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桑學原理

桑樹枝幹的形態與功能 桑樹根系的分布與功能 桑樹栽培的方法與技術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外文書名: Principles of Moricultural Science
叢書名: 蠶學精義叢書
精裝: 30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32396185, 9787532396184
條形碼: 9787532396184
尺寸: 24 x 17 x 2.6 cm
重量: 798 g

內容簡介

《栽桑學原理》除扼要介紹桑樹栽培(第3、第4章)、桑葉收穫(第5章)、桑園管理(第6、第7章)三方面在20世紀及20世紀以前國內外創造的主要的成熟的技術經驗外,重點放在論述桑樹種質資源(第1章)與桑樹栽培生理(第2章)兩部分的研究進展。此外,桑樹病理學、桑樹害蟲學與桑樹氣象學雖然都已形成獨立學科,但限於篇幅,《栽桑學原理》只能分別以桑樹蟲害防治(第8章)、桑樹病害防治(第9章)與桑樹氣象災害與環境污染(第10章)擇要講述。 作為蠶業科學的入門讀物,《栽桑學原理》內容力求理論結合實際,使讀者掌握栽桑技術時,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文字力求通俗易懂,由淺入深,並有可讀性。

目錄


序二
序三
導讀
前言
第1篇 桑樹栽培的生物學基礎
第1章 桑樹種質資源
1 桑樹形態分類學特徵
1.1 桑根形態
1.2 桑枝形態
1.3 桑葉形態
1.4 桑花與桑葚形態
2 桑樹形態分類與地理分布
2.1 桑樹在植物分類學上的地位
2.2 桑屬植物的分類
2.3 桑屬植物的分布
3 桑樹栽培品種的起源及其原種
3.1 桑樹栽培品種的起源
3.2 日本桑樹栽培品種三大原種的性狀
3.3 中國桑樹主要品種的栽培特性
4 桑樹種質資源保護與桑樹品種改良
4.1 中國桑樹品種資源的保護
4.2 桑樹品種改良的目標
4.3 桑樹品種改良的方法
4.4 桑樹品種育成機構
4.5 桑樹品種鑑定組織
第2章 桑樹栽培生理
1 桑芽的種類與功能
1.1 夏芽與冬芽
1.2 主芽與副芽
1.3 頂芽與側芽
1.4 定芽、不定芽與潛伏芽
1.5 葉芽與花芽
1.6 冬芽的休眠與冬眠
l.7 冬芽的萌發
1.8 桑芽的年發育周期
2 桑葉的結構與功能
2.1 桑葉的形態特徵
2.2 桑葉的組織結構
2.3 桑葉的化學成分
2.4 桑葉的光合作用
2.5 桑葉的呼吸作用
2.6 桑葉的蒸騰作用
2.7 桑葉的生長
2.8 桑葉的脫落及其人工調節
2.9 桑葉的光合速度與產物轉運
2.10 桑葉含水量與水分消耗
3 桑樹枝幹的形態與功能
3.1 枝條的生長
3.2 枝條的外部形態
3.3 枝條的內部構造
3.4 枝務的剪伐
4 桑樹根系的分布與功能
4.1 桑根的分枝與根系
4.2 桑根的組織結構
4.3 桑根的吸收作用
4.4 桑根的生長
5 桑樹性別分化與生殖
5.1 花與花穗
5.2 腋芽內花器與花性分化
5.3 雌花與雄花
5.4 桑葚與桑子
5.5 桑樹的雌雄性
6 桑樹生長與營養要求
6.1 桑樹生長期的營養吸收
6.2 營養元素對桑樹的生理意義
6.3 桑樹的重金屬中毒症
7 桑樹再生長與貯藏物質
7.1 貯藏物質與貯藏場所
7.2 再生長與貯藏物質
8 桑園群體結構與光能利用
8.1 桑園植被對太陽光能反射、透過與吸收
8.2 桑園群體結構與光能利用
9 桑樹生長的生態條件
9.1 土壤水分
9.2 土壤養分
9.3 土壤物性
9.4 地溫與氣溫
9.5 日長效果與光線波長
9.6 空氣與氣流
10 栽培桑樹的生長模式
10.1 栽培桑樹的生長年限
10.2 栽培桑樹的生長模式
第2篇 桑樹栽培的方法與技術
第3章 桑樹繁殖方式
1 實生苗繁殖法
1.1 桑樹有性繁殖的細胞學過程
1.2 桑子採集與貯藏
1.3 桑子播種與發芽
1.4 桑苗生長與管理
1.5 實生苗的挖取與假植
2 嫁接繁殖法
2.1 嫁接成活機制
2.2 砧木與接穗
2.3 袋接法
2.4 裝根接
2.5 芽接法
2.6 其他嫁接法
3 扦插繁殖法
3.1 扦插髮根原理
3.2 硬枝扦插
3.3 綠枝扦插
3.4 間歇噴霧扦插
4 壓條繁殖法
4.1 補缺壓條法
4.2 “丁”字形壓條法
4.3 以苗育苗壓條法
5 桑苗出圃
5.1 挖苗
5.2 檢疫
5.3 分級
5.4 假植
5.5 包裝運輸
第4章 桑樹栽培技術
1 桑樹建園設計
1.1 桑園立地條件
1.2 桑園土壤改良
……
第3篇 桑園管理要領
第6章 桑園管理一般要領
第7章 桑園養分管理
第4篇 桑樹保護策略
第8章 桑樹蟲害防治
第9章 桑樹病害防治
第10章 桑樹氣象災害與環境污染
參考文獻
附錄Ⅰ 桑園管理作業年間行事曆
附錄Ⅱ 名詞術語中英文對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