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超風[颱風梅花]

梅超風[颱風梅花]
梅超風[颱風梅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颱風梅花,2011年7月28日14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011年7月30日上午加強為強熱帶風暴後,強度迅速增強,成為超強颱風,梅花來勢洶洶,被網友稱為“梅超風”。

概述

颱風梅花颱風梅花
梅超風[颱風梅花],2011年第9號颱風“梅花”曾達到超強颱風級別,據當時預報可能成為登入中國的最強颱風。但最終“梅花”雖給中國東部地區帶來廣泛風雨影響,卻並未登入中國,梅超風移動緩慢、變化多端,引導氣流較弱、推力較小,導致路徑預報不確定性較大。

形成特點

颱風梅花颱風梅花
1、儘管來勢兇猛,但“梅花”有一個很大特點:移動速度慢。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平均移速一般為20公里/小時,“梅花”的移動速度僅為10—15公里/小時,只有一般颱風一半多的水平。慢騰騰的“梅花”2011年7月28日開始編號,2011年8月8日才登入,長達11天,在歷史上較為少見。
2、梅花的強度變化多端。“梅花”先後於7月31日凌晨和8月3日凌晨兩次加強為超強颱風,又分別於2011年7月31日晚和8月3日晚減弱為強颱風,強度變化多。氣象專家認為“梅花”移動緩慢、變化多端,很大程度上是其引導氣流比較弱、推力比較小造成的,這又導致了“梅花”路徑預報不確定性較大的特點。
3、一般對於移動比較快的天氣系統是比較好預報的,因為它的引導氣流非常清楚,由於引導氣流強,它就奔著那個方向去了。而“梅花”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引導,但這個高壓強度比較弱,而且“梅花”始終處於多個小高壓的包圍中,這幾個天氣系統之間的演變和影響導致它的發展很複雜,有很多不確定性在裡面,給預報帶來很大困擾。
4、由於引導氣流比較弱,導致“梅花”變幻難測,提前拐頭向北,先後擦過江浙沿海和山東半島,沒有正面登入這兩個地方。中央氣象台充分認識到了“梅花”路徑預報的不確定性,並在預報中作了提示。目前颱風24小時預報路徑誤差,全年平均為100多公里,對“梅花”的預報誤差在平均預測水平之內。

強度變化

颱風梅花颱風梅花
1、據中國氣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有效應對“梅花”,中國氣象局先後啟動重大氣象災害Ⅲ級應急回響和Ⅱ級應急回響,氣象部門充分套用衛星、雷達、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站等現代觀測系統,對“梅花”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測。由於“梅花”路徑預報不確定性大,中央氣象台特別加強了對“梅花”的監測預警和預報會商。除在每日早間全國天氣會商中作為重點討論內容外,還多次啟動專題會商,會同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及上海浙江江蘇等省份氣象專家,針對“梅花”未來發展動向進行全面深入分析。
2、“梅花”雖然沒有在中國登入,但其影響範圍很廣,包括華東沿海、華北北部、東北地區,台灣、福建、浙江、江蘇、上海、山東、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份受到影響,遭遇了風雨天氣。
3、“梅花”對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影響,呈現“風大雨小”的特點。一方面由於“梅花”中心距離中國陸地較遠,另一方面北上颱風的強降雨區主要在東側,因此處於颱風西側的我國大陸地區降水不是特彆強烈,但舟山及上海外海等海面仍出現了10至11級的大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