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丘氏易學派

其子梁丘臨原拜施□為師,學《施氏易》,後又因家傳而學得京房之法。 兩漢之際,有范升研習《梁丘易》和《老子》,教授後生。 張興宇君上,東漢初人,研習《梁丘易》,官拜博士,弟子將近萬人,是當時梁丘氏易學派的大宗。

概述

梁丘氏易學派〗創始人梁丘賀,字長翁,西漢諸(今山東諸城縣)地人。因為有計謀,任武騎,向京房學習《易經》。京房出任齊郡太守後,梁丘賀改投田王孫為師。官至少府。其子梁丘臨原拜施□為師,學《施氏易》,後又因家傳而學得京房之法。占卜成為《梁丘氏易》的特點。五鹿充宗研習《梁丘易》,他弟子有士孫張、鄧彭祖、衡鹹,於是梁丘氏易學派又分為士孫易學派、鄧氏易學派和衡氏易學派。兩漢之際,有范升研習《梁丘易》和《老子》,教授後生。光武帝時,范升官拜博士,以五經異說竟生、爭執不休為由,反對《春秋左氏傳》等立為官學。漢朝判斷是非曲直,必須用儒經為標準。如果經義不同,人們將無所適從。所以除孔子的五經立官學以外,不肯博採。范升的弟子有楊政。張興宇君上,東漢初人,研習《梁丘易》,官拜博士,弟子將近萬人,是當時梁丘氏易學派的大宗。梁丘氏易學派的著述,《漢志》載有《章句》,施、孟、梁丘各二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