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腫菌綱

根腫菌綱

根腫菌綱(Plasmodiophoromycetes)真菌的營養體為原質團,生活在寄主細胞內。以整體產果的方式繁殖,營養體以原生質割裂的方式形成大量散生或堆積在一起的孢子囊。根腫菌綱真菌形成的孢子囊有兩種:一種是由無性繁殖產生的薄壁遊動孢子囊(zoosporangium);另一種是有性生殖產生的厚壁的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形成遊動孢子囊和休眠孢子囊的原質團性質不同:前者是單倍體,由遊動孢子發育而成;後者是二倍體,一般認為由兩個遊動孢子配合形成的合子發育而成。實際上,目前對多數根腫菌綱真菌的有性生殖過程仍不清楚。休眠孢子囊萌發時通常釋放出一個遊動孢子,因此根腫菌綱真菌的休眠孢子囊習慣上稱為休眠孢子(resting spore)。休眠孢子分散或聚集成堆以及休眠孢子堆的形態是根腫菌分類的重要依據。

基本信息

根腫菌綱

正文

粘菌門的1綱。全部為專性寄生菌,內寄生於高等植物、藻類和水生真菌。寄主受害部常膨大成腫瘤。在高等植物上大多寄生在根內或埋在土中的莖內。
菌體為無壁多核原生質團,此原生質團能運動和攝食,內生,整體產果式。無性繁殖是由原生質團形成鬆散的孢子囊群或緊密的孢子囊堆,每一孢子囊生單個、數個或許多個次生遊動孢子,遊動孢子頂生2根不等長的前生尾鞭式鞭毛;有性生殖可能為同型配子結合形成合子,合子萌發產生無壁原生質團,成熟時形成休眠孢子囊。除在水中的再侵染階段外,全部生活史在寄主體內完成。
本綱只有1目,1科,16屬,約45種。分屬的主要依據是休眠孢子囊的有無,休眠孢子囊的聯結程度、狀態和形狀,其次是寄生專化性和寄主的反應等。常見的屬有根腫菌屬(侵害十字花科)、粉痂菌屬(為害馬鈴薯)、球壺菌屬(侵染婆婆納)、四粘菌屬(侵害水生被子植物)、層盤菌屬(侵染水馬齒)、沃羅菌屬(侵害無隔藻、綿霉)和多粘菌屬(為害禾穀類作物)等,它們引起多種栽培植物的病害,造成重大損失。
根腫菌的分類地位一直有爭論。由於它的營養體始終為無壁原生質團,很像粘菌,所以被認為是粘菌(見粘菌門)。由於它的細胞核分裂時,核仁並不消失而是變長,與赤道帶的染色質形成一個“+”字,類似原生動物(如變形蟲)細胞核的分裂特徵,所以又被列入原生動物中。可是,它有更多的性狀像真菌:①它內寄生的生活方式與自由生活的粘菌不同,而類似某些真菌;②遊動孢子中的高爾基器與雙鞭毛菌相似;③產生1個或多個遊動孢子的薄壁孢子囊和休眠孢子囊與雙鞭毛菌有聯繫,而不象粘菌;④休眠孢子囊有兩層壁,其主要成分為殼質,這與具2或3層壁、內壁為纖維素的粘菌孢子囊不同。因此,現在多數學者主張將這一小群有機體放在真菌內。
參考書目
 J.S.Karling,The Plasmodiophorales,2nd rev.ed., Hafner,New York,1968.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