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聖俞妻善對

梅聖俞妻善對是一則典故。出自:梅聖俞以詩知名,三十年終不得一館職。晚年與修《唐書》,書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嘆息。其初受勅修《唐書》,語其妻刁氏曰:“吾之修書,可謂猢猻入布袋矣。”刁氏曰:“君與仕宦,亦何異與鮎魚上竹竿耶!”聞者皆以為善對。(選自宋.歐陽修《歸田錄》)

譯文

梅聖俞憑寫詩而聞名於世,三十年始終沒能夠得到一個官職。晚年參與編修《唐書》,書編好了還沒呈獻朝廷他就去世了,士大夫們沒有不為他嘆惜的。他最初接受命令編修《唐書》時,對他的妻子刁氏說:“我編修這本書,可以叫做猴子進了布袋了。”妻子刁氏說:“您在做官這條道路上,同鮎魚爬竹竿沒有任何區別!”聽說(這事)的人都認為(他妻子)回答得好。

注釋

梅聖俞:即宋代詩人梅堯臣。

館職:宋代沿襲唐代制度,以使館、昭文館、集賢苑為三館,通名崇文院。任職者為館職,掌管三館圖集編校。

與修:參與編撰;與,參與

勅:同“敕”。

以:憑藉

終:終究,這裡有始終的意思。

卒:死,去世

莫:沒有

語:告訴

為:認為

文言知識

釋“對”。文言文中的“對”,多指“回答”。上文“聞著皆以為善對”,意為“聽說的人都認為刁氏回答得好”。又,“臣下無人對”,意為“臣下沒有一個人回答”。又,“何以對”,意為“用什麼來回答”。

梅聖俞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稱宛陵先生。畢生致力於詩歌創作,題材廣泛,詩風平淡,追求“意新語工”,與蘇舜欽並稱“蘇梅”,是宋詩風格的開創者。

作者

歐陽修出生於四川綿州(今四川綿陽涪城區內),祖籍:江西永豐,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字永叔,諡號文忠,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柳,歐,蘇(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北宋歐陽修、蘇軾)。仁宗時,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諡文忠。其於政治和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又喜獎掖後進,蘇軾、蘇轍二兄弟、蘇洵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創作實績亦燦爛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其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餘風。歐陽修死後葬於開封新鄭(今河南新鄭),新鄭市辛店鎮歐陽寺村現有歐陽修陵園,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另今綿陽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在滁州時,自號醉翁。晚年自號六一居士,曰:吾集古錄一千卷,藏書一萬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吾老於其間,是為六一。歐公一代儒宗,風流自命。詞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艷曲,謬為公詞。 當代學生2012年增刊國中文言文閱讀訓練55篇p33,第31篇 閱讀訓練 1、解釋:

①以:憑藉

②終:始終

③與:參與

④卒:死,去世

⑤莫:沒有

⑥語:告訴

2、翻譯:

①君與仕宦,亦何異與鮎魚上竹竿耶:

你在做官這條路上,同鮎魚爬竹竿也沒有什麼兩樣(永遠爬不上去)!

②聞者皆以為善對:

聽到過這件事的人都讚美刁氏回答得好!

3、刁氏的對子反映了梅聖俞怎樣的遭遇和品格?

答:刁氏的對子反映了梅聖俞的坎坷命運,同時也讚美了梅聖俞的高潔和才華出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