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皮子座

根皮子座使用皮革做的座子。根皮子就是人們常說的“硝皮子”,很早的時候人們用草灰泡水後,把曬乾的皮子“燒”熟,這再把皮子陰乾後皮子就軟了,毛在皮子上也就比較結實了。

根皮子座

簡介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硝皮子”,很早的時候人們用草灰泡水後,把曬乾的皮子“”熟,這再把皮子陰乾後皮子就軟了,毛在皮子上也就比較結實了。
當然現在工廠里批量生產的工藝和這也大同小異。

相關資料

皮革鞣製
【原理】
皮革的鞣製就是用鞣質對皮內的蛋白質進行化學和物理加工。它通過一系列工藝,並採用一些化學藥劑,使牛、豬、羊等動物生皮內的蛋白質發生一系列變化,使膠原蛋白發生變性作用。鞣製後的皮革既柔軟、牢固,又耐磨,不容易腐敗變質。所以鞣製後的皮革可用來制各種皮製的日常生活用品。本實驗根據中學的條件,只介紹較易掌握的鞣製工藝。
【操作】
(1)把500g乾的動物皮浸泡在水桶里到軟(約需3~5天)。
(2)取出變軟的皮,攤在平板上,毛面朝下,用鏟刀把皮上附的肉和油剷除乾淨。然後取300g飽和石灰水,加入50g硫化鈉,攪拌均勻,製成脫毛液。用刷子蘸取脫毛液,刷在皮板毛根部,刷時儘量均勻。然後把皮子對摺,約經3~4小時,皮上的毛很容易脫落,這時用鏟子把毛完全脫去。
(3)脫毛後立即將皮放在流水中沖洗,除去絕大部分石灰、硫化鈉,再在水裡浸泡1~2天。
(4)備一隻鐵鍋,加入飽和芒硝溶液約2L,略加熱使溶液溫度保持在40℃左右。從清水裡取出皮子,擰乾後放入鍋中。用手不斷地揉皮,等它基本“吃飽”了芒硝後取出,晾乾,約半小時後再進行第二、第三次“吃硝”,方法跟第一次相同。500g乾皮約可“吃掉”250g硝。把吃硝後的皮晾乾後除去皮上的浮硝
(5)另備一隻鐵鍋,加入500g清油(不會全部用完),加熱使油溫保持在40℃左右。把“吃硝”後的皮放入溫油中,用手不停地推拉,使油跟皮不斷接觸、均勻地滲入皮板里。“吃足”油後,把皮晾在木棒上,使它自然陰乾。
【說明】
石灰、硫化鈉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皮易於脫毛,所以只要塗刷有毛的一面。該液對皮板有損害,脫毛後要立即洗刷乾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