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頭隨筆/馮驥才分類文集

內容介紹書摘文壇比文學熱鬧,可以說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大奇觀。 可是當今,文壇反過來,又比文學熱鬧了。 這樣一來,作家比他們筆下的人物還要奇異、獨特、匪夷所思了。

內容介紹

書摘
文壇比文學熱鬧,可以說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大奇觀。在曾經那非常年代,文壇如戰場,喊殺陣陣,亂箭齊發。文壇上的作家們全都個性奇特鮮明,內心變化莫測,命運大起大落,演出了比他們筆下的人物更加驚心動魄的故事。然而歲月匆匆過去,政治的硝煙散盡,放眼看,文學卻落得一片空茫。這真是文學的悲哀!
這樣的日子不再復返。於是新時期經歷了“文學比文壇熱鬧”(或者說“文學比文壇更熱鬧”)的一段輝煌。沒有包裝,不用炒作,每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都推出一些新面孔的小說人物來;批評家緊盯著這些人物品頭論足;文壇的空氣就是文學的空氣——這情景在人們難忘的記憶里。
可是當今,文壇反過來,又比文學熱鬧了。但這一次,沒有政治的強加,全是在商業運作上的“友情演出”。應該說那種把作品拿出來加點作料,爆炒一下的做法,總還是出於買賣的需要,情有可原;因為作品最終還要經過讀者的檢驗與認可。但離奇的是,原本守在幕後的作家競被拉到台前,讓他們花花綠綠扮演各種驚人的角色。諸如狂士、奇人、鬼才、隱士、氣功大師、當眾P11出醜的冒失鬼,乃至內心偏狹的小人或變態畸形的準神經病患者,等等。這樣一來,作家比他們筆下的人物還要奇異、獨特、匪夷所思了。不管怎么說,作家總比他們筆下的人物來得現成,熟人的隱私比生人的隱私更叫人關心,名人吵架也分外賞心悅目。瞧他們——能言善辯,唇槍舌劍,妙語如珠,不是比他們筆下的人物更機靈,智謀,神氣十足嗎?由於他們都是活生生、有頭有臉的人物,如果他們陷入事件也就更具懸念。而媒體都是“好事”的,喜歡真人真事,現場直播,文壇自然熱鬧起來了。這就看誰稀里糊塗被打扮成這裡的角色乃至主角。那可要警惕千萬別成了這裡的賣點!當今的文壇雖然不再政治化,卻地地道道市場化了。當作家被推到前台,文學便被冷落一旁。你瞧,往往有的作品打得好像生死攸關,其實與作品本身並無關係。想想看,到底有多少人伸手認真翻翻這本書?這不又是文學的一種悲哀?
多年經驗教給我一種觀察方式,就看文壇和文學哪個更熱鬧。當文學比文壇熱鬧,文學繁榮;當文壇比文學熱鬧——特別是對當今這個市場化的文壇——那就得冷眼瞧一瞧了。P12

作者介紹

馮驥才 浙江省慈谿人,1942年生於天津。“傷痕文學”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雕花菸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俗世奇人》等,中篇小說《啊》、《神鞭》.《三寸金蓮》等,散文集《珍珠鳥》,文化隨筆集《手下留情》、《巴黎,藝術至上》、《傾聽俄羅斯》等,畫集《馮膜才畫集》等多種。作品多次獲得各類全國獎,並以英、法、德、俄、日等多種語言翻譯出版。現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天津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