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漢闕

梓潼漢闕

梓潼漢闕位於四川梓潼,梓潼縣現存漢闕4處,其中李業闕較為著名。

梓潼漢闕

建武元年(25),公孫述據蜀建“大成國”改就都郡為子同郡。公元23年廣漢郡農民劉群起義,不久為公孫述鎮壓。梓潼人李業有賢名,漢元始年曾舉為議郎,公孫述欲徵聘為博士,李業託病不去。公孫述十分惱怒,派尹融持毒藥詔命李業,“述囑融曰:若起,則受公侯之位;不起,賜之以藥”,李業毫不動搖,笑著說:“名可成不可毀,身可殺不可辱也。”然後飲藥而死。後漢劉秀滅公孫述後,為表彰李業的高尚節操,在梓潼長卿山下厚葬李業,還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墓闕,至今李業闕遺址還在。據縣誌載:“漢李業墓縣西南五里,長卿山下石馬壩。”今碑冢不存,僅有石闕稱李業闕,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正德年間,劍州牧李壁巡視轄縣,又重立石表,上書“漢侍御使李公之闕”。明嘉靖五年(1326)安綿兵道僉事戴鰲至梓潼,遂讓縣令張琦,將長卿山下水草廟改為“漢議郎李巨游祠堂”,肖李業像。梓潼除李業闕外,還有楊公闕、賈公闕、無名闕等,全國僅存漢闕二十餘處,而梓潼就有4處,梓潼漢闕多為前漢墓闕,由於建造年代較早,風化剝落嚴重。漢代官僚貴族盛行在墓前建造石闕,用石條雕砌成仿木樓觀式建築,刻石銘記官爵功勳。梓潼是漢代郡治所在地。居住達官貴人較多,因而留有漢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