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大球蚧

月初為雌成蟲盛發期,雌成蟲壽命20~35 月上旬為若蟲危害盛期,9 師墾區棗大球蚧重點發生區,其它團場受害較輕。

簡介

棗大球蚧屬同翅目蚧總科蚧科大球蚧屬, 別名棗大球蚧、瘤堅大球蚧等,是一種分布範圍廣、繁殖力強、危害嚴重的危險性害蟲。

生活習性

雄蟲羽化後與雌蟲交配,雄成蟲壽命僅有1~2 天。4月底~5 月初為雌成蟲盛發期,雌成蟲壽命20~35 天。
5 月7 日左右為產卵盛期,卵在5 月27 日左右開始孵化,6 月5 日左右為孵化盛期,6 月10 日進入孵化末期,卵期20~27 天。7 月中旬~8 月上旬為若蟲危害盛期,9 月份逐漸下降。10 月下旬在棗樹落葉前逐漸轉移到枝幹及樹皮裂縫處越冬。
棗大球蚧雄成蟲有翅,能飛行,壽命較短,只有1~2 天,交尾後不久即死亡。雌成蟲性成熟後,交尾產卵,產卵前腹部分泌蠟絲,隨著不斷產卵,腹部不斷向上收縮,直至腹背相連成為一薄殼而死。在雌成蟲膨大期間,雌蟲體長度、寬度、高度迅速膨大,此時為雌成蟲危害盛期。在此期間,雌成蟲又向外分泌膠狀物,在其周圍吸引了大量螞蟻和蒼蠅等昆蟲。初孵若蟲活動能力較強,在卵殼內滯留一段時間後爬出,出殼後分散到葉正反兩面葉脈上, 沿著主脈兩側取食危害, 然後轉移到1 年生枝條和葉片上面固定危害。

分布與危害

1.危害植物種類棗大球蚧主要寄主植物為紅棗, 此外還危害街道綠化槐樹、刺槐樹、爬山虎、合歡樹、榆樹等,尤其對紅棗危害較為嚴重。
2.分布及危害特點棗大球蚧在45 團團部和50 團15連嚴重發生,而在其它點發生較輕,45 團團部及周邊地區和50 團15 連目前是農3 師墾區棗大球蚧重點發生區,其它團場受害較輕。棗大球蚧發生危害的棗園80%為5 年樹齡以上, 而近幾年新栽植的棗園發生較少;從受害樹種來看,小海子墾區各團場棗大球蚧僅在紅棗樹發生危害, 麥蓋提墾區除在紅棗上發生外,還危害街道綠化槐樹、刺槐樹、爬山虎、合歡樹、榆樹等。
3.寄主植物受害情況受害樹平均有蟲株率為62.0%,受害嚴重的50 團15 連紅棗園, 被害率高達100%,該園若蟲蟲口密度為10.9 頭/厘米,45 團團部刺槐被害率達96.0%,若蟲蟲口密度為17.0 頭/厘米。

防治措施

1.提高防範能力通過調查發現, 農3 師墾區棗大球蚧僅在部分棗園和綠化樹上發生偏重, 新植棗園發生較少。此外,大部分棗農缺乏防治經驗,蟲害發生後不能及時採取有效防治措施。應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提高棗農對該蟲的防治能力, 對嚴重發生地區進行重點治理,保護無蟲園區,以防其擴散蔓延。
2.加強檢疫棗大球蚧主要靠寄主枝條、接穗、果品甚至樹幹攜帶而遠距離傳播。因此,對苗木、接穗和果品的採購、調運過程和保護區都應實施檢疫,以防傳播蔓延。
3.農業防治增施有機肥,合理灌水,滿足果樹對肥水的需要,促進生長,增強樹體自身耐蟲能力,提高樹體抗性。結合整形修剪,集中燒毀帶蟲枝條,可大大減少蟲口數量。
4.物理防治4 月中下旬雌蟲膨大期蟲體較大, 較容易發現,此期人工抹除或用硬刷刷除。
5.生物防治棗大球蚧的天敵有寄生蜂、瓢蟲等,為保護利用天敵,在棗大球蚧成蟲期不可盲目用藥,避免殺傷天敵。
6.化學防治棗大球蚧有2 個最佳化防時期, 第1 次在3 月下旬~4 月初,此時使用40%速撲殺乳油、40%蚧克特乳油、48%樂斯本乳油防治效果好;第2 次為6 月中下旬, 此時使用48%樂斯本乳油、52.25%農地樂乳油、20%殺滅菊酯乳油和80%敵敵畏乳油防治效果好,且農藥成本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