社會各種角色,定時演出,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富有很強的觀賞性、遊樂性和趣味性。置身期間,恍若時光倒流,又重新回到民國初創長袍馬褂的年代。

8、圓炮樓

1942年8月,劉少奇同志處理完皖南事變以後,由濱海途徑魯南返回延安。上級指示,在臨城以南通過鐵路到魯西,由鐵道游擊隊負責護送。劉洪、王強通過偵察,對敵崗樓進行封鎖,控制鐵路兩側的敵人,使首長順利安全地到達湖西,接著又先後護送了陳毅、肖華、陳光、葉飛和董必武等黨的重要幹部,順利通過敵戰區,出色的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因為圓炮樓位置在薛城沙溝,沙溝炮樓是紅色通道的必經之地,陳毅過津浦線是曾經專門登樓給偽軍訓話,這個景點就是為了紀念“紅色通道”而專門建設的。

9、魯南民俗博物館

館內陳列了幾千件民間藝術品,對遊人展示,種類眾多,時間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走進此館,你會感受到一股濃烈魯南民俗風情,歷史悠久的北辛文化發源地薛國燦爛文化的豐厚積澱。

路線推薦

路線一:

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廣場——甬道——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碑廊——雙雄墓——八大台——影視城南城門——魯南民俗博物館——義和炭廠——老洋街——方炮樓——太史第(高家大院)——魯漢酒館——芳林嫂茶社——大東旅社——萬福樓——正泰國際洋行——三星樓——德順興藥店——西城門——鴿子樓——大茶房——棗莊老火車站售票房——日軍大兵營——南城門

路線二:


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廣場——甬道——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碑廊——雙雄墓——八大台——南城門——太史第(高家大院)——日軍大兵營——老洋街——棗莊老火車站售票房——合盛號當鋪——大茶房——鴿子樓——德順興藥店——西城門——三星樓——正泰國際洋行——萬福樓——魯漢酒館——芳林嫂茶社——大東旅社——方炮樓——義和炭廠——魯南民俗博物館———圓炮樓——南城門

路線三:


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廣場——甬道——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碑廊——雙雄墓——八大台——南城門——日軍大兵營——老洋街——棗莊老火車站售票房——合盛號當鋪——大茶房——鴿子樓——德順興藥店——西城門——三星樓——正泰國際洋行——萬福樓——太史第(高家大院)——魯漢酒館——芳林嫂茶社——大東旅社——方炮樓——義和炭廠——魯南民俗博物館——南城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