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子泥

條子泥

東台市沿海弶港鎮東部,是東台百萬畝灘涂圍墾首期啟動項目,也是江蘇省百萬畝灘涂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的啟動工程,匡圍面積約40萬畝,靜態總投資約44.84億元。工程採取分區分階段向海推進的方法整個匡圍作業分三步在4-5年內組織實施完成。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經國家環保部審批,同時通過用海規劃、海域使用論證審批,一期工程匡圍面積10.55萬畝,總投資約18.5億元。

背景資料

戰略意義

建設我國重要的土地後備資源開發區。

圍墾思路

在不破壞生態環境、不改變輻射沙洲總體動力格局、不影響深水航道的前提下,科學確定灘涂圍墾的範圍和時序。

實施步驟

條子泥 條子泥

《江蘇沿海灘涂圍墾及開發利用規劃》確定2010—2020年全省匡圍灘涂270萬畝,其中東台100萬畝,規劃建設國家級百萬畝灘涂綜合開發試驗區。匡圍區域主要分布在條子泥、高泥、東沙。首期工程為40萬畝條子泥匡圍。條子泥匡圍工程分三期實施,2015年完成。去年12月8日,省委、省政府在東台舉行一期工程開工奠基儀式。一期匡圍10.12萬畝,今年上半年計畫匡圍3.3萬畝,一期工程計畫2013年8月竣工;二期匡圍近13萬畝,力爭今冬明春實施,2013年年內竣工;三期工程計畫2013年下半年實施,2015年竣工。

開發規劃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新圍墾灘涂按照高效農業用地、生態用地、建設用地6:2:2的比例進行開發,優先用於發展現代農業、耕地占補平衡和生態保護與建設,適度用於產業發展 。

工程合攏

東台弶港條子泥景區高清組圖1 東台弶港條子泥景區高清組圖1

6月26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我市沿海經濟區隆重舉行條子泥匡圍一期工程條南圍區合龍儀式,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雲峰宣布條南圍區正式合龍。這標誌著百萬畝灘涂匡圍首戰告捷,對於我市沿海開發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省政府副秘書長徐立,省沿海辦主任梁學忠,鹽城市及我市領導趙鵬、魏國強、戴元湖、張禮祥、葛啟發等出席合龍儀式。

合龍儀式由鹽城市委副書記、市長魏國強主持。省發改委副主任、省沿海辦主任、省沿海開發集團董事長梁學忠介紹了條子泥圍墾一期工程概況。鹽城市委常委、我市市委書記張禮祥在合龍儀式上發表熱情講話。

條子泥高清組圖 條子泥高清組圖

條子泥匡圍工程是全國一次性批准用海面積最大的匡圍項目,也是以省為主實施大面積灘涂圍墾開發的示範工程,並被納入《沿海開發5年推進計畫》。該項目匡圍面積約40萬畝,總投資約44.84億元,分三期實施,2015年底前實施完成。工程的實施對於充分發揮我市沿海灘涂資源優勢、加快建設百萬畝灘涂綜合開發試驗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條子泥一期工程匡圍面積10.12萬畝,總投資13.6億元,新圍海堤27.4公里,此次條南圍區3.4萬畝正式合龍,標誌著該段土方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施工重點開始向圍墾及後續配套、防汛安全轉變,這將為後期工程提供技術示範和經驗積累。

東台弶港條子泥景區高清組圖2 東台弶港條子泥景區高清組圖2

張禮祥在講話中說,省沿海開發五年推進計畫實施以來,我市堅持把百萬畝灘涂圍墾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配合條子泥匡圍工程,高標準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全力營造安定和諧的施工環境。與此同時,著力推進沿海重大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建設,水陸大交通格局加快構建,臨海高等級公路北段近日通行,352 、333兩條連線沿海的一級公路加快東延西拓,集淡水供應和海河聯運於一體的三倉河整治工程正抓緊推進,港城、港區承載功能迅速提升,臨港產業快速推進,為實施灘涂圍墾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張禮祥表示,我市將以條南圍區合龍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加大服務力度,積極協調要素,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為工程建設營造更加優良的服務環境;進一步加快港城港區建設,打造一流的新能源示範基地和綠色食品產業基地;進一步加快推進圍墾後的規劃建設工作,結合論證建設深水大港,科學布局功能分區,引領灘涂高水平開發,努力為早日建成國家級灘涂綜合開發試驗區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條子泥合攏 條子泥合攏

