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耶M83

梅西耶M83

1945B,星等14.2,爆發於1945年7月13日。 1983N,爆發於1983年7月3日,星等達到12.5等。 Cen。

M83M83

星系簡介

赤經 13 : 37.0 (小時:分)
赤緯 -29 : 52 (度:分)
distance 15000 (千光年)
視亮度 7.6 (星等)
視大小 11x10 (角分)

詳細信息

M83由Nicholas Louis神父於1751年5月2日在好望角發現。
G. de Vaucouleurs定義M83為界於正常旋渦星系與棒旋星系之間的一種星系,在其分類中屬於SAB(s)c型。圖片上M83看起來非常壯闊,精細壯麗的漩渦臂更為它添了分動人的氣質,那些糾結在旋臂處的紅/藍結吸引了無數觀測者的視線。紅結所在之處瀰漫著許多氣態的星雲,那裡是恆星的出生地,這些新生的小星用它們熾熱的光照亮了整個星雲。藍結所在的區域則是剛形成不久的年輕星族們的聚集地(例如,形成於幾百萬或幾千萬年以前)。與其相比,旋臂與旋臂間的恆星分布則要稀疏很多。暗塵帶在盤面處沿旋渦結構延伸,到達直徑20"的星雲中心區域。這些星雲由老年黃星星族組成(老黃星族占據了星雲中心的大多數,並試圖發展到棒狀結構區域),並向外輻射出強烈的發射線。
這張照片是David Malin用英澳天文台3.9米口徑望遠鏡拍攝的。人們可以從照片中獲取很多有關M83的信息細節。可用於研究的還有很多同期拍攝的照片。
David Malin認為明亮的星體達到某一特定距離後,便可認為其是孤立存在的。在他的一些早期著作中(例如,A View of the Universe,第四章)這一距離被指定為2500萬光年,後期,其又將距離修改為1000萬光年(詳見,Galaxis,第八章)。M83的退行速度是337km/秒,稍大於哈勃定律給出的速度(1500萬光年,H0=75,室女星系團擾動未修訂,中心流,若按R. Brent Tully臨近星系星表給出的距離1530萬光年,則有很好的擬合值)Kepple/Sanner給出的另一偏差距離值為2200萬光年。
M83又被稱為“南風車銀河”,與特殊射電星系人馬座A(NGC 5128)以及人馬座NGC 5253一起組成了M83星系群。R. Brent Tully還列出星系群中體積略小並相對暗淡的其他可能成員: NGC 4945, NGC 5102, NGC 5164, NGC 5408, ESO 381-20 (MCG-6-28-017; 1243-33), ESO 324-24 (MCG-6-30-003; 1324-41), ESO 444-84 (MCG-5-32-000; 1334-27), ESO 325-11 (1342-41), and ESO 383-87 (MCG-6-30-025; 1346-35).
目前為止,M83是梅西耶星表中觀測到超新星數目最多的星系--5或者6顆超新星,它們分別是:
1923A,星等14,Lowell天文台C.O. Lampland發現。
1945B,星等14.2,爆發於1945年7月13日。1990年W. Liller在南非布隆泉的哈佛研究所拍攝到它的圖片。7月13日到8月7日這段時間都可以觀測到(參看IAU 快報 5091)。
1950B,最大星等14.5,由 G. Haro發現。
1957D,星等15.0,1957年12月13日由H.S. Gates發現,位於星雲3' NNE的方向上
1968L,星等11-12,I型超新星,由南非布勒陀利亞業餘天文愛好者Jack C. Bennett在尋找彗星時發現,位於星系前方 5"處。
1983N,爆發於1983年7月3日,星等達到12.5等。
這些年來,M83一直占據著超新星數目最多星系這個寶座,但是最近NGC 6946以相同超新星數-6顆,分享了這個寶座。如果超新星1945B是觀測誤差的話,NGC 6946將奪得第一的桂冠。
1751年5月2日,神父Nicholas Louis de la Caille在好望角發現了M83,在他的星表中列為Lacaille I.6。由此,M83成為本星系群外發現的第一個星系。之後,梅西耶於1781年2月17日將其收入梅西耶星表;在他巴黎中北部的住所方向上(北緯49度),M83是一個很難被觀測到的目標,以至於他將這次觀測描述為“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現代的天文學家也證實,對於梅西耶來說,在德國南部的觀測角度上這確實是一次艱巨的觀測任務。由於其觀測難度,早期的北半球星表差點忽視了這個異常明亮的星系(Becvar曾估計它的星等僅為10.1等)。
19世紀早期,澳大利亞的James Dunlop曾觀測到M83,並收入他的星表編號為No.628。它的螺旋結構十分清晰,William Lassell將其描述為“三岔螺旋”。
M83雖然是南部夜空中的尤物,但正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樣,對中北部的愛好者來說它是很難觀測的,甚至根本找不到。其觀測入手點應該為長蛇座γ或者長蛇座Pi:對於長蛇座γ(星等3.00等,光譜型G5 III)可採用星橋法尋找,M83位於其偏東6.5度偏西3度15分(RA,19 min);對於長蛇座Pi(星等3.27等,光譜型K2 III)來說M83位於偏南3度15分偏西6度20分處。根據星等在5-7等星系的星象跡線,可以在M83東北方30分處找到一各星等為5.83的黃星(光譜型F6)和一個星等為7的白星(光譜型A5 V)。長蛇γ星橋法還可以找到星等為10.2 的橢圓星系NGC 5061 (H 1.138)。
南部的天文學家可以很輕鬆的從人馬座定位到M83,它處在指向人馬座方向的長蛇座外圍的偏北區域上。從人馬座Iota到人馬座Theta,在其頭部處,可以找到星等在4-5等間的星體--人馬座i、h、k、(前三個收錄在梅西耶星表中)g,也即1 i Cen、2 g Cen、3 k Cen、and 4 h Cen。人馬座g和i恰好指向M83(比長蛇座γ稍遠);比人馬座i更遠,接近兩倍人馬座g距離的地方是M83的伴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