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行村

桑行村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馮姓由萊陽縣遷此建村,因村周圍多桑樹,取名桑行村。

基本信息

山東省萊西市河頭店鎮桑行村

村委會

政區人口

位於河頭店鎮駐地西北1.5公里處,南臨小萊路,東臨同三高速公路出口,交通發達。2005年,桑行村共有150戶,472人,耕地面積65.6公頃,果園10公頃。村經濟總收入6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00元。

經濟狀況

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花生三大作物為主,小麥每畝單產425公斤,玉米460公斤,花生320公斤,年總產小麥189噸,玉米207噸,花生144噸。果業以種植蘋果、大梨、櫻桃、葡萄、桃為主,年產蘋果50萬公斤。畜牧養殖以肉雞為主,2005年養殖小區占地0.73公頃,建有2000隻雞大棚11個,年出欄肉雞11萬隻,年收入22萬餘元,奶牛養殖60餘頭,年收入18萬元。引進蔬菜加工廠1個,轉移剩餘勞動力40餘人,年可增加村民收入30萬元。
截至到2005年,引進鐵礦承包商2個,年為集體創收27萬餘元,2004年引進青島九聯養殖有限公司建養殖場1個,占地2.33公頃,年集體收入1.4萬元,轉移勞動力10餘人,農民打工收入8萬餘元,村民投資20餘萬元,新上占地0.4公頃的水泥製品廠1個,轉移村剩餘勞動力10餘人。

社會事業

整治村容村貌。投資30萬元,硬化通村路2條,中心大街4條,總長1253米,7600平方米;投資10萬元整修路旁排水溝2506米;投資5000餘元栽植花卉樹木;投資8000餘元安裝路燈;投資8萬元,翻新房屋12間,維修房屋12間。
積極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和福利待遇。投資10萬餘元安裝了自來水,常年免費供水;為村民安裝有線電視補貼安裝費1.2萬元;每年出資5000元為村民辦理合作醫療保險,參合率達100%;每年春節出資6萬餘元,為70歲以上老人發放春節福利款200元,60歲以上老人每人發放150元,60歲以下的每人發放100元。

精神文明

老幹部、老黨員牽頭成立村民道德評議會,每年都按10%的比例評選出五好家庭進行表彰;每月對村民的道德行為評議一次,評議結果張榜公布,促使村民遵紀守法,團結互愛,全村十星級文明戶達到90%以上。該村被青島市委市政府、萊西市委市政府授予紅旗村、小康村、文明村莊、安全村莊、敬老模範村等榮譽稱號。

山東省膠南市大村鎮桑行村

桑行村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桑行村坐落在大村鎮駐地北8公里處,西鄰諸城市桃元鎮東王夼3公里。

村名由來

1736年,一位名叫李泰的從李家河崖搬到河北崖,後來發展了一片片桑樹,故名桑行。

人口姓氏

到建國時,該村才有32戶,人民公社成立時有42戶,除李姓外,還有朱、趙、陳、劉等姓。現有134戶,434口人。

經濟概況

該村有土地605畝,樹林20畝,塘壩2座,80%以上的戶裝上了電話,70%的居民看上了有線電視,98%的戶吃上自來水,現有動力電機3台,20馬力以上的拖拉機1台,手扶拖拉機70台,機車70輛,60%的勞動力乾瓦工,村內土地靠種花生、小麥、玉米為主,村有養殖小區4處,年出售生豬400頭以上,每處純收入近2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