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電台

1939年2月9日庇護十一世教宗去世,電台集中力量以九種語言報導樞機主教們舉行秘密會議,選舉新教宗的大事,以及新任教宗庇護十二世就職大典的盛況。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梵蒂岡電台的節目雖然遭到外國的檢查和干擾,卻成了一個自由傳播訊息的媒體。 1970年1月29日,聖座國務卿維洛樞機主教為梵蒂岡電台新本部庇護大樓主持落成典禮。

 拉特朗條約簽訂後不久,庇護十一世教宗便委託古列爾莫.馬可尼在新成立的梵蒂岡城國領土內建造一座廣播電台,並敦請數學與物理學者,耶穌會士若瑟.詹弗蘭切斯基神父管理。1931年2月12日,庇護十一世教宗以拉丁文發表一篇廣播詞,為電台主持落成開播典禮,那篇開幕詞令全球動容。在最初的試驗性廣播中,包含科學報導節目,內容介紹宗座科學院的動態。1939年2月9日庇護十一世教宗去世,電台集中力量以九種語言報導樞機主教們舉行秘密會議,選舉新教宗的大事,以及新任教宗庇護十二世就職大典的盛況。當時電台的播音室和辦公室遷移至良十三世大樓。這座大樓直到1936年是梵蒂岡天 文台的所在地。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梵蒂岡電台的節目雖然遭到外國的檢查和干擾,卻成了一個自由傳播訊息的媒體。當時納粹德國的宣傳與新聞部長戈培爾斯(Goebbels)發誓要使梵蒂岡電台閉嘴;法國反對納粹的地下反抗軍卻把梵蒂岡電台的廣播抄寫下來,予以散發。當時電台有個編輯部,由耶穌會士組成,用九種語言廣播。1940年1月,電台成立訊息詢問部,播送尋人啟事的訊息,尋找因戰爭而失落的軍人和平民,也傳播家屬親友給戰俘的訊息:從1940年至1946年,梵蒂岡電台計廣播了1,240,728個相關的訊息,約合12,105個廣播小時。戰爭結束後,梵蒂岡電台又增加其他的語言廣播,因此需要具備更強有力的發射機和定向天線網。於是在1954年開始在羅馬市西北部的聖瑪利亞.加勒里亞(Santa Maria di Galeria)地方建造廣播中心,該中心於1957年10月27日由庇護十二世教宗落成啟用。
1958年新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當選就職,電台在佩特里亞諾博物館舊址擴建新的播音室和辦公室,以應付不斷發展的電台的需要。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期間,電台花了三千小時,以三十種語言報導大公會議的經過。
1963年保祿六世教宗登基。次年,1964年元月,他飛赴聖地朝聖,開啟了教宗國際牧靈訪問的紀元,這也給梵蒂岡電台的新聞記者和技術人員帶來新的挑戰,他們以特派員身份隨教宗出巡訪問世界各地。
1970年1月29日,聖座國務卿維洛樞機主教為梵蒂岡電台新本部庇護大樓主持落成典禮。這時期,電台每日的廣播時數已達十九到二十小時,使用的語言有三十二種,總發射力達一千千瓦,工作人員二百六十位,分屬三十八個國家。
1978年、在若望保祿一世教宗極短任期後,教會又選出新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一位走遍全球、到世界可能前往的地方朝聖訪問不倦的教宗。
這時的電台因著相稱的人力和物力,尤其因著朝聖者教宗孜孜不倦、馬不停蹄的牧靈訪問活動的推動,在八十年代末期已經達到高度的專業水準和效能,並獲得國際廣播界的讚許。九十年代,梵蒂岡電台進入人造衛星廣播時代,它於一九九五年在梵蒂岡設立一座地面衛星站,以面對新時代新科技的挑戰。今天,梵蒂岡電台每日以六個廣播網、四十種語言、進行七十八個時數的廣播,工作人員近四百,來自全球,大都為在俗教友,他們組成一個多語言的小宇宙,每日為教宗和普世教會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