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毅話英雄之楊家將

《梅毅話英雄之楊家將》是《百家講壇》隆重推出《梅毅話英雄》系列節目。《百家講壇》主講人梅毅將為廣大觀眾帶來楊門忠烈精忠報國的動人故事。

節目簡介

百家講壇》隆重推出《梅毅話英雄》系列節目。楊家將是一部英雄傳奇的故事,以小說、戲劇、評書等形式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相關人員介紹《百家講壇》主講人梅毅將為廣大觀眾帶來楊門忠烈精忠報國的動人故事。除了講述史書上記載的有關楊家將外,更多從作家的角度看人性、看文化上的楊家將。用深入人心的英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是“忠”、“義”、 “愛國為民”、“英雄精神”。

主講簡介

《百家講壇》主講人梅毅,男,天津人。現居深圳中國作家協會國家一級作家。著有《生命的傷口》、《赫爾辛基的逃亡》等多部中篇小說,並有“偽青春三步曲”――《南方的日光機場》、《失重歲月》、《城市碎片》等三部長篇小說出版(中國青年出版社等)。出版有長篇社會學譯著《人類行為》(中國社科出版社)。著有《隱蔽的歷史》、《歷史的人性》、《華麗血時代》、《帝國的正午》、《刀鋒上的文明》等十幾部歷史書。多次獲國家、省、市等多項文學獎項。

《百家講壇》主講人“歷史狂人”梅毅《百家講壇》主講人“歷史狂人”梅毅
梅毅才氣逼人,文筆之美讓人嘆服,梅毅的古漢語閱讀能力很強,對詩詞很有研究,在閱讀時給人帶來極大的美感。跟其他的作家又很大不同。梅毅寫的書,文字有張力,史料詳細,風格大氣,文筆雋永,讀起來酣暢淋漓,很是過癮。
梅毅寫書三大特點:第一:書中的所有故事、人物皆來自於正史,不糟蹋歷史。不瞎編。第二:結構大氣磅礴,歷史線索極其明晰。第三:文筆極其優美,才氣橫溢。
高洪波:“梅毅的寫作立場非常嚴肅,他的寫作語言風格又特別具有現代感,新鮮感,趣味感。梅毅的歷史寫作文體大氣磅礴,可以說是小說家雜文家相糅合的一種特殊文體。”
老作家李國文說梅毅的寫作不同凡響,“有書卷味,無方巾氣;有清新感,無腐儒氣;有認真的學問,無膚淺的戲說;有深沉的思考,無庸俗的功利。”
有人這樣評價描述梅毅:寫歷史的時間比易中天要早;出版歷史書的數量比易中天、閻崇年二人之和要多;在網路上的冬粉比易中天、閻崇年、于丹三人之和要多。人們又給他取了一個雅號叫“歷史狂人”。
著名作家李國文、雷達、蔣子龍、梁曉聲、肖復興、舒婷、葉延濱、林希等人也對其作品亦大加推崇。

目錄

1 太原降將
2 忠勇雁門
3 楊業之死
4 奇冤潘美
5 英雄六郎
6 楊門女將

各集導語

1 太原降將

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千百年來,戲劇小說,評書演義,楊家將的故事,為什麼能一直膾炙人口、深入人心?這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史實。翻開史書,還原歷史,復活英雄,楊家將的歷史,會有哪些細節比文藝作品還要撲朔迷離、撼人心魄?這是一群令人欽佩的曠世英雄。戲裡戲外,一門忠烈,國人偶像,楊家將的榮光下,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血淚人生?楊家將的故事,老百姓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相傳,楊家將的第一代英雄,楊業楊老令公,他忠心耿耿為大宋王朝鎮守邊關、抗擊契丹,但是卻遭到大奸臣潘仁美的陷害,結果兵敗被困、身陷絕境。危難面前,老英雄楊業臨危不懼、誓死不降,最後碰死在李陵碑下,為國捐軀。因此,楊業老英雄在國人心目中,就是忠的化身。但是,翻開史書我們卻發現,這個舞台上的大忠臣,這位赤膽忠心的大英雄,卻是一名降將出身,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2 忠勇雁門

宋太宗率領十多萬精兵強將,將近二十萬人,攻滅了北漢,收取大將楊業,等於說是福無雙至今日至,但是宋太宗當時呢,攻滅北漢之後,他就非常膨脹了,他就一定要繼續進攻遼國,趁機收取燕雲十六州。那剛才還是福無雙至今日至,由於宋太宗的這個決定,那就成了禍不單行明日行了。幽州戰役,宋軍慘敗,數萬的宋軍士兵,被殺不說,宋太宗皇帝本人,也是屁股上挨了兩支大箭,最後倉惶乘坐一輛破驢車,才有命逃回國內。宋軍這次慘敗之後呢,遼軍契丹人雖然獲勝,但是遼國的景宗皇帝,遼景宗耶律賢特別生氣,耶律賢這個人一生任性使氣,所以他憋足了勁兒,我一定要給你宋朝一個好看。

