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ibulose diphosphatecarboxylase)是催化1,5-二磷酸核酮糖和CO2生成二分子甘-3-磷酸甘油酸反應的酶。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

簡介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就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廣的一類重要的有機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澱粉和纖維素等都屬於糖類化合物
糖類化合物是一切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它不僅是營養物質,而且有些還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例如:肝臟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型中的糖與免疫活性有關。此外,核酸的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類化合物——核糖和脫氧核糖。因此,糖類化合物對醫學來說,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糖類化合物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分子中H和O的比例通常為2:1,與水分子中的比例一栗,可用通式Cm(H2O )n表示。因此,曾把這類化合物稱為碳水化合物。但是後來發現有些化合物按其構造和性質應屬於糖類化合物,可是它們的組成並不符合Cm(H2O )n 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脫氧核糖(C5H10O4)等;而有些化合物如乙酸(C2H4O2)、乳酸(C3H6O3)等,其組成雖符合通式Cm(H2O )n,但結構與性質卻與糖類化合物完全不同。所以,碳水化合物這個名稱並不確切,但因使用已久,迄今仍在沿用。
從化學構造上看,糖類化合物是多羥基醛、多羥基酮以及它們的縮合物
糖類化合物可根據能還被水解及水解產物的情況分為三類。
單糖:不能水解的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如葡萄糖、果糖等。
二糖:水解後生成兩分子單糖的糖。如蔗糖、麥芽糖等。
多糖:能水解生成許多分子單糖的糖。如澱粉、糖原、纖維素等。
糖類常根據其來源而用俗名。

相關資料

無論是醛糖酮糖都可與弱的氧化劑葉倫試劑、費林試劑和本尼迪特試劑作用,生成金屬或金屬的低價氧化物。上述三種試劑都是鹼性的弱氧化劑。單糖在鹼性溶液中加熱,生成複雜的混合物。
單糖易被鹼性弱氧化劑氧化說明它們具有還原性,所以把它們叫做還原糖。
單糖在酸性條件下氧化時,由於氧化劑的強弱不同,單糖的氧化產物也不同。例如,葡萄糖被溴水氧化時,生成葡萄糖酸;而用強氧化劑硝酸氧化時,則生成葡萄糖二酸。
溴水氧化能力較弱,它把醛糖的醛基氧化 為羧基。當醛糖中加入溴水,稍加熱後,溴水的棕色即可褪去,而酮糖則不被氧化,因此可用溴水來區別醛糖和酮糖。
分子與三分子苯肼作用,生成的產物叫做糖脎。例如葡萄糖與進量苯肼作用,生成葡萄糖脎。
無論是醛糖還是酮糖都能生成糖脎,成脎反應可以看作是α-羥基醛α-羥基酮的特有反應。
糖脎是難溶於水的黃色晶體。不同的脎具有特徵的結晶形狀和一定的熔點。常利用糖脎和這些性質來鑑別不同的糖。
成脎反應只在單糖分子的C-1和C-2上發生,不涉及其它碳原子,因此除了C-1和C-2以外碳原子構型相同的糖,都可以生成相同的糖脎。例如:D-葡萄糖和D-果糖都 生成相同的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