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災害

詞目:梅雨災害 of 釋文:梅雨天氣造成的災害。

梅雨災害

學科:自然災害與防治詞目:梅雨災害英文:disasterofsustainrain釋文:梅雨天氣造成的災害。梅雨天氣是春末、夏初季節,在中國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一帶出現的持續時間較長的陰雨天氣。因此時正值江南梅子黃熟季節,故稱其為梅雨。又因該季節氣溫升高,潮濕多雨,衣物極易霉變,故又稱其為霉雨。梅雨是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活動的結果,此時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增強並攜帶大量暖濕空氣北上,與此同時,在中高緯度上空常存在一個略成東北一西南方向的低壓槽,並在槽後不斷有小股冷空氣南下;冷暖空氣在中國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一帶匯合,形成準靜上鋒;由於鋒面活動不斷產生氣鏇,因此出現大範圍陰沉多雨天氣。梅雨期一般20~30天。梅雨季節開始的一天稱為“入梅',一般在6月上旬;結束的一天稱為“出梅',多出現在7月上旬。梅雨屬大型降水天氣過程,除連續性降水外,還常伴有雷雨,有時還出現區域性大雨或暴雨,因此常引起洪澇災害。此外,梅雨期空氣濕度大、日照時間短、地面風力較小,因此影響農作物生長,造成農作物減產。[1]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