李雲峰與趙鵬一起為條南圍區合龍按下啟動球。

省發改委、沿海辦、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環保廳、水利廳、審計廳、國資委、海洋漁業局、農業資源開發局、能源局、交通運輸廳港口局、電力公司和省沿海開發集團等省有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我市領導崔康、崔文軍、鄭靜波、許峰等出席合龍儀式。

環境使命

東台弶港條子泥景區高清組圖3 東台弶港條子泥景區高清組圖3

人民網5月27日訊 “在沿海開發中,決不把降低環保和安全門檻作為沿海招商的優惠條件,決不在接受產業轉移中接受污染轉移,決不讓沿海經濟區成為新的污染源,決不以犧牲沿海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東台市委副書記崔文軍在介紹東台市沿海開發情況時這鏗鏘有力的“四個決不”體現了當地政府實行開發與保護並重的決心,而這樣的決心在位於東台市的江蘇省條子泥圍墾工程的論證和實施上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條子泥圍墾工程是東台百萬畝灘涂圍墾首期啟動項目,項目位於東台市沿海,北起梁垛河口,南至方糖河口,西界為東台沿海中南部墾區外堤線,匡圍工程靜態總投資約44.84億元,省、市、縣按7:2:1比例共同出資成立江蘇省沿海開發(東台)有限公司,負責該項目的建設開發與管理。公司總經理周金陽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達出一種強烈的環境關懷。

條子泥工程 條子泥工程

“只要你在施工、在規劃、在建設就要同步考慮生態,而不能將其當作一個孤立的 環節,必須全過程貫穿始終。”

據周總介紹,整個條子泥工程非常嚴謹,2011年6月,該項目通過國家環保部生態與自然保護區專項環評。2011年10月,國家海洋局審批通過工程用海和海洋環評。條子泥匡圍工程將按照江蘇沿海開發的總體規劃,突出最佳化農業、生態、建設三類空間,農業、生態、建設用地比例大致為6:2:2,按功能定位實施城鎮、產業、生態等綜合開發。

為什麼要專門留出生態用地呢?“因為整個輻射沙脊群有個重要的作用,她好比是地球的綠肺。任何開發、圍墾必然會對原有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如何實現開發與保護和諧並進,必須有相應的補償措施。而保留生態用地就是實現保護性開發的舉措之一,和其他措施相配合,有利於把項目實施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這項將持續到2020年的大型沿海灘涂圍墾開發工程在設計之初就對東台沿海近年來的自然環境、水資源、水產資源、鳥類資源等狀況進行認真詳細的野外調查;對條子泥及附近區域的水質進行化驗研究,多次組織科研機構的專家就工程對環境的影響進行論證。工程從拿到國家環保部第一個批覆到2012年2月正式開工,經歷了八個月的時間,期間又經國家海洋局、省海洋局、省發改委、省沿海辦嚴格審批,以期把工程對環境影響降到最低。

條子泥 條子泥

“灘涂圍墾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項目,所有的努力都會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逐步顯現,是非功過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可以說整個團隊很努力地做到科學論證、紮實研究、認真規劃、嚴格程式。項目的前期工作某種意義上決定了項目的成本,並不是項目的執行過程中不會遇到困難,但如果在前期沒有好的規劃或研究,很可能花了很大功夫做出來的,就是一個需要翻工、重複建設的工程!”

在與經濟高速發展相伴的環境危機日趨嚴峻的今天,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和宜居的環境的關係成為政府與百姓共同關注的焦點。在江蘇省“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有序實施灘涂圍墾開發。遵循“依法、科學、適度、有序”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開發與保護並重,科學開發利用灘涂、沙洲和海島及近海海域資源。按照“邊試驗、邊觀測、邊圍墾”的方式,安全穩步地推進灘涂圍墾,確保開發利用滿足生態保護的要求。

望著廣袤的灘涂上整齊排布的靛藍色太陽能板和交錯期間的白色風力發電機,周總說:“科學開發利用灘涂,是省委、省政府對江蘇沿海開發定的基調,也是我們這個團隊每個成員應承擔的責任,是對我們自身使命的共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