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孢黑腹菌倒卵孢變種

梭孢黑腹菌倒卵孢變種

梭孢黑腹菌倒卵孢變種,擔子果近球圓,寬近3cm,具基部菌絲索。核盤科植物的一種。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梭孢黑腹菌倒卵孢變種梭孢黑腹菌倒卵孢變種
梭孢黑腹菌倒卵孢變種
Melanogasterfusisporusvar.ObovatusK.TaoChangedLiu,J.ShanxiUniv.(Nat.Sci.ed.)18:451.1995.
擔子果近球圓,寬近3cm,具基部菌絲索。包被橙褐色至暗橙褐色或褐色,有皺摺至小坑,氈毛樣,乾後呈褐色;厚達400μm,2層:上表層由直徑4μm的鮮橙黃色、緊密交織的菌絲所組成,菌絲簇從上表層突出,有鎖狀連合;下表層假薄壁組織狀,淡黃色,大多菌絲直徑膨大達10-40μm。孢體中實,成熟後高度膠質化,幼小時呈黃綠色且被狹窄的白色菌髓片分隔開,隨著增長變成黑色並具淡黃色的菌髓;小腔多角形,內充以膠液,寬0.3-1.2mm;菌髓片由直徑3-4μm的無色至淡黃色、交織菌絲所組成,薄壁的。擔子近球形至棒狀,10-23×9-12μm,厚壁,無色,2-3孢子的,成熟後崩解。擔孢子倒卵圓形,(10-)11.5-14(-15)×(5-)5.5-6(-6.5)μm,頂端突尖,基部有一杯狀附肢,壁厚1μm,在KOH溶液內成堆時呈淡黃褐色,單個時呈淡黃色。具有香蕉或蘋果氣味。

中國分布

山西垣曲縣歷山鄉後文堂村,山坡上土莊繡線菊SpiraeapubescensTurcz.下2-3cm土中,1990年8月2日,常明昌193(MHSU1470,Holotypus),海拔1280m林內地上,1990年8月2日,馬勇、喬斌、白新魁198(MHSU2006),白新魁、喬斌、馬勇215(MHSU2007),馬勇、喬斌、白新魁225(MHSU2009),遼東櫟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下落葉層內半地下,1987年7月23日,常明昌228(MHSU2012),1987年7月24日,常明昌230(MHSU2013),海拔1900m岩石旁枯葉層下,1987年7月20日,常明昌、常永紅240(MHSU2017);山西曆山,海拔1280m林內地上,1990年8月2日,馬勇、白新魁、喬斌227(MHSU2011),海拔1250m林內地上,1990年8月1日,馬勇、白新魁、喬斌231(MHSU2014),海拔1740m林內5-7cm深土中,1987年7月25日,常明昌236(MHSU2016),海拔1240m近山林處地下,1990年8月2日,喬斌、馬勇、白新魁501(MHSU2018),海拔1250m山坡地下,1990年8月1日,馬勇、喬斌、白新魁503(MHSU2019);山西靈石縣後悔溝,遼東櫟下5cm深土中,1987年6月27日,上官鐵梁234(MHSU2015)。吉林敦化市大石頭鎮,蒙古櫟QuercusmongolicaFisch.下5cm深士中,1987年9月15日,范黎、陶愷226(MHSU2010)。雲南昆明市黑龍潭,林下苦蘚叢內半埋土,1990年8月10日,常明昌、王鐳224(MHSU2008)。
 

模式產地

模式標本產於中國山西省垣曲縣歷山鄉後文堂村,保存在山西大學真菌標本室(MHSU)。

討論

該變種與原變種梭孢黑腹菌MelanogasterfusisporusWangvar.fusisporus的區別在於,擔孢子大小相近,但形狀不同;擔孢子顏色淺,呈淡黃至淡黃褐色。

盤點真菌微生物系列(二)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