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吸水

根系吸水

根系吸水,高等植物的葉片被雨水或露水濕潤時,也能吸水,不過數量很少,在水分供應上沒有重要意義。

詞條概述

根系吸水示意圖根系吸水示意圖
高等植物的葉片被雨水或露水濕潤時,也能吸水,不過數量很少,在水分供應上沒有重要意義。根系是陸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從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滿足植物體的需要。 根的吸水主要在根尖進行。在根尖中,根毛區的吸水能力最大,根冠分生區伸長區較小。後3個部分之所以吸水差,與細胞質濃厚,輸導組織不發達,對水分移動阻力大等因素有關。根毛區有許多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積;同時根毛細胞壁的外部由果膠質組成,黏性強,親水性也強,有利於與土壤顆粒黏著和吸水;而且根毛區的輸導組織發達,對水分移動的阻力小,所以根毛區吸水能力最大。由於根部吸水主要在根尖部分進行,所以移植幼苗時應儘量避免損傷細根。

根系吸水的途徑

根系吸水的途徑有3條,即質外體途徑(apoplast pathway)、跨膜途徑(transmem-brane pathway)和共質體途徑(symplast pathway)。共質體途徑和跨膜途徑統稱為細胞途徑(cell ular pathway)。這3條途徑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1、質外體途徑

質外體途徑是指水分通過細胞壁、細胞間隙等沒有細胞質部分的移動,阻力小,所以這種移動方式速度快。

2、跨膜途徑

跨膜途徑是指水分從一個細胞移動到另一個細胞,要兩次通過質膜,還要通過液泡膜,故稱跨膜途徑。

3、共質體途徑

共質體途徑是指水分從一個細胞的細胞質經過胞間連絲,移動到另一個細胞的細胞質,形成一個細胞質的連續體,移動速度較慢。

根系吸水的動力

根系吸水有兩種動力:根壓蒸騰拉力,後者較為重要。

1、根壓(root pressure)

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動使液流從根部上升的壓力,稱為根壓(root pressure)。根壓把根部的水分壓到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斷補充到根部,這就形成根系吸水過程,這是由根部形成力量引起的主動吸水。
從植物莖的基部把莖切斷,由於根壓作用,切口不久即流出液滴。從受傷或折斷的植物組織溢出液體的現象,稱為傷流
沒有受傷的植物如處於土壤水分充足、天氣潮濕的環境中,葉片尖端或邊緣也有液體外泌的現象。這種從未受傷葉片尖端或邊緣向外溢出液滴的現象,稱為吐水
根壓的兩種解釋:
1、滲透論 根部導管四周的活細胞由於新陳代謝,不斷嚮導管分泌無機鹽和有機物,導管的水勢下降,而附近活細胞的水勢較高,所以水分不斷流入導管;同樣道理,較外層細胞的水分向內移動。
2、代謝論 持這種見解的人認為,呼吸釋放的能量參與根系的吸水過程。

2、蒸騰拉力(transpirational pull)

植物因蒸騰失水而產生的吸水動力叫做蒸騰拉力。

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

葉片蒸騰時,氣孔下腔附近的葉肉細胞因蒸騰失水而水勢下降,所以能從旁邊細胞取得水分。同理,旁邊細胞又從另外一個細胞取得水分,如此下去,便從導管要水,最後根部就從環境吸收水分。這種吸水完全是蒸騰失水而產生的蒸騰拉力所引起的。

影響根系吸水的土壤條件

根系通常生存在土壤中,所以土壤條件直接影響根系吸水。

1、土壤中的可用水分
相對紮根深度相對紮根深度
土壤的水分對植物來說並不是都能被利用的。根部有吸水的能力,土壤有保水的能力(土壤中一些有機膠體和無機膠體能吸附一些水分,土壤顆粒表面也吸附一些水分)。植物從土壤中吸水,實質上是植物和土壤爭奪水分的問題。植物只能利用土壤中可用水分(available water)。土壤可用水分多少與土粒粗細以及土壤膠體數量有密切關係,粗沙、細沙、沙壤、壤土和黏土的可用水分數量依次遞減。2、土壤通氣狀況

土壤通氣不良,造成土壤缺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短期內可使細胞呼吸減弱,影響根壓,繼而阻礙吸水;時間較長,就形成無氧呼吸,產生和積累較 多的酒精,根系中毒受傷,吸水更少。作物受澇,反而表現出缺水現象,也 是因為土壤空氣不足,影響吸水。

3、土壤溫度

低溫能降低根系的吸水速率,其原因是:水分本身的黏性增大,擴散速率降低;細胞質黏性增大,水分不易通過細胞質;呼吸作用減弱,影響根壓;根系生長緩慢,有礙吸水表面的增加。
土壤溫度過高對根系吸水也不利。高溫加速根的老化過程,使根的木質化部位幾乎達到尖端,吸收面積減少,吸收速率也下降。同時,溫度過高使酶鈍化,影響根系主動吸水。
土壤溶液所含鹽分的高低,直接影響其水勢的大小。根系要從土壤中吸水,根部細胞的水勢必須低於土壤溶液的水勢。在一般情況下,土壤溶液濃度較低,水勢較高,根系吸水;鹽鹼土則相反,土壤水分中的鹽分濃度高,水勢很低,作物吸水困難。施用化學肥料時不宜過量,特別是在沙質土,以免根系吸水困難,產生“燒苗”現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