3 楊業之死

雁門關大捷,楊業一戰成名,但是他贏得了“楊無敵”威名的同時,也遭到了同僚們的嫉恨,這就為楊業最後的死,埋下了禍根。公元986年,雁門關大戰之後的第六年,宋太宗就決定伐遼,這是他繼位以來第二次對遼國的攻伐,由於他當時的年號是雍熙,史稱雍熙北伐,他組織了三十多萬大軍,主要分為三路來進攻遼國。宋軍的東路軍由於貪功冒進,被遼軍消滅在路上,十萬宋軍損失殆盡,宋軍元氣大傷,宋太宗只得命潘美楊業二人斷後,自己狼狽班師回朝。臨行前,宋太宗還給潘楊二人,布置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宋太宗就命令潘楊二人,讓他們不但掩護西路軍,安全撤回國內,還要安全掩護四州人民,20多萬人也安全撤回國內。面對皇帝的詔旨,你潘美和楊業又怎么辦呢?

4 奇冤潘美

千百年來,無論是戲劇小說還是評書演義,楊家將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人們在對楊家一門忠烈唏噓感嘆的同時,也會對那個陷害忠良的大奸臣潘仁美嗤之以鼻。潘仁美,也一直被世人,視作“壞蛋”的代名詞。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文藝作品中徹頭徹尾的“大壞蛋”形象,他在歷史中的人物原型,居然會是鼎鼎大名的北宋良將潘美。那么,一代忠臣良將為什麼會被醜化成奸佞權臣?歷史上的潘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千百年來呢,只要說到楊業之死,只要談到楊家將,大家肯定會把潘美拉出來批鬥,就認為潘美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潘仁美這大白臉的形象,肯定已經是深入人心了。
5 英雄六郎 
在戲劇小說中,楊業老英雄死後,他的八個兒子重新扛起抗遼大旗,子承父業保家衛國,這就是楊家將第二代英雄,也被稱為“七郎八虎”。那么在真實的歷史中,楊業到底有幾個兒子?他們是不是都有非凡的戰績呢?《宋史·楊業傳》當中,就提了他六個兒子的名。他六個兒子包括楊延昭、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瓌、楊延貴,楊延彬,這六個人都被宋廷封了官職。這六個人,再加上陳家谷口戰役當中,和楊業老將軍一起戰死在那裡的楊延玉呢,楊業確確實實有七個兒子。但是他這七個兒子當中只有楊延昭、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楊六郎最有名,其餘五子呢都是恩蔭小官,日後在歷史上默默無聞,沒有任何的戰功和武績。至於那個義子“八虎”,那就完全是我們民間的藝人編造出來,根本就沒這個人。
6楊門女將
一段流芳千古的傳奇;一群令人敬佩的女性。《楊門女將》這齣戲的首要內容是什麼呢?它就是講在宋仁宗時代,有一天,京城汴梁楊家將的府邸,天波楊府,喜氣洋洋,張燈結彩,這幹嗎呢?女主人百歲人瑞佘老太君,正在開壽筵,正在大擺生日宴席。那為誰呢?倒不是為她本人,是為她50歲的孫子楊宗保做壽。大伙兒正在快樂、歡欣之間,邊將騎馬而來帶來一個凶訊,帶來什麼凶訊呢?楊宗保在邊關和西蕃的戰役傍邊戰死了,也就是說這個壽筵的主人楊宗保,那時並不在,他在邊遠地方同西蕃作戰。此時,凶訊傳來,說楊宗保戰死了,天波楊府之內,就是一片憂愁,愁雲慘白,方才喜慶的赤色,很快就被白色的孝衣所替代了。宋朝皇帝得知這個音訊之後呢,他畏敵、懼敵,想和西蕃人和解,佘老太君一定不乾。在宰相寇準的協助之下,佘老太君100多歲了,開端帶領眾家兒媳,包羅帶著這個楊宗保的媳婦穆桂英,還有重孫子楊文廣,一家四代人聲勢赫赫殺向邊關,最終殺退西蕃,為楊宗保報了仇,替宋國又立下大功。無論是戲劇小說照樣評書演義,一說起楊門女將,最富有傳奇顏色的人物,就是楊業的夫人,佘老太君,她手持龍頭杖,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百歲掛帥征西,成為千古美談。那么,在真實的前史中,有沒有佘老太君如許一小我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