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香蜂糕

桔香蜂糕

桔香蜂糕歷來以四川瀘州蜂糕最著名。1984年重慶始產蜂糕,成為當地有特色的點心品種之一。本品形制大,口味松泡而香甜,兼之配料獨特,物美價廉,很受消費者歡迎。為重慶蘭香園廠著名產品。

製作方法

原料配方:特粉28公斤,川白糖8.4公斤,桔餅1.4公斤,化豬油1.4公斤,純鹼0.115公斤,小蘇打0.115公斤。

1.拌料:用配料中特粉的10%加酵母劑和水(水量為所用特粉的

小麥 小麥

70%左右)作發酵面。發酵時間約4小時。再加特粉的60%和水(水量為所加特粉的55%左右),攪拌均勻,倒在案板上(案板上先鋪20%的特粉作底粉),再下純鹼、小蘇打(下配料的1/2),拌合後抽樣檢查鹼度:過多色發黃,過少味發酸。發現以上現象,應加發酵面或小蘇打予以調整。待鹼度適當時,再下白糖、化豬油和桔餅(切碎如米粒大小),拌合均勻。

2.靜置:拌料後需靜置1小時左右,再按成品的110%的分量分料,作成圓形坨狀,置於專用木盤內(盤內要鋪一層特粉),再靜置半小時左右,翻面壓平成型。兩次靜置是促進糖與粉充分融合,使製品發酵充分。

3.烘焙:烘焙前要掃淨撒粉,用吊爐、平底鍋、250℃左右的爐溫,烘焙約1分鐘。待製品半熟時翻面,再烘焙1分鐘左右,熟透後起鍋,冷卻,即為成品。

質量標準

規格:圓形,直徑約14厘米,厚約1.7厘米,面底平整光潔,無裂口。

組織:松泡綿軟,剖面呈蜂窩狀。

口味:綿軟松泡,香甜適口,突出桔香味。

原料概述

麵粉

小麥經磨製加工後,即成為麵粉,也稱小麥粉。麵粉按加工精度和用途不同分為等級粉和專用粉兩大類:(1)等級粉:按加工精度不同可分為特製粉、標準粉、普通粉三類;(2)專用粉:專用粉是利用特殊品種小麥磨製而成的麵粉;或根據使用目的的需要,在等級粉的基礎上加入食用增白劑、食用膨鬆劑、食用香精及其他成分,混合均勻而製成的麵粉。專用粉的種類多樣,配方精確,質量穩定,為提高勞動效率、製作質量較好的麵製品提供了良好的原料。

麵粉中所含營養物質主要是澱粉,其次還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

白糖

橘子 橘子

糖是用甘蔗或甜菜等植物加工而成的一種調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蔗糖。白砂糖是食糖中質量最好的一種。其顆粒為結晶狀,均勻,顏色潔白,甜味純正,甜度稍低於紅糖。烹調中常用。綿白糖為粉末狀,適合於烹調之用,甜度與白砂糖差不多。綿白糖有精製綿白糖和土法制的綿白糖兩種。前者色澤潔白,晶粒細軟,質量較好;後者色澤微黃稍暗,質量較差。白砂糖和綿白糖只是結晶體大小不同,白砂糖的結晶顆粒大,含水分很少,而綿白糖的結晶顆粒小,含水分較多。

廣東、福建、台灣等省和東北地區是中國主要產糖區。糖是重要的調味品,能增加菜餚的甜味及鮮味,增添製品的色澤,為製作菜餚特別是甜菜品種的主要調味原料。

豬油

豬油,又稱大油、葷油,在西方被稱為豬脂肪。豬油色澤白或黃白,具有豬油的特殊香味,深受人們歡迎。很多人都認為炒菜若不用豬油菜就不香。豬肉裡面、內臟外面成片成塊的油脂叫“板油”,這是豬油最集中的地方,出油率高、油渣少,一般加工後作為工業用油做糕點等。

桔餅

色澤橙紅、不含任何色素、口感細膩。桔餅是一種頗具特色的食品,是用帶桔皮的紅桔加工而成的天然食品,沒有桔皮中的苦味,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深受中老年人的歡迎。

營養分析

1.麵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2.適當食用白糖有助於提高機體對鈣的吸收,但過多就會妨礙鈣的吸收;吃糖後應及時漱口或刷牙,以防齲齒的產生;糖尿病病人不易直接食用食糖,最好是以甜味劑替代。

3.豬油中含有多種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當,

蜂糕 蜂糕

能提供極高的熱量,並且含有的維生素A、維生素E也很豐富。

相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動物油熱量高、膽固醇高,故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肥胖和心腦血管病患者都不宜食用。

製作指導

1. 包子、餃子、餛飩都是以麵粉為皮,輔以各種餡料製成的特色食品。包子外皮鬆軟有彈性,口味鮮美;餃子幾乎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餛飩皮薄爽滑。三者因餡料、烹飪方法不同,營養成分差異很大,但總的來說,三種食物的總體營養成分搭配合理,都屬於“完美的金字塔食品”。

2. 存放時間適當長些的麵粉比新磨的麵粉的品質好,民間有“麥吃陳,米吃新”的說法;麵粉與大米搭配著吃最好。

3. 炒菜時不小心把鹽放多了,加入適量白糖,就可解鹹;

4. 糖很容易生蟎,存放日久的糖不要生吃,應煮開後食用。

蜂糕 蜂糕

5.豬油熬制:將豬油用清水洗乾淨,切成塊,放進鍋里,加些溫水(比豬油略少),再倒一點黃酒並放少些鹽,然後蓋好蓋,放在文火上燒。待鍋里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時,就是鍋里的水分已近蒸發乾,再稍熬片刻,待油渣變黃,將油渣撈出,把油倒進乾淨的容器里即可。

食療作用

1.小麥味甘,性涼,入心、脾、腎經;養心,益腎,除熱,止渴;主治髒躁、煩熱、消渴、泄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

2.白砂糖味甘、性平,歸脾、肺經;有潤肺生津、止咳、和中益肺、舒緩肝氣、滋陰、調味、除口臭、解鹽滷毒之功效。

3.豬油味甘、性涼、無毒;有補虛、潤燥、解毒的作用;可治臟腑枯澀、大便不利、燥咳、皮膚皸裂等症;可藥用內服、熬膏或入丸劑。外用作膏油塗敷患部。

4.橘子味甘酸、性涼,入肺、胃經;具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的功效

白蜂糕 白蜂糕

;主治胸隔結氣、嘔逆少食、胃陰不足、口中乾渴、肺熱咳嗽及飲酒過度。

古籍記載

麵粉

《本草綱目》 :陳者煎湯飲,止虛汗。

《本草綱目拾遣》:小麥面,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

《本草再新》把它的功能歸納為四種:養心,益腎,和血,健脾。

《醫林纂要》又概括了它的四大用途:除煩,止血,利小便,潤肺燥。

白糖

製糖為中國首創,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有用穀物製作飴糖的記載。根據《齊民要術》的記載可知後漢時中國已經生產蔗糖和冰糖了。唐貞觀年間中國自印度傳入熬糖法後,改進了工藝,蔗糖質量有所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